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_词选
黑米的做法-关汉卿田汉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1
(一)浪淘沙
词 选
(二)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浪淘沙
题
解
◎李 煜
本词选自南唐二主词。浪淘沙,词牌名。本词为李煜亡国
被俘入宋后的作品,主要借着
春天衰残的景象,抒发亡国之悲痛。上片以欢乐的梦境反衬身为囚虏之孤苦
,下片则描写现
今处境的不堪与故国难归的憾恨。看似寄托别离之情,实则充满故国之思,情调凄恻,令
人
叹惋。
词,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盛行于两宋。原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音乐而产生
的一种
诗歌体裁,传唱于民间,称“曲子词”。它是为伴乐歌唱而作,又称“乐府”。词兴起于近体诗之
后,故称“诗余”。又因其句式长短不齐,亦称“长短句”。词可以根据字数的多寡,大致分为小
令、中调、长调。词有词调,称为词牌,相当于今日的歌谱。每个词牌的句数、字数、平仄,
与用韵的
位置,皆有固定的格式,作词者须遵守词牌的格律创作词文,故称“填词”。
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与汉赋、唐诗、元曲并称中国四大韵文。
作 者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南唐前主李昪升元元年(公
元九三七年),
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年四十二。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于宋太祖建
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嗣位为南唐国主。当
时南唐国势已衰,加上他生性仁厚,缺乏政治长才,只能向
宋称臣纳贡,以求苟安。在位十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2
五年后,于宋太
祖开宝八年(公元九七六年)被俘入宋,封违命侯。太宗即位,改封陇西郡
公。在汴京二年余,被赐毒药
而身亡,世称李后主。
李煜擅书画,精音律,尤工于词。亡国前所作,多写宫廷欢乐生活,词风绮
丽柔靡。被
俘后,多抒亡国之痛,哀怨凄绝,开拓了词的境界。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
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后世誉为词中之圣、词中之帝。其词作
多
已散佚,后人将其词与中主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课文‧注释
1,春意阑珊○
2
,罗衾○
3
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br>4
。 独 帘外雨潺潺○
5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6
。 自莫凭栏○
1
潺潺:水声,在此形容雨声。
○
2
春意阑珊:指春天将尽,呈现出衰败凋残的景象。阑珊,衰落、萧瑟的样子。
○
3
罗衾:用丝绸做的被子。衾,音 ㄑㄧㄣ。
○
4
一晌贪欢:贪享片刻的欢乐。晌,音 ㄕㄤˇ。
○
5
莫凭栏:不要倚着栏杆远眺。凭,音
ㄆㄧㄥˊ,同“凭”
○
,倚靠。
6
天上人间:指今昔景况对比,有如天上与人间之别。
○
问题讨论
一、王国维 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
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对此你有何看法?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3
二、本阕词中,作者如何透过景物的描写凸显亡国之痛?
(二)念奴娇
赤壁怀古
题 解
◎苏 轼
本词选自东坡乐府。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为词题。赤壁,此指湖北省
黄冈市的赤
鼻矶,并非三国 孙权、曹操交战的赤壁(今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市)。宋神宗
元丰五年(公
元一○八二年),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省 黄冈市)已三年。一日,与客游于赤壁,面对
如画
江山,遥想昔日的英雄豪杰,抚今追昔,感慨殊深,遂作此词。词中流露旷达洒脱之情,可
视为东坡豪放词之代表。
作 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生于仁宗景
佑三年十二月(公元一○三七年一月),卒于徽宗建
中靖国元年(公元一一○一年),年六十五。
苏轼自幼禀性聪慧,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任凤
翔府签判。神宗时苏轼任祠部员外
郎,熙宁五年(公元一○七二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放,任
杭州通判。元丰二年(公
元一○七九年),因乌台诗案入狱,来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元年(公
元一○八六年),
奉召回京,累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哲宗绍圣年间,新党得势,屡遭贬谪,曾远
贬惠
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后遇赦北归,病死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
br>谥文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成就非凡,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同列唐宋古文八大家
。其文汪
洋宏肆,尤长于说理论辩,曾自评其文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
/p>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4
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其诗想象高妙、意蕴深
厚;其词题材多元、意境开阔,开豪放一派
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传世。
课文‧注释
1
尽,千古风流人物○
2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
3
赤壁。乱石
大江东去,浪淘○
4
,卷起千堆雪○
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
瑾当年,小乔○
6
初崩云,惊涛裂岸○
7
,羽扇纶巾○
8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
。故国神游○
10
,多情应笑我○
11<
br>,嫁了,雄姿英发○
12
。人生如梦,一尊○
13
还酹○
14
江月。 早生华发○
1
淘:音 ㄊㄠˊ,冲洗。
○
2
风流人物:指杰出不凡的人物。
○
3
周郎:周瑜,字
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二十四岁时拜将,吴中人皆称周郎。赤壁之战,
○
周瑜以火攻,败曹操
于赤壁,时年三十四岁。郎,少年男子。
4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参差峥嵘的山石像要撞崩浮云,汹涌的浪涛似可冲裂江岸。涛,音
ㄊ
○
ㄠˊ。
5
千堆雪:喻无数的浪花。
○
6
小乔:东汉末乔玄次女。东汉 献帝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
○,周瑜从孙策攻皖,得乔公
二女,皆容貌出众,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
7
雄姿英发︰英姿雄伟,神采焕发。
○
8
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
戴纶巾,多用以形容从容潇洒的风度。纶巾,用青色丝带做成的
○
头巾。纶,音 ㄍㄨㄢ。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5
9
樯橹灰飞烟灭:指曹军战舰被焚毁。樯橹,音 ㄑㄧㄤˊ
ㄌㄨˇ,船上的桅杆和船桨,借代
○
为战舰。一本作“强虏”,强敌,指曹军。
10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
○
。故国,此指三国时的 赤壁战场。 11
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
。言神游三国时的战场,引发种种感怀,不
禁嘲笑自己多情,
也暗伤年华虚度。
12
华发:花白的头发。华,音 ㄏㄨㄚˊ。
○
13
尊:通“樽”
○
,酒器。
14
酹:音
ㄌㄟˋ,以酒洒地而祭。
○
问题讨论
一、本词题为“赤壁怀古”,作者以周瑜为所怀的对象,其原因为何?
二、苏轼明知自己所游
并非孙、曹交战的赤壁古战场,而仍加以抒发怀古,对此种写作方式
你有何看法?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题 解
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破阵子,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词题。
◎辛弃疾
陈同甫,即陈亮,婺州 永康(今浙江省 金华市 永康市)人,才气超迈,学者称龙川先
生。屡次上书
论国事,遭权贵嫉恨,三次入狱。与辛弃疾同为力主抗金的志士,词风以气势
豪放著称。
本词为作者官场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省
上饶市)时,写给好友陈亮的作品,旨在抒发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6
壮
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词前九句铺叙军容之盛和意气之豪,酣畅淋漓地抒发其建功立业的
雄心壮志,故题
为“壮词”。然末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跌回现实,以强烈对比,抒发理
想的幻灭与报国无门的
感慨。
作 者
辛弃疾,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南宋济南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生于高
宗
绍兴十年(公元一一四○年),卒于宁宗开禧三年(公元一二○七年),年六十八。
辛弃疾出生时
,宋室南渡,中原已沦陷,距靖康之变十三年。幼时,即受祖父抗金复宋
的爱国思想影响。二十二岁时,
耿京聚兵山东抗金,辛弃疾为其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公
元一一六二年),耿京被杀后,辛弃疾率众归
宋,任江阴签判。因坚持抗金,为当时主和派排
挤,始终不获重用,遂历任地方官。孝宗淳熙八年(公元
一一八一年),又因与当权者意见不
合而遭罢黜,隐居江西
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带湖,号其居曰稼轩,以将帅之才,投闲置
散近二十载。
辛弃疾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慷慨有大略。然其理想志趣,在南宋的政治环境
中却处处受阻,遂将一腔
忠愤寄于词中,为著名之爱国词人。其词题材广泛,善于镕铸经史,
化用典故,风格以豪迈沉雄为主,但
亦不乏清新婉约之作,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传世。
课文‧注释
1
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
。八百里分麾下炙
○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4
,沙场秋点 醉里挑灯○
5
。
6
的卢○
7
飞快,
8
弦惊。
9
,
10
兵○
马作○弓如霹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高中语文课本 词 选
7
白发生。
1
挑灯:拨开灯芯,使油灯燃烧更旺,增亮光度。挑,音
ㄊㄧㄠˇ。
○
2
梦回吹角连营:从梦中醒来,彷佛仍然听见梦境中号角声响遍各个军
营。回,通“回”
○
。
3
八百里分麾下炙:将烤熟的牛肉分给部属享用。八
百里,指牛,典出世说新语汰侈。麾下,
○
本指旗下,借指部属。麾,音
ㄏㄨㄟ。炙,烤熟的肉。
4
五十弦翻塞外声:乐器奏出雄壮的边塞歌曲。五十弦,本指古代的
瑟,在此泛指各种乐器。
○
翻,演奏。
5
点兵:检阅军队。
○
6
作:如。
○
7
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此指奔驰
迅速的名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难时曾乘的卢
○
马,一跃三丈而过檀溪,摆脱追兵。的,音
ㄉㄧˋ。
8
霹雳:急而响的震雷,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
9
了却君王天下事:完成君王平天下之志业,此指完成收复中原的大业。
○
10
可怜:可惜、可叹。
○
问题讨论
一、辛弃疾 破阵子一词在结构布局上打破上下片界限,这样的作法有什么效果?
二、李煜
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苏轼 念奴娇“人生如梦”、辛弃疾
破阵子“梦回吹角连营”,
三位词家在词中藉“梦”抒发何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