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故事文言文练习参考答案(含全文翻译)
囫囵吞枣的意思-经验的反义词
经典历史故事文言文练习参考答案
(一)破釜沉舟
1.(1)带领,率领。(2)砸破,摔破(3)断绝,阻断。(4)从此(2分)
2.A(
例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用膝盖”。A名词作状语“像狗那样”,B、C、D都是名词作动
词。)(2分
)
3. D
(例句中“以”解释为“用来”,连词,表目的。A“凭借”,B“因为”C“把”)(2
分)
4.(1)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
(2)
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4分,每小题2分,关键字“九”、“绝”、
“及”等翻
译不出适当扣分。)
5.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作壁上观(2分)
6.
示例:面对困难,我们要下定决心,毫不退缩,勇往直前。(2分)
【参考译文】
项羽诛杀
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
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
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
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
,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
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
,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
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
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
个敢发兵出
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
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
跪着
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从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
属于他。
(二)望梅止渴
1. ①于是,就 ②多 ③听到 ④到达
2. ①(有一次)魏武帝带着部队行军,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
②士兵们一听这话,嘴里都流出口水,他们凭这走到了前面有水的地方。(意对即可)
3.
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煮酒论英雄;割发代首;赤脚迎祢衡
4.
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
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由
于条件反射)嘴里
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他们凭借着这个(暂时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
的愿望),得以到达前方有水
源的地方。
(三)曹冲称象
1. ①长到 ②达到 ③送 ④比较
⑤高兴 ⑥于之(对它)
2. ①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②称了实物把它装上船,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3.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
4. 司马光砸缸
【参考译文】
曹冲长到
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
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
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
1
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
面也达
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
了很高兴,马上照
这个办法做了。
(四)凿壁偷光
1. ①但是 ②大户人家 ③报酬
④对……感到奇怪
2. A
3.
D(表承接,译为“并且,而且”;其他三项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
4.
C(“来”,其他三项可译为“用”、“拿”)
5.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意思对即可)
6. 三个故事:凿
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
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
读书的好榜样。
7.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参考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
墙壁上凿了洞引来
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
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
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
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
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解说《诗经
》,当时的人为此编了顺口溜说“谁也
别说《诗经》了,匡鼎他来啦,老匡他说的《诗经》,能解除人们
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
的小名,(因为他对《诗经》的解说很精当,)当时的人都对他既敬畏又钦佩
,听到的人没有
不发出会心解悟的欢笑的。
(五)纸上谈兵
1.B
2.(1)以……为将 (2)等到 (3)假装 (4)埋
3.
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
4.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等
5.例如:(1)成功来自于
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行不通。(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
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不会
有真才实学的。( 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
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
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建议。
(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参考译文】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
他。(赵
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
括把它说
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
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
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
做将军。”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
)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
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赵王说:“为什
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
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
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
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
夫,从(他)接受任命
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
军中将士
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
父子的心
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
2
p>
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
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
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
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
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
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
饿,赵括带领精锐
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
,秦
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六)指鹿为马
1.① 试验 ②跟从,跟随
③错 ④阿谀奉承
2.C (A 选项“为”分别解释为“动词,做”和“介词,给,替”
;B选项“于”分别解
释为“介词,给”和“连词,表比较,比”;C选项“或”都解释为“有的人”;
D 选项“以”
分别解释为“介词,用”和“连词,因为”)
3.
①赵高就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
②秦王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了馋臣的话。
4.他想自己做皇帝,但又担心群臣不顺从。
他是一个野心勃勃,阴险、残忍的小人。(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
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
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
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
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
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
都畏惧赵高。
(七)程门立雪
1.写 很,十分,非常 听说 离开
睡醒 一天天
2.(杨时)道德声望一天天大起来,各地士人不远千里前来跟着他学。
3.尊师重教,虚心学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这种美德。
4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参考译文】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
将乐人。小的时候非常聪颖,善于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
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
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
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
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
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
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
后,在卧室设
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了以后,杨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
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在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恭敬地
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
比一日高,四
方之人士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八)商鞅立木
1.① 已经 ②
迁徙,这里指搬 ③ 就 ④终于 ⑤依法惩办 ⑥ 没有人
2. C
说:通“悦”,高兴
3. B “恐民之不信”的“之”意义和用法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无实义”,
与之相同的只有B;A选项“之”是“音节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C、D选项“
之”是“结
构助词,的”。
4. C
5.
(1)招募能够(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
3
(2)百姓都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它。
6.
诚信很重要。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 ,自己必须先做到守信用。
【参考译文】
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已经完
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
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
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
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
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
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
(变法的)法令。
新法实行了一年,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
新
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
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新
法实行了十年
,秦人非常满意,路不拾遗,深山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裕,人人饱暖。百姓
勇于为国作战,不敢私斗,
乡镇安定。秦人当初说新法不当的百姓中,有人又来说新法好处
的。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
来新法如何方便。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
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
论新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