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she解散了-分外造句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第85页例4)
二、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重点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一、复习引入 <
br>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
道了多边形
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85页例4。(课件展示教材第85页例4)
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把长方形4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厘米)。
6+4+6+4=20(厘米)
方法二: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
条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为6×2=12(厘
米),2条宽的和为4×2=8(厘米),最
后再相加,即6×2+4×2=20(厘米)。
6×2+4×2=20(厘米)
方法三: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即(6+4)×2=20(厘米)。
(6+4)×2=20(厘米)
(2)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把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相加,即5+5+5+5=20(厘米)。
方法二: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即(5+5)×2=20(厘米)。
方法三
:依据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的特征,周长就是4个5厘米,所以可以写成
4×5=20(厘米)。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分小组讨论交流)
①根据周长的含义:封
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4
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把围成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
方形的周长。
②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
特征是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特征是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板书周长公式)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回答)
第1题:(5+3)×2=16(米)
第2题:20×4=80(分米)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自主探索,归纳总结。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学
中学生用自己
的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
周长的计算公式。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
(1)用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又是多少厘米?
分析:(1)根据题意,拼成的正方形如图所示。
方法一:观察图发现,拼成的正
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可求
出周长。方法二:观察图发现,拼成的正方形的
周长不包括中间重合的2个10厘米长的边,
即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就是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中减去这
2个10厘米长的边。
(2)根据题意,拼成的长方形如图所示。
方法一:从图中可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个10厘米的长度,宽不变,是5厘米,根
据长方形的周
长计算公式可求出周长。方法二:观察图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从两
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中减去
中间重合的2个5厘米长的边。
解答:(1)方法一:10×4=40(厘米)
方法二:(10+5)×2=30(厘米)
30×2-10×2=40(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方法一:10×2=20(厘米)
(20+5)×2=50(厘米)
方法二:(10+5)×2=30(厘米)
30×2-5×2=5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周长公式很重要,计算周长要用到。
列式之前审好题,分清图形把数找。
长宽之和再乘2,边长乘4最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