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复习教案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初中历史教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教学设计思路】
2012年初中物理进行了新课程
改革,内容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把力学
内容放在了八年级,把电学内容放在了九年
级。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2013年6月人教
版)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计算专题
复习课,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的计算是
中考命题的重点。在进行功和功率的计算时,常出
现乱套公式,因而使学生认识”功是由“力”和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两个因素决定的”尤为重要
,让学生体验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
做功所用时间两个要素有关,从而理解功率的概念并在练习中记
住功与功率的公式。在测机械的效
率和计算机械效率中,公式繁多,需对斜面和滑轮组分类梳理公式,并
通过例题和课堂练习进行复
习巩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加强学生对不同物理量之间关联的认识与理解,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培养学
生分析
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通过训练更加熟练地掌握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
3、熟练地掌握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相关计算题的正确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生能认识与理解各种物理量,包含对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认识与区分。
2、
在对基本公式的认识过程中能熟练地转换公式,进行各种公式的变形。
3、 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相关物理量的计算体验,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在课堂上的听、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和日常
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以物理的视角审视世界拓展思维,学以致用,有将科学技术
应用于日常生活、
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1
【教学难点】
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流程图】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机械效率计算复习,
讲练结合。
强调滑轮组和斜面的效率公式
不一样,滑轮组的公式较多。
简单机械计算复习,讲
练结合。
强调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中力
臂如何确定。
功和功率计算复习,讲
练结合。
强调准确判断物体在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距离
s
。
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
的展示
回顾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
械效率相关的公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知识回顾】
让学生回忆与功和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相关的的物理量及公式,并按下表填写:
物理量
……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思
设计意图
相
关
的
物
理
量及
公
式
的
展
示
。
让学生在思考
考,抢答并填写。 回顾相关物理量及
引导学生在填
公式时,准确区分各
种物理量符号,如:
符号 单位/符号
公式
……
写时要书写规范。 功(
W
)、功率的单位
(W)
…… ……
2
【公式强化】
让学生回顾功和功率计算有关公式:
学生积极思考
并回答。
学生先按要求
将所有己知条件和
待求物理量用相应
的符号表示,即写
出已知、求。然后分析所求物理量与
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做好题目的分
析工作从而理解题
意
,并形成一般解答
计算题的规范格式。
w=Fs (w=Pt)
P=wt (P=Fv)
【运用实例】
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
机
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
动力为40N.
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已知条件的关联,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并写出公式。
学生练习:
在水平地面上,用
50N的水平拉力拉
重为100N的小车,
使小车沿水平方
向
上前进10m,重力所
做的功等于
J,拉力所做的功等
于
J。
功
和
功
率
计
算
复
习
,讲
练
结
合
。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己知:
ⅴ
=5m/s
t
=30min
F
=40N
求:
s,w,p
解:(1)
s=vt
=5m/s×30×60s=9000m=9km
(2)
W=Fs
=40N×9000m=360000J
(3)
P=Wt
=360000J1800s=200w
【规律总结】 <
br>求物体做功,首先要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如果做功则运用公式
W=Fs
计算,计
算要特别
注意:
○1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
这个力;
○2公式中<
br>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强调对应。功率的计算要注意物理量的对
应
。
3
简
单
机
械
计
算
复
习
,
讲
练
结
合
。
【公式强化】
让学生回顾杠杆计算有关公式:
F
1
l
1
=F
2
l
2
【运用实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
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
视为杠杆,
O
点为支
点.
A
点为重心。(g=10N kg)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若
0B
=1.0m,
B
C
=0.4m,求地面对双手支
持力的大小.
学生积极思考
并回答。
学生先按要求
将所有己知条件和
待求物理量用相应
的符号表示,即
写
出已知、求。然后
分析所求物理量与
本节简单机械
计算复习,主
要针对
杠杆平衡公式的应
用,并加强学生对杠
杆五要素的理解与
判断。而对其
它简单
机械滑轮及斜面的
计算则放到机械效
率的相关计算中。
已知:
m
=56kg
0B
=1.0m,
BC
=0.4m
求:
G
,F
解:(1)
G=mg=
56kg×10N kg=560N
(2)0为支点,重力G为阻力,
0B
为阻力
臂,那么动力臂即为
0B加
BC,
根据杠杆平衡
条件:
已知条件的关联,
并写出相应公式进
行计算。
学生练习: 扁担长
l
=2m,
两端物体的重力分
别为
G
1
=100N,
G
2
=300N。若不考虑
扁担的重力,
(1)人的肩头应在
什么位置,扁担才
平衡?
(2)若扁担两
端同时增加
G
=100N
的重力,肩头应在
F×(BC+0B)=G×0B
F
×(1m+0.4m)=560N×1m
F=
400
N
【规律总结】
对于杠杆类的计
算,首先应将复杂的实物
简化为杠杆模型,准确判断出支点,找到动力、
什么位置?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
件进行计算。
4
机
械
效
率
计
算
复习
,
讲
练
结
合
。
【公式强化】
让学生回顾机械效率计算有关公式:
对于斜面来说:η
=w
有
w<
br>总
=G
物
hFs
对于滑轮组来说:
s=nh
学生积极思
考,教师进行必要
的引导。
学生先按要求
将
所有己知条件和
待求物理量用相应
的符号表示,即写
出已知、求。然后
分析所
求物理量与
已知条件的关联,
并写出相应公式进
行计算。
学生练习: 将重物从长
引导学生在对
不同的机械要选用
不同的公式,注意所
有物理量
都用国际
主单位,对于滑轮组
来说,
s
指绳子自由
端移动的距离,<
br>h
指
物体随动滑轮移动
的距离(方向可能竖
直向上也可能是水
平方向)。
n
指动滑轮
上绳子的条数。
F=(G
物
+G
动
)/n
η
=w
有
w
总
=G
物
hFs
=
G
物
/nF
=G
物
/(G
物
+G
动
)
【运用实例】
如图所示,拉力
F
=80N,物体重
G=120N,若
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
s
=4m,物体被提
高的距离
h
=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已知:
F
=80N
G
=120N
s
=4m
h
=2m
求:
W
有
W
总
η
解:
W
有用
=Gh
=120N×2m=240J.
4m、高1m的斜面底
部匀速推上斜面顶
端.已知沿斜面所
用的推力是300N,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75%,则推力做的
总功是______J,推
力做的有用功是
______J,物
体的重
是______N.
W
总
=FS
=80N×4m=320J.
η
=W
有用
W
总
=240J320J=75%.
【规律总结】
明确那些功做的是有用功,那些又是额外
功和总功,再用公式
W
有用
=Gh、W
总
=FS、
η
=W
有
运
用公式时特别要注意各物理量
用
W
总
来求解。
的对应,切忌张冠李戴
。
5
课
堂
小
结
,
课
外
拓
展
,
布
置
作
业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了哪些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学案二。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通过以上
学习基本
掌握了计
算题的一般解题方
法,对相关计算公式
也有了深入理解。
学生回顾本节
课的知识要点,形
成系统的知识结
构。
学生需要回
家动手实验,观察
自己家里的
电能表
读数,为了使效果
明显些,最好选电
功率较大的用电
器,单独工作半小
时左右。
及时归纳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
布置难度大一
点的课外拓展任务,
让能力强的学生有
更强的探索欲望和
动力。
课后作业,及时
巩固本节课所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