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
脱颖而出-马虎的反义词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
位置与方向复习课教案
复习思想:
通过单元复习需要帮助学生回忆、整理、巩固,做到查漏补缺,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基本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第六册的第一个单元,离复习阶段时隔已久,学生容易渐忘.但是基
本知识稍作点拨
就能回忆整理.本单元知识点:
1、八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
东北、西南、西北)的辨认,并能根据其中一个
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学会看简单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上限目标:学会主动整理本单元知识并灵活运用,培养良好的读题分析解题习惯.
下限目标:根据提问回顾单元知识,并在练习中熟练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
复习重点:回忆、梳理以上几个知识点.
Xk b m
复习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2、物体方向的相对性描述根
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是易混
易错的知识如:()在()的()方向.
课堂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数学书P1-12,读懂每一个习题.
2、独立作一个方向盘.
3、观察身边的物体说一说:( )在( )的( )方向.
( )的( )方向有( ).
4、说说自己的上学路线.
二、开门见山,回顾知识
板书;位置与方向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位置
与方向”.同学们回忆一下,从这个单元你收获了哪些
本领?
学生介绍;学会辨认8个基本方向
(逐个板书)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大家真的学会辨认方向的本领了吗?愿意接受我的大考问吗?
三、基本知识、基础训练
根据具体情景辨认方向
1 11
(1)西西,在森林里迷路了,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帮他找到方向?
指南针(复习8个方向)年轮、太阳、树叶、北极星……
(2)模拟情境,给定一个方向判断其余几个方向
A、
当夜晚你站在星空底下,你面朝北极星,那么你的左边是( )方向,右边是( )方向.
B、
早晨,你面朝东方,北向( )方,左边是( ),右边是( ).
C、
你用指南针,你的前面是南方,你的左边是( ),右边是( ).
(3)走进生活小区,认一认小清家.
A、用 小清家的( )方向有( ).
小清家在( )的( )方向.
( )在小清家的(
)方向.
新| 课 |标| 第 |一|网
选择不同的句式来说一说,重点是()在()的()方向,突出中心位置.
B、小清从家到健身园可以怎样走?
①小清向(
)走到公园北街,再向( )走就到的.
②小清向西走到(
),再向北走到( ),最后向西就到了.
③小清向(
)走到和平大街,再向( )走到十字路口,最后往( )就到了.
指一指,说一说,画出行走路线.
C、小清去上学可以怎么走?
(同桌互相交流)
2 11
四、巩固深化,应用延伸
(1)、看图解决问题.
1、北京城区的西南地区下雨.用 在图上标出下雨的位置.
2、北京城区东北方向受到冷空气袭击.用○在图上表示出受袭击的位置.
4、
北京城区西面气温最高.用□在图上标出气温最高的位置.
(2)小丽从学校出发,先向西走了一段路
,又向南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东走了一路回到家.
图( )表示小丽回家的路线.
(3)跳格
子游戏
圆向东南跳2格、再向西跳2格
方向北跳1格,再向东北跳3格
三角形向北跳4格,再向西南跳3格
五角星向西南跳3格,再向北跳2格
●
★
■
▲
五、寻宝游戏
第二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形成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
需要,灵活选择计
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对所学知识进行
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形成对已学知识的完整
认知结构.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
3 11
教学准备:白纸、尺、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课件)同学们,看了刚才美丽的画面,你一定猜到这是哪儿了吧?(柯岩风景区)
老师从景区工作人员那儿了解到了这些信息:
过去的4年里,柯岩景区的游客从2005年的7万人次,上升到2009年的140人次.
过去的4年里,景区先后种植了将近158万棵树苗,极大地绿化了环境.
湖边的6艘“乌蓬画舫”同时出发,一次可载游客144人.
现今保存完整、最引人注目的两
段古纤道位于柯桥,一段长482米,另一段长317米.这种纤道是建在石墩
上的,两个石墩之间铺着
一块长约3米的青石板.
2、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独立思考,然后在两人小组内互说.指名汇报,课件出示问题.
(1)2009年的游客人次是2005年的多少倍?
(2)估一估,平均每年大约种植多少万棵?
(3)平均每艘可载游客多少人?
(4)两段古纤道各需要多少块这样的青石板?
3、那你们会解决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算式.(课件出示算式.)w W w.x K b 1 .
c om
4、通过你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你又想到了哪些以前学过的知识呢?
在刚才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
习.(揭题
:整理和复习)
二、明确方法,合作整理
1、课件出示要求、方法要求:请每一位学生用适
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
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
方法:
(1)看小标题:对照课本中的小标题,总体上分为哪几个小节?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具体有哪个知识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3)同桌合作,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画出知识结构图.
2、同桌合作整理复习,教师巡视,选
择整理得较全面、有条理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
流.
3、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4、教师展示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重点、难点解析
1、独立计算刚才提出的前三个问题的算式,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3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口算,第2题用估算,第3题用笔算.)
(3)自己轻轻地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让3~6名学生上台说口算、估算、
笔算的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其他
同学对他们的说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1)口算除法、估算
140÷7= 158÷8≈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144÷6=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计算并且验算144÷6=
4 11
(4)除式中的零: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482÷3= 317÷3=
4.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四、过关斩将
第一关——笔算长廊
481÷3= 816÷8=
750÷5= 609÷3=
第二关——巧填数字
(1) 4
8 16 32 ( ) (
)
(2) 243 81 27 9
( ) ( ) x k b 1 .c o m
(3)
8 24 12 36 18
( )
第三关——用数学
快乐的兴趣小组就要开始啦!这不,有这么多的同学来报名了.
项目电脑美术体育奥赛演讲舞蹈笛子…
报名
人数192人48人20人9人
8人…
(1)参加电脑的人数大约是演讲的多少倍?
(2)电脑班每6人分成一组,一共要分成多少组?
(3)美术班有5组,平均每组18人,美术班一共有多少人?
(4)每双舞蹈鞋8元,舞蹈队一共花了200元,算一算,参加舞蹈队的同学有多少人?
(5)据了解,笛子队一共花了320元,请你帮他们算一算,平均每支笛子多少元?
(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1:
问题2:
对学校的这次兴趣小组开设,你的看法是什么?
五、回顾总结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第三课时
《统计》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导下自己整理出本单元的知
识体系.
2.通过整理之势,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 11
3.让学生小组合作,体会小组合作的兴趣.
x k b 1.
c o m
教学重点: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求平均数问题的特征和一般方法.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自己身高和体
重,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
身高.(两位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
2、问:他们的平均身高怎样求?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算式.
3、教师:老师的身高是15
5厘米,如果要求我们三个人的平均身高,请大家先
估计一下,这个平均身高的范围是多少?学生口答后
再口答算式,师板书算式.
4、提问:为什么这两个算式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归纳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
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板书)
5、引导学生想一想:要求我们三个人的平均身高,除了用这种数量
关系来求以
外,还可以怎样想?(启发学生用老师的身高的一部分补给学生.)归纳出求平均
数
问题的特征是“移多补少”.
二、基本训练:
1、出示“上周每天最高气温统计表”
日期
气温(摄氏
度)
(1)请学生提出一个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并解答.
6 11
新| 课
|标| 第 |一|网
529 530 531 61
30 30 29 30
62
31
63
30
64
30
板书算式:(30+30+29+30+31+30+30)÷7=
(2)还可以怎样想?
把30作为一个中间数,29相差1,31又比30多1,31里面拿出1补上不足,
再把总数
平均分成7份,这样平均数就是30.这就是移多补少的方法.
(3)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请学生预测一下本周的平均气温.
通过预测,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出示一幅“养鸡场一年产蛋情况统计图”
(1)请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可能有下列说法:
1、一年平均每月产蛋多少只?
2、平均每个季度产蛋多少只?
3、上半年平均每月产蛋多少只?下半年平均每月产蛋多少只?
4、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蛋多多少只?
(2)选择其中的四个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再评讲.
新| 课 |标| 第
|一|网
3、小结:求平均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把多少总量按什么来平均分,也就是要找准总数量和它对应的总份数.
三、综合训练
出示下列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
1、一个小组的学生测量身高,其中2个同学的身高
都是150厘米,2个同学的
身高都是151厘米,还有1个同学身高是154厘米,1个同学的身高是
156厘米.
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一辆汽车上山用了3小时,平均每小
时行驶30千米,下山行驶同样的路程,
只用了2小时,这辆汽车下山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7 11
3、小明前三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
分,他第四次测验要达到多少分才能
使四次测验的平均成绩达到92分
第四课时
年月日复习教案
推荐学习目标: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
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巩固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记住
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巩固24小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熟练计算简单
的经过时间.
复习重点
一、复习导入-导入认标
谈话:时间过得真快呀!时间就在我们不经意间过去了,一
年年、一月月、一日日.今天我们
复习年、月、日,看看通过我们的复习,谁的收获最大.
二、知识梳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1、出示知识树,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的梳理
8 11
(组里要互相帮助,看看谁还不太会,大家一起帮助他.希望大家能积极展示)
知识树如下:
一年有( )个月
( )月 31天.( )月30天.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年月日 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一年有(
)天
平年( )星期零( )天;闰年(
)星期零( )天
整百年是(
)的倍数是闰年;其他年份是( )的倍数是闰年.
24小时计时法
一日里,钟表的时针走( )圈.共( )小时.
2、小组汇报
三、巩固提高练习
年月日练习
(1)常用的时间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有:( )( )( )( )()(
)(六个常用时间
单位:拓展认识:季度、旬)
(2)7月至12月中,31天的月份有( ).30天的月份有(
).(复习大月识计口诀)
(3)区分平年闰年:
1200年,2001年,1796年,1950年
(4)小明出生于1984年2月29日,2002年小明(
)周岁.到2002年3月小明过了(
)
个生日.(理解年龄和过生日的次数不一定相等)
(5)今年上半年有(
)天.下半年有( )天.(你是如何计算的?)
24小时计时法练习
9 11
(1)填上合适的数(复习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15分=( )秒
180分=( )小时
4年=( )月 20日=(
)小时
新| 课 |标| 第 |一|网
36个月=( )年
2小时45分=( )分
(2)24时计时法表示(体会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
上午7时(
) 晚上8时( )
早上5时半( ) 下午3时20分(
)
(3)普通计时法的表示
18时( ) 23时55分(
)
9时( ) 14时15分( )
(4)火车6:34从北京开出,10:41到沈阳,经过( )小时(
)分.(你是怎样得出结
果的)
(5)一场足球赛从14时30分开始,经过105分钟,结束时间是().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上午10:30开出,到下午7点半到达,共行驶了41
4千米,这辆汽车每小
时行驶多少千米?
(2)小明家今年平均每天用电6度,3月份一共用了多少度电?
(3)某商场1996年两个季度营业额是636万元,这个商场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10 11
(4)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距离是
480千米,汽车每小时60千米,上午8点出发,几
点到乙地?
四、搜集一年中的节日,做成节日小报,进行展示评比
五、总结收获--
总结评价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