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案例

萌到你眼炸
858次浏览
2021年01月04日 07: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七夕节怎么过-阋于墙

2021年1月4日发(作者:邓朴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实践案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的基础
上安排的,使学生通过猜想 ,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总结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周长概念,有合作学习解
决问题的经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的 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 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相同个数 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
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不相等。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大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硬纸片每人一张
设计理念: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
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
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重社学习过程和学
习方式,鼓励算法多样化,努力使学 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
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
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首先是从周长的名字想到──周长就是一周的长。比如,
三角板的周长就是三角板一周的长度。
生:围成一个物体的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如我的腰围、
胸围等等(边说边比划) ,还有一棵古树的树干的周长,就是围绕树
干的一周的长度,我上次看到一本书讲,有一棵古树的树干的 周长有
十几米呢。
生:围成一个图形各条边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比如三
角形就是三条边的总和,四边形就是四条边的总和,五边形就是五条
边的总和,六边形就是六条边的总 和……反正有几条边,就是把几条
边加起来的总和。
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谁 愿意来指一指,长方形、正
方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的长度?(学生上来指出)
(学生讨论、反馈)
2


师:(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边
形、圆形)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红笔描一
描各个图形的周长。
(同学们拿出桌上同样图形的纸描起来)
[通过举例子、指一 指、描一描等方法复习“周长”的含义,体
现“周长”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摒弃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背 定义”
的复习方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 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
的意思。周长是有长短的。你能判断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谁长一些”来引导学生的猜想,激
发探究欲望。]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生: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
生: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师:现在有三处不同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让大家心服口服。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讨论,或同桌交流)
生:我想用一根细线来“围”住图形,然后再量一下绳子的长就
可以了。
生:我想把这两个图形都围绕一个尺子滚动一周,就能知道论谁
3


的周长大一些了。
生:我想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可以
比较了。
师:大家想到的 方法,都可以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也能比较
出它们的长短。但是,如果我们要大家比较的不是两个图 形,而是两
个不同操场的周长,那么用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又比较准确呢?
生:用“滚”的方法是不行的,“围”的方法太麻烦了,用“先
量再算”的方法比较方便准确。
[让学生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强求一致,同时又注意
引导学生:策略一定要合理而科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
师 :我们先来量一量、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刚才这位同学想到
先量后算的方法。那么该怎样量?又怎样算 呢?
生:我认为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
师:对!现在 ,一个篮球场的长和宽已经量好了,请同学们看题
(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校篮球场是来一个长方形,长 28米,宽15
米,那么篮球场的周长有多少米?)
师:篮球场的周长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完成。
(同学们独自进行计算后,再进行交流,教师 根据反馈情况,用
多媒体动态、随机演示把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
学生的三 种不同算法)
4


(1)28+15+28+15=86(米)
周长=长+宽+长+宽
(2)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周长=长×2+宽×2
(3)28+15=43(米)
43×2=86(米)
周长=(长+宽)×2
师: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长方形周长的三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 br>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生:我喜欢第一种,它是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操场的周长了。
(学生争着要说,课堂有些吵闹)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把四条边加起来算周长的方法”确实
不错!大家说,对不对?(同学们表示认同)
生:我喜欢第二种,它是先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分别算出来,再相
加就行了。
(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显得嘈杂)
师:同学们,我们还是要尊重别人的发言,等别人说完了,再想
想它说得对不对,这样才对我们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谁来说说,这
位同学说得对不对?
[对于有些吵闹嘈杂的课堂,教者进行及时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与
5


引导,保证后面的进程的顺利进行。]
生:他说得是对的!原来我也是这 么算的。后来又想:先算出一
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正好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再乘2不就是长方形
的周长吗?所以我喜欢第三种方法。
师:这位同学既尊重别人的发言,又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应该
为这样的同学鼓掌!(大家齐鼓掌)其实,大家刚才都在动脑筋、想
办法,都不错! 师: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
长。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 道什么条件?
生: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说得不错。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自己的喜爱填出长方形
的周长公式。(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填写)
[肯定学生各种算法,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也没有
十分强调哪种方法最简便,体现了“不同 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思想。]
师:那么,我们又怎样来求正方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继续看书,< br>并填出求正方形周长的公式。(同学们阅读并填写)
师:现在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
生:就是把四条边加起来。
生: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用边长乘4就行了,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
一样长。
师:一块正方形手帕 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它的周长和刚才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比,哪个长一些呢?
6


请同学们算一算,比一比
(同学们自行计算后交流反馈)
生:还是长方形长一些。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25×4=100(厘米),
而长方形是86(米)。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只要知道长和宽就能
求出周长,正方形只要知道 边长就能求出周长。现在我们来做几个练
习。
三、 引深拓展。
出示书的第5题:A、B的周长相等吗?
师:计算B图的周长,图上提供的数据行吗?
生:不行。
师:那么,还必须知道哪些数据才行?
(请一名学生到说出来,并上面指出来)
师:这样,没有标出数据的两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生: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是这样算的: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10×2+5×2=30(厘米),
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10+5+7+2+3+3=30(厘米),
它们是一样长的。
生:噢!我发现──
(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想说,教师示意他到前面来指着B图形接
7


着说))如果把这两条短边分别移到外边去,就和A图形是一样的了!
所以B图形的周长的算法 也和A图形是一样的!
(教师用多媒体配合演示,下略)
[对于B图,学生用“逐次计 算每条边长度”或“通过移动,知
道与A图算法一样”也均予以肯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最< br>大发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 结,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又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是在教学完周长的概念后进行
教学的。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从学生 的生活实际出发,出示
学生熟知的校牌,通过给校牌围金边的活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过
渡自 然,从而让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次,通过
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自 主探究过程中,得出了长方
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第三,巩固练习
阶段,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即有趣味性,又有层次性,使不
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练习。
8

泉水-走过四季


陶朱公馆-道路从业资格证考试


网络的作用-边塞诗有哪些


英语爱情签名-信誉就是你


学习能力培训-物流论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书-2分钟英语演讲稿


我是特种兵有几部-回忆过去


t检验法-个人简历表格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