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主旨概括
excel名次-晚婚婚假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主旨概括
一、主旨概括题知识树
二、关联词找重点——转折关系
关联词:
虽然……,但是……
可与“虽然”替换的词是:虽说、固然、诚然、尽管
可与“但是”替换的词是:可是、然而、却、而、不过等。
其中,可将其按照语气强弱分为两类:
强转折:但是、可是、然而、却;
弱转折:不过、其实、只是、实际上、事实上。
例句: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后会无期》)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
应用:
1. 转折之后是重点;
2. 转折前后内容和感情倾向相反或相对;
注意:选项可能出现包含转折前后的陈述,但无
论如何,转折之后的内容必须出现,转
折之前的内容可有可无,一般出现转折之前的情况
较少。
例题精讲
【例1】
(2016-广东-19.)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
经济形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少,行业、
社会、监管等也在逐渐调整和适应。但是不能因此采取一种压
制态度,而应创造更好的环境,
使其规范健康地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A. 要以包容的态度,营造分享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B.
相关法规的调整和监管手段都跟不上分享经济的步伐
C.
分享经济是新生事物,本身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D.
不能压制新生事物的发展,否则就无法跟上新时代的发展
【题号】2016-广东-19.
【答案】A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指出“分享经济面临的挑战和
问题不少”,第二句话通过转
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即“不能采取压制的态度,要创造更好的
环境,使其规范
健康地发展”。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A项“营造分享经济发展的良
好环境”对应文中的“不
能压制,创造更好的环境”。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相关的调整和监管跟不上分享经济的步伐”是文章第一句问题的描述,非重点内
容。 <
br>C项“分享经济本身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问题本身,文段已经给出了解决的对
策,即“创
造更好的环境”。
D项前半句符合作者的观点,但是后半句的结果“无法跟上新时代的发展”在文段中
没
有直接的表述,且D项没有体现对策“应创造更好的环境”。
【本题结束】
【例2】
(2017-国家-39.)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
三国”,这主要
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
题材取
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
《三国演
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
“史”
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
“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 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B.
“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C. 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D. 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题号】2017-国家-39.
【答案】A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三国演义》为例,通过“
这种‘惑乱’”引出“信史与
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最后两句从正反两方面来强
调避免“惑乱”
的方法,即“文”“史”不能混淆,不能以“文”代“史”。
第二步,文段重
点在说“不能以‘文’代‘史’”。对比选项,只有A项符合文意。因
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评价史传文学的标准是什么”文段没有提到。
C项“史传文学的生命力”文段中没有体现。
D项话题不正确,文段的话题是以“文”代“史”,不是史传文学本身的对立。
【本题结束】
【例3】
(2015-国家-55.) 据报道,某卫视的亲子节目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
近23。可以
想象这样的场景:晚上,年轻的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的“爸爸带孩子”
,
而年轻的爸爸也许还在加班、在应酬,也许只是待在卧室里打游戏、玩电脑——他们的孩子
依
然延续着没有父亲陪伴的故事。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母亲身上,在不少现代家庭,
养育孩子的职
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
父母亲情教育缺席现代的家庭生活
B. 在现实生活中亲子教育的主体缺位
C.
当下亲子节目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
D. 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间缺少交流
【题号】2015-国家-55.
【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
析文段。文段由“亲子节目”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只有母亲陪伴孩子。
随后由转折词“事实上”引
出重点:孩子的身边有时候不仅父亲缺席,有些母亲也缺席,在
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
上一代老人身上,也就是父母不看孩子,主要由老
人承担看孩子的任务。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
转折词“事实上”之后,主要讲的是在养育子女上,父母缺席了,
由老人承担。
第三步,对比选项。B项“亲子教育主体缺位”对应重点句“父母缺席”。因此,选择
B选项。
【拓展】
A项“亲情教育缺席”表述错误,文中举“母亲陪伴孩子……父亲缺席”的案例,可
以
说明亲情教育一直都在,真正缺席的不是“亲情教育”,而是“亲情教育的主体”,也就是父
母(或是母亲在,或是父亲在,或是父母都不在,直接丢给老人),排除A项。
C项论述的重点是案例,并非真正的文段核心偏离重点,排除C项。
D项表达的仅仅是表面现象,没有论述出问题的实质——“亲情教育的主体缺位”,排
除D项。
【本题结束】
三、主体排除法
主体,即文段主要论述的对象,或者扩展为文段所围绕的核心话题。
主体排除法是指选项论述的主体应该与文段的论述主体保持一致,否则即可把此选项排
除。
判别主体的方式:
1.
高频词,即文段重复出现的词,多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出现在无重点句的文
段中;
物勒工名制度最初主要在官营作坊中实施,尤其是在官营兵器作坊中应用最广泛、监管
最严格。
之后,私营作坊和其他器物上也开始实施物勒工名。战国中晚期,吕不韦作为秦国
相国,是兵器质量的最
高监管人,故其名字在秦国兵器上出现的次数最多。秦始皇统一六国
后,进一步在法律上规范化,使得物
勒工名质量责任制成为权威性的常规制度。
2. 重点句中强调的词,多是主干成分,主语或宾语;
在物勒工名发展过程中,一些广告用语也出现在相关器物上。西汉后期的四神纹铜镜上,
常铸有
“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同时,
汉代铜镜上已经开始
用印章、印记标明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可视为商标的萌芽状态。
3. 专有名词。
如金砖国家、营改增。
【例4】
(2014-山东-23.) 在现实
中的卢浮宫,你需要在蒙娜丽莎的外围等上数十分钟,才能
凑近那发黄的小画看上片刻。虚拟博物馆此时
就可以发挥效用:攒动的人潮没有了,距离没
有了,推到眼前的只有高度还原的展厅景观和70亿像素无
限细腻的细节和质感。而且博物
馆虽然有丰富的馆藏和长期陈列展,但因为空间有限,并不会将所有作品
都同时展示在展厅
里,但在数字展厅,那些难得一见的艺术品你都可以随时观览。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数字博物馆的优势
B.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C. 传统博物馆的技术局限
D. 建设数字博物馆的必要性
【题号】2014-山东-23.
【答案】A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
析文段。文段先通过“在现实中的卢浮宫和虚拟博物馆观看蒙娜丽莎的不同”
来说明“虚拟博物馆的优势
”。接着通过“而”又讲了“数字展厅在空间上观看艺术品的优
势”。
第二步
,通过“而”可知,文段是“分-分”式结构,通过与“现实博物馆”的比较,
重点强调数字博物馆的优
势,文段的主体词为“数字博物馆”。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主体为“博物馆”而文段主体为“数字博物馆”,主体不一致。
C项主体为“传统博物馆”而文段主体是“数字博物馆”,主体不一致。
D项“建设数字博物馆”文段中未提及。
【本题结束】
【例5】
(2016-河南下-11.)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书法受到绝大部分文字使用者
的喜爱,但又长期被当作一种“小道”而受到轻视。20世纪以来,书法的生存环境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硬笔取代毛笔成为日常书写工具,毛笔书写便离开了日常生活,只有致
力于书法的人们,才会去
接受毛笔书写的训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价值
B. 书法功能在当代的重大改变
C. 人们对书法迥然不同的态度
D.
毛笔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题号】2016-河南下-11.
【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论述主体“书法”。第二句通过转折关联词“
但”,说
明书法长期不受重视,是一种“小道文化”。第三句进一步说明,20世纪以来,书法的生存<
br>环境发生了变化,硬笔取代毛笔,书法成为其爱好者的追求。
第二步,分析文段可知,文段通过
以前和现在作对比,重点围绕“书法的变化”谈论。
对比选项,B项“书法功能在当代的重大改变”是对
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
项。
【拓展】
A项“书法的价值”属于首句背景铺垫的内容,非文段重点。
C项文中并未谈及人们对书法不同的态度。
D项主体词“毛笔”与文中主体词“书法”不一致。
【本题结束】
【例6】
(2016-江苏A-22.) 实际上,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该成为一切社会
科学普遍运用
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遗憾的是,有些学科在迅速发展它的逻辑分析工具和数学描述语
言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这个优秀的传统,研究者仅仅依赖那些来自统计年鉴的数据,
进
行逻辑推理和计量建模,而忽视了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得鲜活的理论灵感和真实数据。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社会科学”的:
A. 分析工具
C. 优秀传统
【题号】2016-江苏A-22.
【答案】D
【解题思路】
第一步,
分析文段。文段先说实地调研、田野考察应该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然后通
过转折“遗憾的是”,阐述
了这种研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体现了文段重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的内容只是在文段中有提到,并不是整个文段讨论的重点。
B项的“数据处理”只是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从属于研究方法,非重
点。 <
br>C项的“优秀传统”指代的就是首句的研究方法,但是后文还评价了在这种研究方法的
使用中可能
出现的问题,故C项的说法片面。
【本题结束】
B. 数据处理
D. 研究方法
课堂总结
转折关系
关联词
应用
主体
排除法
1. 高频重复出现的名词;
2. 重点句中强调的词,多为主语或宾语;
3. 专有名词;
强转折:但是、可是、然而、却;
弱转折:不过、其实、只是、实际上、事实上。
1. 转折之后是重点;
2. 转折前后内容和感情倾向相反或相对;
应用
正确选项的主体应该与原文主体一致,不制止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