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
肉鸽养殖-xiaomeimei
三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
三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篇一
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苏州,青衣小帽,乔装改扮,在城里到处游逛,走到观前街,看见前面有一爿小饭店,这饭店门面虽
然小,店堂里却人头济济,座无虚席
,还有勿少顾客挤不进店堂,
只好捧着大碗阳春面,跑到马路边上吃。乾隆看见别人吃得香喷
喷
,自己肚皮也咕噜咕噜叫起来了。他看见店堂边的墙头上贴着
一张纸,写着楼上备有雅座,于是便直蹬蹬
地上了小阁楼。
楼上只有四张小桌子,乾隆坐了下来,店家拿过菜单请他点
菜,他一眼看
到菜谱上写着一道全家福,心想蛮好,出门就要
讨个吉利,于是随口说,就来全家福吧!不一会儿,菜端
上来
了,只见那菜烧得浓油赤酱,色香诱人。乾隆用筷子蘸点汤尝尝,
蛮鲜,便随手夹起一片鱼
肉,向跑堂问道:这是啥菜?”
跑堂答道:这是乌龙肉。”
乾隆听了,有点不大舒服,他又夹起一块鸡爪子,间:这又
是啥菜?”
跑堂答道:这是凤爪。”
乾隆听后,心里越发不痛快。他心里,我这个皇帝才称龙,
我的
皇后才称风,可这里竟然吃起龙肉、风爪,真是大逆不道!
他越想越气,就想发发龙威。刚想拍桌子,一
想自己青衣小帽,
平民打扮,身边又无侍从保驾,一旦闹翻,诸多不便,于是,只
好耍耍少爷脾
气,他喊过跑堂,操起北方口音,一定要退这道菜。
无缘无故退菜,跑堂要吃赔账,哪里
肯答应。三言两语,双方便
吵了起来,乾隆讲的北方话,跑堂讲的苏州语,两厢语言不通,
更是
争执不休。旁边的客人也都觉得乾隆无不道理,便纷纷替跑
堂打起抱不平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着实
把个乔装改扮的皇
帝奚落了一通。乾隆被弄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又不便露出皇
帝身份,只好
哑子吃黄连,走了。
后来,不知谁多嘴走漏了消息,说这个北方吃客就是当今皇
上。于是
,苏州城里城外,传遍了乾隆在松鹤楼没吃菜倒吃了亏
的笑话。从此,人们为了领略一下。乌龙肉、凤爪
的味道,
都带了全家老小来品尝全家福,把个松鹤楼挤得水泄不通,松
鹤楼的生意更加兴隆起来
。
三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篇二
在民间,出嫁的闺女都不兴在娘家
过除夕夜,也不兴初一到
娘家拜年,直到初二才回娘家呢。这是重男轻女吗?否,相传这
习俗与
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马秀英教育女儿有关。
朱元璋坐天下后,安庆公主下嫁都尉欧阳伦。是年除夕
夜,
已出嫁的姐妹们都回婆家过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庆公主嫌婆
家寒酸,仗着自己是马皇后
最小的亲生女儿,硬是不回婆家,非
要在宫中与父皇母后一道欢欢喜喜过大年。
历来对子
女管教极其严格的马皇后劝说安庆公主:“你已为人
妻,要敬公婆、体贴丈夫。他们多么想与刚过门的新
媳妇热热闹
闹地过个团圆年啊!”母后见女儿不吭声,又开导她:“你仗着是
皇帝的女儿不回婆
家,他们虽然说不出什么来,但心里会高兴吗?
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将来你当婆婆后,
你的儿媳是公主,过大
年她不与你们团圆,你会高兴吗?”好说歹说,安庆公主总算回
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乐得像个孩子似的正在宫院里放鞭炮,
忽见安庆公主与驸马欧阳伦来
给他们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
里才把你打发走,今儿一早你们倒又来了,便问公主:“你给公婆拜过年了吗?”安庆公主嘻嘻一笑,头摇得像拨浪鼓。
朱元璋大怒:“我当皇帝是人,普通百
姓也是人!怎么大年下
的不先给你公婆磕头,却大老远进宫先拜我们呢?去去!先去给
你公婆拜
年,老老实实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们,明天再来给我们
拜年吧!”朱元璋说着回书房写了一副对联递给女
儿,让他们回去
琢磨,接着便将他们撵了出去。
安庆公主回去打开一看,对联是:
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
打那时起,媳妇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的习俗延续下来,至
今不变。
三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篇三
传说很久以前,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子夜时分,就有一座天桥从河西那边伸过潇水河面,搭在大西门码头,两盏灯笼把大西
门码头照得雪亮。人走上这座天桥,
就可以上天成仙。于是,每
年到了这一天,许多善男信女就沐浴斋戒,梳妆打扮,登上天桥
去成
仙。
那一年,柳宗元被贬,来到永州任司马。听到老百姓的这种
传说后,
心说哪有这样的怪事,决定探个究竟。
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柳宗元吃了晚饭,来到大西门码头
。
这时,明月从东山升起,把个永州城照得像白天一样。只见大西
门人山人海,好不热闹,男女
老少,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像赶
庙会一般。
柳宗元很随和地与百姓们谈着白话,问他们
往年成仙的人以
后有无音讯。百姓说,只见有人上去,却不见哪个下来,也不曾
听说哪个有过音
讯。
说话间,子夜已到,人们向着河西指指点点,柳宗元顺着人
们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
对面的小山上,一道天桥突然直伸而来,
连接在大西门河边,两盏灯笼高挂桥顶,在夜里闪闪发光。
这时,有些人便踏上桥头,往上面走去。柳宗元伫立一旁,
仔细观察,只见连着“天桥”的
那一头,是一条大蟒蛇,“天桥”
是从蟒蛇的口中伸出来的,肯定是蛇的信子,两盏灯笼那是蛇的
眼睛了。
这哪里是什么“天桥”,分明是这条恶蛇作孽作怪。他看在眼
里,恨在心头,
决定要为百姓除掉这一大害。
为不惊动恶蛇,柳宗元赶忙叫随从回法华寺拿来一把大弓箭,
对准蟒蛇的亮眼一箭射去。蟒蛇大叫一声,顿时地动山摇,它缩
回舌头,“天桥”断了。
蟒蛇瞎了左眼,伤了右眼,现出原形,滚滚爬爬,逃进了树
林。百姓看得真切,这才知道上了当,往日已
经“成仙”的那些
人的亲朋好友,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柳宗元知道蟒蛇虽然瞎了一只眼
,但还没有死,估计它还会
出来求药治眼,便连夜通告永州城内所有药铺,对瞎眼人前来
买
药的都要严加注意,只许给毒药。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一家药铺里走进来一个老头,
手拄拐杖,蒙了左眼,要买治眼的药。
药铺老板见了,想起柳司马的嘱咐,知道这老头定是那蟒蛇
所变,便照着柳司马的话做了。
老头拿着药,急忙回到河西的树林里,急忙把药往眼睛里抹,
这一抹,痛得它满地打滚,把
那些碗口粗的大树滚倒一大片,逃
到一个山洞里去,右眼很快也瞎了,不久就死了。
后来,有人从这个岩洞边路过,老远就闻到一股臭气,直冲
鼻孔,原来这是蟒蛇的尸体腐烂了。
人们还从这个岩洞里搜出来好多铜扣子和银扣子,这是被蟒
蛇吃掉的人衣服上的。谁知这蟒
蛇吞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从此以后,永州太平了,个个都感激柳司马为民除害的大恩
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