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
财政部部长-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执教人:杨巧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
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
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
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
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
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
生长过程。
2、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学会讲童话故事。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
理
4、会写“孩”这个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
情境法、演示法、朗读法
五、教学准备:
PPT、小动物头饰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小组开火车朗读,注意前鼻音、后鼻音和轻声;
2
、引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看!小蝌
蚪游来了,它长什么样子?
(二)朗读对话,推动故事情节
1、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多亏了谁的帮助?它们
和小蝌
蚪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找一找,读一读。
2、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鲤鱼和小蝌蚪的
对话,要求:选择自己喜欢
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朗读对话。
3、指导分角色朗读乌龟和小蝌蚪的对话,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
作,表演朗读。
(三)细读课文,感受“变化”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2.给小蝌蚪身体变化过程图片排顺序。
3.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又……后来…
…最后……”把
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四)启发思考,讲童话
1、小蝌蚪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
什么样子的?
2、读写青蛙妈妈样子的句子,抓住“披着”“鼓着”“露着”配上动
作朗读 ;
3、借助黑板上的板书,在老师的帮助下,请学生完整地讲一遍这个
童话故事;
4、老师朗诵童话诗《两个名字》,学生学着背一背并创作。
(五)拓展知识,学写“孩”
1、补充青蛙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爱护益虫 。
2、教师范写,学写“孩”字。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家长听
(七)、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阿姨 乌龟
先……又……后来……最后……
(八)、教学反思
本节的创设和设计,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做出
了一些突破。首先,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
的。其
次,根据教学要求,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的小群体进行学习,
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
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关注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
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由于想全面体现新课标新理念,一节课安排的教学
内容多,教学
方式多,而学生积极性高,都想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时间很紧
张。在以后教
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只是个凭借,应学会取舍,精讲
精练,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既要要尊重学生,
努力发挥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又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控,促使他
们有效地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