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机械效率 教案

别妄想泡我
761次浏览
2021年01月03日 11: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固定ip-自然之道说课稿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白寿彝)


12.3 机械效率 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定义、大小范围、表示方法、公式、影响因素;
3、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关系式;
4、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公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高清课堂《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功的原 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
都不省功。
在理想情况下,使用机械所做的功等于不使用机械所作的功。
在实际情况中,使用机械所做的功大于不使用机械所作的功。
2、有用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 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沙子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利用机
械工作时对工作目的物做的功叫有用功。 3、额外功:对人们完成某件事情来说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桶、滑轮等
做 的功就是额外功。
4、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做的功,例如:用桶从井中打水。由于工作目的是水, 所以对水做的
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做的功是总功。
要点诠释:
1、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
有用
+W
额外
=W


2、额外功的产生是因为利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对工作目的 物做功外,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
重力做功。
要点二、机械效率
为了 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它等于有用功W
有用
与总功W

比,符号为η。
要点诠释:
1、公式为

W
有用
,式中η表示机械效率,它是一个百分数。η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 功中
W

所占的比例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η的值总小于10 0%,由于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所以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即有用
功总是小于总功。
3
、知道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

根据公式


可知:如
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来增大机械效率,(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而 不用很
重的铁桶打水,就是运用这个道理);如果额外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 ;(例
如,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 是这
个道理);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要点三、机械效率的几个推导公式
求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近 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由于计算中涉及
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抽象概念,特别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 目中,同一滑轮组在不同负载情况下
机械效率不同,有用功在具体情况中的形式不同,隐含条件的渗入, 以及特殊形式的滑轮组等等,在学
习的过程中常感觉困惑,易造成错解。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同学们要搞 清楚以下几点:

要对机械效率公式进行归类细化

根据对、


、的具体
理解,可以将机械效率的定义式进行如下归类:




1
、在竖直方向上,
G
是物体重,G

是动滑轮重,
h
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也是动滑轮被提升的高
度。∴

,若绳重及摩擦不计,
F
是拉力,
S
是拉力F


动的距离,
n
是动滑轮上承担力的绳的段数。,;①②③公式都适合。若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用滑轮
组把物体提升的高度
h
,拉 力
F
移动的距离
S
,总满足
S=nh
;只可用于①②。

2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物体是匀速运动,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
F
′与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

一对平衡力,∴

,即克服水平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在


数值上是等于有用功。


3
、在斜面方向上,
f
是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
L< br>是斜面的长,由于克服斜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
是额外功,所以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
、(
2016
春•商水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
.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
1
D
.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一定多

【思路点拨】本题根据机械效率、功率、功的定义和公式分析解答。

【答案】
C
【解析】
A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与功 率大小(做功快慢)无关,
A
错;
B
、做功时间长,
做功多少不知道 ,所以功率大小不能确定,
B
错;
C
、使用机械时,都要克服摩擦、提升机械 做额外功,
使得有用功小于总功,机械效率小于
1

C
正确;
D
、功率大的机械,不知道做功时间,做功多少不能确
定,
D
错,故选C


【总结升华】功的多少、功率(做功快慢)、机械效率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 ,含义不同,分析问题时要
特别注意: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

举一反三:
【变式
1
】某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若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 与改进
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做的有用功增加了

B
.做的总功减少了

C
.做的额外功减少了

D
.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增大了

【答案】
A
【变式2】(高清课堂《机械效率》例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越省力的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 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
【答案】
D

G
2
提高相同高度

2
、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 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
G
1
、( )
A
.若
G< br>1
=G
2
,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
.若
G
1
=G
2
,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
.若
G
1
=G
2
,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 率

D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如果两个滑轮组所拉重物相同,由图可得,甲图中动滑轮只有
1
个,而乙图
中动滑轮有
2
个,说明乙图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要多。在提升相同 重物,提升相同高
度的情况下,有用功相同,但乙图中做的额外功多,说明乙图中滑轮组机械效率低,乙 图中的滑轮组需
要做更多的总功。如果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重力越大,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越大 ,则机械效率
变高。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机械效率在滑轮组中的具体应用,滑轮组 的额外功与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有关。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机械效率 》例2)(多选)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
小相同的力F
1
和F
2
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力F
1
做的功多
B.甲滑轮组的额外功较大
C.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


【答案】ABC

3
、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 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
擦,比较
1

2
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
1

3
两次
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答案】动滑轮的个数(或动滑轮的总量) 提升的物重
【解析】从
1

2
两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和钩码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两次分别利用了不同的滑轮组。第二组的滑轮组是右边的,使用的动滑轮的个数多。从而可以看出,动滑轮总重越大,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从
1

3
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两次用的是同一个滑轮 组,第三次实验提升的钩码
重,滑轮组的效率也高。所以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有关。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知道动滑轮越重, 机械效率越低;
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举一反三:
【变式】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测算
了 各次实验装置的机械效率。关于他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①、②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B
.根据②、③两次实验可知:同一滑轮组提起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C
.根据该同学的探究结论可知,通过适当增大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
.为使实验的结论更具可靠性,应换用不同的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归纳得出普遍规律

【答案】
B

类型二、知识运用
4、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 重物。(1)当被提起重物的重力是15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求绳端拉力。(2)若被 提起重物的重力为250N时,求重物上升2m时,绳端拉力做的功。(绳
的自重和轮轴间摩擦均不计)



【思路点拨】(1)已知 物体重和绳子段数以及机械效率,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就会算出拉力;(2)首
先在(1)的条件下,利 用额外功求得动滑轮的重;进而可在重物为250N时,算出拉力的大小,根据功
率公式就会求出拉力的 功。
【答案与解析】(1) 由于s=2h,W

=Gh,W

=Fs,因此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有: 。(2)由上问知:G

+G=2F,得G

=2F-G,G

=100N,
所以W

= G

×h

=100N×2m=200J,W

= G

×h

=250N×2m=500J,W

=W

+W

=500J+200J=700J。
【总结升华】对于滑轮组而言,只要知 道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就找出了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与重
物升高的高度
h
之间的关系。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
n
,则绳子移动的距离
s
与 重物升高的高度
h

关系是
s=nh



5、(2015•遂宁中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a连接)匀速拉动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组装滑轮组的绳子b被
拉断,每次物体拉动的距离均为2m。通过实验绘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随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
关系图象如图乙。(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3)一个重500N的同学利用该滑轮组,想独自用竖直向下的力拉断绳子b,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
实现。

【答案】(1)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2)有用功率为160W;(3)无法实现
【解析】
(1)因为η====,
所以动滑轮重力为G

===200N;
得, (2)当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η
2
=80%时,根据η=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2
===800N ,
所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为P=F
2
v=f
2
v=800N×0. 2ms=160W;
(3)当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达到最大f
3
=1600N时,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最大
=(f
3
+G

)=×(1600N+200N)=600N,
因为F
最大
=600N>G=500N,所以中学生无法直接拉断绳子。
【 总结升华】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功率、机械效率的变化,考查角度新颖,
是一 道创新题。


举一反三:
【变式】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 组,把一重为10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时,人站在地
面上所用拉力为312.5N,若绳重及摩擦 不计,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动滑轮重为多大?若提升的重
物变为1500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多大?
【答案与解析】




6、(2015•武 汉中考)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
小为F,物体和地面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
A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
是 ( )


【答案】C
【解析】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

,η====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A处的拉力大小为F
A
=f,则η==。
【总 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弄
清哪些 力是平衡力,不要被多余的条件所迷惑。


7
、沿长
10m
、高为
2m
的斜面,将重为
500N
的物体匀速推到顶端时的机械
效率为
80%
。求:(
1
)沿斜面向上对物体推力的大小;(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
受到的摩擦力。

【思路点拨】(1)算出总功后,根据W

=Fs就可以求出拉力的大小;
(2)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根据W

=W
有用
+W
额外计算出额外功W
额外
,再根


据W
额外
=fs计算 出摩擦力。
【答案与解析】
(1)本题斜面的机械效率小于1,不能用斜面公式求推力,应从机械效率的角度求解。
设斜面长为l,高为h,物重为G,沿斜面推力为F。
有用功W
有用
=Gh,总功W

=Fl。
由机械效率

W
有用
W

Gh
Gh500N2m125N
。 ,得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l80%1 0m
Fl
(2)因本题物体在斜面上,而不是在水平面上,此时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与推力不会平衡,因此f≠F。我们若注意到利用斜面做功时,额外功就是斜面克服 物体受到摩擦所
做的功,则W
额外
=f·l,而W

=W
有 用
+W
额外
,代入机械效率表达式有:


W
有用
W


W
有用
W
有用
W
额外< br>
Gh
Ghfl




∴物体受到斜面 的摩擦力: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做功)、额外功(克服摩擦力做功 )、总功(推
力做功)、机械效率的计算,知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是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沿着长
5
米,高
1
米的斜 面,把重为
700
牛的某物匀速拉到顶端,所用拉力为
200
牛,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
70%

调音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盏黄黄旧旧的灯-节日习俗


元旦假期安排-圣诞节的故事


插图-生活感悟日志


沈如筠-天亮了歌词


颜真卿楷书-中国石拱桥教案


微信怎么打招呼-许巍那一年歌词


邮箱营销-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