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萌到你眼炸
503次浏览
2021年01月03日 10: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江西录取分数线-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易顺鼎)


《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
(一)单元教育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
2、在把分步算 式改写为综合算式,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顺
序的合理性,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改 写的思考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
方式。
4、在白主解决问题、尝试把分步改成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
数学的自 信心。
(二)单元教材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要求是“认 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
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本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是在二年级上册学生认识 了小括号,
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br>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和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有三个运算符号,
可以 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套教材“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点,打破 传统教材“先
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教材结构。全部选择学生熟悉的、用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问题素材,先让学生分步列式解答,再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进而学习
四则 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设计的思考有以下三点:第一,给学生创造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解
答问题的机会,获 得成功的体验;第二,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生成课程资源,使学生结合现
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第三,体 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答,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
力。
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内容编排如下:
课时
第1课时
内容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2,整箱葡萄酒平均价钱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
例3,妈妈买水果问题
第2课时
第3课时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4,幼儿园买水果问题
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 例5,买6个保温桶和6个垃圾桶问题
素材与活动
例1,3箱和12瓶饮料,一共多少瓶?

1


第1题,混合运算
第4课时 练习课
第2~8题,简单问题 第1课时(教科书66页、67页),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乘 加问题。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料(一般都是每箱24瓶),以图示的方式呈
现出3箱和12瓶。 蓝灵鼠特别提示:“每箱有24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接着用兔博士的话提出要求: “自己试着算一算。”教材以学生个性算法交流的方式,呈现了
丫丫和聪聪的不同算法。丫丫用连加的方 法:24+24+24+12=84(瓶);聪聪用分步计算
的方法:24×3=72(瓶),72+1 2=84(瓶)。根据聪聪的计算方法,蓝灵鼠提出:“你能写
成一个算式吗?”红红和亮亮分别写出了 24×3+12和12+24×3的算式,并且说出先算
24×3。最后大头蛙强调:“先算乘法。”例 2,除减问题。教材设计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买
整箱葡萄酒的平均价钱比买一瓶便宜的事例,给出了“一 箱葡萄酒有6瓶,整箱出售,每箱
480元;零售,每瓶86元”等信息,提出问题:“买整箱葡萄酒, 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多
少元钱?”教材出示了红红和亮亮的算法。亮亮是分步计算的:先算买整箱葡萄 酒平均每瓶
多少元,再算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钱。红红列出综合算式计算:86-480÷6。 计算
方法与亮亮完全相同,也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两个例题解答后,教材给出四则运算的顺
序:“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除法。”
本节课设计的两个例题 ,如果不要求用综合算式,学生都能够解答。所以本节课学习的
重点是,在学生分步解答的基础上,把分 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并理解为什么
先算乘法或除法。难点是运算顺序的概括总结。课堂活 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
每个例题的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例1时,在学生白主解答交流 算法后,重点抓住写成
一个算式这个环节。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引导。特别是12+24×3, 学生可能写不
出来,教师要参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在一个有乘法有加法的算式中,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
后,都要先算乘法。教学例2时,学生如果列出了综合算式,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先算除法,
如 果列不出,师生共同改写,并总结出计算顺序。最后让学生观察、分析两个算式和计算顺
序,师生共同总 结出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第2课时(教科书68页、69页),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本 节课以买水果为素材,
设计了两个例题。例3,妈妈买水果。教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了“妈妈带50 元钱去买
水果,买香蕉用去22元。剩下的钱买橘子,橘子每千克4元”等信息,提出问题:“剩下的< br>钱买橘子,可以买几千克?”教材呈现了聪聪分步计算的算式和想法:先算妈妈买完香蕉剩

2


下多少钱,再算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千克的橘子。根据聪聪的算法,兔博士 提出:“你能写
成一个算式吗?”接着呈现了丫丫与亮亮列式、交流的场景。丫丫列出“50-22÷4 ”的算
式后,惊讶地说:“这样写也不能先算‘50-22’呀!”亮亮说:“加个小括号就可以了。” 结
合例3,使学生理解:在右减法有除法的算式中,要想先算减法,就要加上小括号。例4,
幼 儿园买水果的问题。教材给出了“幼儿园买来15千克橘子,28千克香蕉。买的苹果是橘
子和香蕉总千 克数的2倍”等数学信息,提出了“算一算:买来苹果多少千克?”的问题。
接着教材以学生个性算法交 流的方式,出示了分步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两种方法。红红是分
步计算的:先算出一共买来多少千克橘子 和香蕉,再算出买来苹果多少千克。亮亮写成了一
个算式,并特别说明:列成一个算式要加小括号。结合 两个例题,教材总结出带小括号的四
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练一练”第2题设计
了把分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练习,都要用到小括号。
带小括号的 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以及不带括号
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 学习的。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与上节课一样,安排两个例题。例
3先让学生分步解答,再尝试改写成一个算 式,并总结出:先算减法要加小括号。例4,让
学生用白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总结出:先算加法要加小括 号。最后归纳概括出带括号的四则
运算顺序。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改写为一个算 式,理解为什么要加
括号。难点是概括、归纳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 的设计
意图,抓住每个例题的重点环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例3时,在学生充分解答问题
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和指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加括号”。可以结合学生出现的算
法,提出问 题:要想先算“50-22”怎么办?如果学生写出正确算式,可以提问:为什么要
加小括号?不加小括 号行吗?教学例4时,在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先算什
么,要把先算的用括号括起来。最 后由两个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总结出“先算括
号里的”。
第3课时(教科书70页 、71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材设计了学校为每个班
配置保温桶和垃圾桶的事例,给出了“每 个保温桶售价65元,每个垃圾桶售价17元”等数
学信息,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兔博士提出 :“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元钱?”教材
以学生个性化算法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两种分步计算的算法。亮亮: 先分别计算买6个保温桶
和6个垃圾桶各需要多少元,再相加,用三步计算;红红:先算一个保温桶和一 个垃圾桶需
要多少元,再算买6个一共需要多少元钱,用两步计算。根据上面两种分步计算的方法,蓝< br>灵鼠提出:“你能试着写成一个算式吗?”接着教材给出了两种算法改写成的综合算式,红

3


红强调:“我的算法加个小括号就行了。”最后大头蛙根据亮亮列出的三步 计算的算式:65
×6+17×6,用画线显示的方式说明:算式中的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第二个问 题,“想
一想: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元钱’,该怎样计算呢?”“练一练”中没有安排三步计算的式题。
本节课从四则混合运算的角度讲,涉及简单的三步四则运 算;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是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可以用 不同的方法解答,
并能用白己喜欢的方法解答问题。难点是把三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教学 活动
中,首先要让学生经历用已有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先要求分步解答,然后重点关
注算式改写以及计算。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先改写红红的算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要加
小括号;第二 ,鼓励学生把三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给予必
要指导;第三,讲解65× 6+17×6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中,有加法有乘法,要先算乘法。
这个算式中有两个乘法,也可以同 时先算。“想一想”的问题,可以师生写出两个算式:65
×6-17×6,(65-17)×6,重点 讨论三个符号的算式该怎样计算。本节课,三步混合运算
不作为基本要求。
第4课时(教科书 72页、73页),练习课。本节课是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共8道题。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级混 合运算的掌握情况。建议:先复习一下学过的混合运算顺序,
然后再计算。第2~8题,主要考查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先让学生独立解答,
再交流。交流时先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再讲一讲第一步求 的是什么。对于列综合算式解答的
学生,要给予鼓励。
(三)目标评价建议
●目标 1的评价。一方面通过教学过程来进行,考查学生是否能把分步算式改成综合算
式,借助具体的情境,是 否理解并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否正确进行简单整数的四则混
合运算。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练 习的情况考查。如果必要,也可以设计相应的题目来
考查。
●目标2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 学过程来考查。首先让掌生经历把分步计算改写成一
个综合算式、尝试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考 查学生是否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运算
顺序的合理性,并能清楚表达自己改写的思考过程。
● 目标3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看学
生能否用白己的方法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是否体会到有一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
答。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上相 关练习题来考查。

4


●目标4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考 查。一方面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
算式改写的活动,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另 一方面看学生能否利用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若自己解决问题,在总结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是否获 得成功的体验,
能否具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

凯斯特纳-向日葵歌词


赖宁-高士其简介


超实惠-吴亦凡july


四好少年是哪四好-湿润的反义词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电脑墙纸图片


圣物碎片-护理管理学


我喜欢的一首歌-毕业纪念册


动态ppt背景图片-华丽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