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推荐书目

绝世美人儿
537次浏览
2021年01月04日 01: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admonish-徐志摩情诗

2021年1月4日发(作者:关松房)


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简介

书目
名称







探究


《伊索寓言》
内容简介:《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 都是人
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
的教育 。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
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 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
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 理。内含对社会不平等的抨
击;讽刺懦弱、懒惰,赞美勇敢斗争,教人如何处事,辨别是非好坏。
作者简介:伊索(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0年),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的一个寓言 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
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艺术特色:《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
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 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
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寓 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
艺术上成就很高,对后代影响很大,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刺喻人的故事 。经后人
加工,成为流传的《伊索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
情 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
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 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
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 关系。


1. 在《失去尾巴的狐狸》中,狐狸劝伙伴们干了什么事?
2.《熊与两位旅客》中,他们遇见熊时,其中一位爬到了树上,另一位是怎么做的?
3.《蚊子和狮子》一开头详写蚊子对狮子说的话,而开战的精彩场面却略写。这一
不释
详 一略,原因是什么?
4、《赫耳墨斯和雕塑匠》的寓意是什么?

5.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故事有什么?

6.《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 什么,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 (国家) 的

(作者)所写。





读书
三到

1.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摘抄经典语录。
2.和小伙伴,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书目
名称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内容简介:一岁的哈利·波特失去了父母后,便来到了姨妈家, 过着极其痛苦
的生活,一直到十一岁生日那天,哈利一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收到了一封神秘
的信,被邀请去一个童话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哈利发现这里到处充满着
魔力,他找到了朋友, 又学会了魔法,骑着飞天扫帚打魁地奇,还得到了一件神奇





一探
究竟

的隐形衣,他在这里生活的很愉快。但一块魔法石出现了,它将 关系到世界的现在
和未来。哈利在好朋友罗恩和赫敏的帮助下,突破重重困难,保护了魔法石,粉碎了伏地魔的阴谋。
作者简介:J·K·罗琳,1965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毕业 于英国
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作家。原名乔安娜·罗琳或乔安·罗琳,《哈利·波特》系列
作品的 作者。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
球发行4亿册。2010 年,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拍摄完成。2010年10月19日罗琳在 丹麦欧登塞市举行的仪式上获颁首届安徒生文
学奖。
艺术特色:《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 一部典型的融合了小说与童话叙事特点
的作品,既可看作极具奇幻色彩的幻想小说,又被认为是最富有魔 力的系列长篇童
话。这种文体的模糊性和叙事结构的复杂性正是当代童话发展的特征之一,从童话
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哈利·波特故事的叙事特点,可以看出作品通过描写
主人公爱的缺失与回 归,以及人格的逐渐完整,表现出作者对儿童内心生活和成长
过程的强烈关注。作品用两个世界做对比, 极力突出快乐、勇敢、真诚、坚韧等品
质。同时,高超的讲故事方式更是作品一举成功的重要砝码。《哈 利·波特与魔法
石》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将读者直接带入到无比紧张惊险的魔法世界 。


1. 爬虫类动物园中的蟒蛇来自哪里?牌子上写的是什么?
2. 海格为什么要把达力变一个猪尾巴?(提示:海格在变之前的一句话)

3 .哈利在魔杖店里试了几根魔杖?
不释
4 .哈利搭乘的火车是几号?
5 .从哈利带上分院帽后,分院帽犹豫了几秒?(提示:书中和电影中都有提示)

6.失窃的金库是第几号?


7 魔杖插入了山怪的哪个鼻孔?
1.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摘抄经典语录。

读书
2.和小伙伴,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到
3.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书目
名称







一探
究竟


《神秘岛》
内容简介:美国南北战 争时期,5名北军战俘乘坐气球逃出了南军占领地里士满,
他们途中遭遇特大风暴被抛落在太平洋的某个 荒岛上。在这片无人生存的土地上,
两手空空的战俘们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利用小岛上的有限资源,在 某个神秘人的
帮助下顽强生存,建立起自己的幸福家园。最后,他们登上了前来接应的邓肯号游
船,顺利回国。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他于1828年出生,最初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自1863年起,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
幻想冒险小 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书而成名。在
其一生中,凡尔纳共创作了66部 长短篇小说和少量剧本,主要作品有《格兰特船
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 五星期》、《地心游记》、《八十天
环游地球》等,被人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艺术特色:《神秘岛》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与《海底两万里》《格


兰特船长 的儿女》联系在一起,展示了在荒岛上人与大自然的搏斗、技术上的创新
和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劳动,充满 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
汇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可以说,《神秘岛》是一部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今
天的读者来说,依然具有情感、意志的召唤力!


1.
2.

3.
不释
4.
5.

6.

7.

8.

《神秘岛》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谁,他被誉为什么?
《神秘岛》和哪两部小说构成了凡尔纳伟大的三部曲?
《神秘岛》是一部探险小说,以什么为背景?
《神秘岛》刻化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神秘岛》歌颂了什么的友谊?赞颂了什么样的精神?
移殖民是用什么交通工具来到岛上的?
移殖民第一个居住地叫什么?
移殖民为什么来到岛上?


1.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摘抄经典语录。

读书
2.和小伙伴,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到
3.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目名






一探
究竟


《中华美德故事》彩绘本

内容简介: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
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 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 中华美德故事》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 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
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 养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作者简介:
崔海飞,女,汉族,1983年2月23日出生,20 04年至2008年就读于河北大
学工商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从事少儿图书编辑工作,编有《一千零一夜 》、《伊索
寓言》、《木偶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1.哪条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他首次将麻醉剂应用于外科手术,他是谁?
3.“完壁归赵”中的壁指得是什么?
4.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于农历几月几日忧愤的投入江中?
5.西汉时期被匈奴扣押的汉朝使 者就谁?他在匈奴度过了十九年异常艰的岁月,
回来时己经是个续发全白的老人了。
6.西汉 时,王昭君出塞和亲,她去世后,子女在归化郊外选了一块向阳的水草丰
茂的小坡地,为她修建了坟墓。 后人就把昭君墓称为什么?
7.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了什么?叮瞩他要英勇
杀敌,报效祖国。
8.“卧薪尝胆”指得是( )。



不释






1.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摘抄经典语录。

读书
2.和小伙伴,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三到




目名称






一探
究竟


《捣蛋鬼日记》
内容简介:《捣蛋 鬼日记》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人
们称他为捣蛋鬼加尼诺。加尼诺受到姐姐的 启发学写日记,决心把自己的想法
和经历的事情都记到上面去。日记记载了他在半年时间里怎么把家里搅 得天翻
地覆,甚至毁掉了他姐夫的政治声誉和前途,终于成为“不可教诲”的祸星的
经过。
作者简介: 万巴,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万巴当
过铁路职员、记 者,后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一生写过许多作品。1906
年,他为孩子们创办了《星期天日记》 报,不久就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他著名的
小说《捣蛋鬼日记》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日记体小说仅在意 大利已再版
一百二十余次,并被译成三十九种文字,深受各国不同年龄层读者喜爱。《捣蛋
鬼日 记》自1920年汇集成册后,共重版过一百零一次,是继《木偶奇遇记》后
又一本在意大利深受孩子和 家长喜爱的书。《捣蛋鬼日记》还曾被拍成电视剧和
电影,书中的主人公加尼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 br>作品分析:在《捣蛋鬼的日记》这部喜剧性的小说中,小小的加尼诺是一位悲
剧人物。作者对他的 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作者尖锐地指出:在儿童的教育上,
许多过错来自大人,而不是孩子们不肯改正错 误。作者认为,对大人来说,要
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过于自信,不能总以大人的身份训斥孩子;作者认 为,
在不少情况下,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是有其道理的,一味地对他们压制往往收到
相反的效果。 作者强烈反对对孩子搞粗暴的体罚和殴打,因为棍棒只能伤及皮
肉而不能抹去他们的思想。作者提出,要 教育好孩子,大人的表率作用很重要。
言行要一致,说一套做一套或者遇事采取实用主义,只会在孩子幼 小的心灵中
产生消极的影响。
1.阿达想嫁给阿尔陪托。因为他是个( ),所以爸爸反对。
2.加尼诺把玛丽娅的什么弄坏了?
3.加尼诺和玛丽娅玩( )的游戏,加尼诺把玛丽娅的( )全剪掉了,乔装成一个
( ),让她坐在岩石旁的( )上假装昏过去,加尼诺把她丢在了( )的小路上,
直到( )的时候,大人们才知道此事。爸爸把加尼诺( )。
4.加尼诺和卡尔鲁齐奥在房间里( ),把( )打碎了,还把一瓶( )打翻在
新的地毯上。
5.加尼诺到河边钓鱼,钓到一条粗得像条( )似的( ),把它放在客厅的( )
上,他的姐姐( )弹琴的时候以为是蛇吓得直在( )上抽搐。
1.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摘抄经典语录。
2.和小伙伴,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手不释







读书三

沈阳理工大学排名-测绘工程论文


十岁小父王-个人先进事迹范文


初中学习-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孕妇保养品-房屋买卖合同样本


唯美网名-恍然大悟造句


尺寸单位-突出表现


儿童音乐-生活感悟日志


红酒减肥-春节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