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与复习_模板

巡山小妖精
870次浏览
2021年01月04日 22: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陈述句-赏月

2021年1月4日发(作者:谢汲)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与复习_模板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渗透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以及函数思想。
二、教学重点: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难点:观察规律。
四、教学准备:4个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套写有进位加法的36道题的卡片。

教者手记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备的 基本功之一。搞好本
单元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力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及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使
他们体验 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在教法上,提倡多种思路,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
在多种思路的基础上, 侧重“凑十法”。
例:电脑显示本班9个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和5个同学跳绳的画面,让学生 根据图意
说三句话。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9+5=( )。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个 画
面,引出课题,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出新知的用途,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
不 仅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情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9+5=14,你是怎样想的?你能想出几
种方法?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主宰一
切的现象和做 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共同发现知识的自由、民主的集体活动场所。充分相信学
生,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教 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学习,主动获取,使学习变为儿童在一种
积极心态调动下的原有知识经验与新问题 、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与融合,从而获得更加广泛的
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第 二问,因为学生根据数数,能够知道
9+5=14,就会积极地从其他途径去探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 问题,使思路由一条扩展到
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方向。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思维发 展和知识的获
得很多时候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能
从动作中发现、思索,获得直观的知识,初步获得9+5=14的思维过程。因此我安排了学
生 动手操作这一环节。这样设计问题,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已的机会,都能
得到发展。
在学生充分操作、思考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学生汇报了多种思考方法:
3.因为10+5=15,所以9+5=14;
4.9+5=10+5-1=14;
5.因为9-5=4,所以9+5=14。
这种交流,不仅是方法的交流,更是学生思维的交 流,展示以“凑十法”为基础的各种算法,
既有展示个性的机会,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 掌握了基本计算方法,接着出示8只白鸭和5只黄鸭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计 算出得数,在两次实践后,得出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简便。最后用“凑十
法”计算7 +5=,6+5=,以此巩固“凑十法”,并提问:9+5,8+5,7+5,6+5,为什么
有的5分 成2和3,有的分成3和2,还有的被分成1和4?这样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
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归纳出给大数凑十比较简便,在观察中,总结出见9
想1,见8想2,见7想3……有的学 生还发现了9+几,和的个位都比几少1;8+几,和
比几少2……最后,通过练习,逐步巩固,缩短思 维过程,达到多重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 理能力;在变式中,拓展提高;
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 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是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并初步运用;难点 是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二、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的“预习知识树”,导入课题:

师:前面学习了平方差公式,同学们对 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运用以及学习公式的意
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研究另一种“ 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请拿
出你的“预习知识树”,小组内互查并交流,在预习中有疑问的同学 请询问。

(活动:老师巡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解答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生:(互查、
讨论“预习知识树”,有问题的询问问题。)师:(老师点评学生预习情况,并出示老师 做的“知
识树”,引出课题:完全平方公式。)说明:把预习提到课前,利用“知识树”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也可合作交流、讨论研究,这样预习会更充分,听讲时就能
有准 备、有选择;一上课,老师就检查“预习知识树”,了解学生新课学习情况,适当点拨,
在课堂上留出更 多的时间大量拓展、提高,发展学生的能力。

2.自学检测,制造通用工具:师:下 面进行自学检测.计算:⑴(x+3)2;⑵(2x-5)2;⑶(mn+t)2;
⑷(-4x+y2) 2。

(活动:投影显示练习题。)生:(四人到黑板上板演,答错了,由学生纠正, 老师再点评。)
师:观察练习,公式中的a、b可代表什么?

生: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多项式。

说明:点评时,老师反复引 导学生分清题目中哪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部分相当于
公式中的b,就是让学生明确“公式中的a、 b可表示数,也可表示一个单项式、多项式或其


他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即制造通用工具 。在前面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学生应该认识到这个
道理,在这里再次强化。

师:说得非常好,明确“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多项
式”的变化规律 ,就能正确运用公式解题了。显然,刚做的练习题是由公式变化来的,若是
变下去,能变多少道题?

生:无数道。师:最终是几道题?生:一道。说明:这就是老师的“暗线”语言,引导学
生明白从公式出发,反映在a、b上只是取值不同,可以演变出无数道题,是“解压”的过程,
最终还是利用公式解题,所有的题目只有“一道”,只是形式不同,这又是“压缩”的过程,把
握了变化 规律才能更好地解题。

师:你会变了吗?请各小组编题。(活动:四人小组先在组内 讨论、交流,再推选完成
最快的两个小组出示题目,其他小组同学练习。)说明:引导学生现场出题,一 是激发学生
兴趣、活跃气氛,二是验证变化规律。

师:下面思考,如何计算 :(a+b+c)2生1:可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来计算,就是把
(a+b+c)2看做(a+b+c )(a+b+c)。

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也可以把其中的(a+b) 两项看成一项,变成[(a+b)+c]2
的形式,就能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了。

师:说得非常好。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哪种更简单呢?请你任选一种,完成练习。

生:(紧张地做题,同时找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师:这道题若是变为(a+b+c+d)2,
你会做吗?

生:(齐答)会。师:怎么办?生1:把其中(a+b)看做一 项,(c+d)看做一项,还是利用完
全平方公式解题。

生2:还有其他分组方式,如把(a+c)看做一项,(b+d)看做一项,也能直接运用公式解
题。

师:方法一样吗?生:一样的。师:还能变下去吗?这样可以变出多少道题?

生:无数道。师:最终是几道题?生:(齐答)一道题。师:现在,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
会解这样的题了。课下,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把(a+b)2的指数变化一下,又可以变出多少道
题,你能计算出来吗?

(活动:投影显示一组题目,如(a+b)3、(a+b) 4……)说明:这就是老师进一步利用这个例
子论证“公式中的a、b可表示数,也可表示一个单项式、 多项式或其他的式子”的变化规律。

3.通过大量的习题验证通用工具,学生并且自造通用工具。


师:通过前面的检测,看出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下面进入达标检测。

(活动:投影显示达标检测题)1.填空:

①(2x+3y)2=______;② (14a-1)2=116a2-____+1;③当x=5,y=2,则
(x+y)(x-y)-(x -y)2=_________。

2.计算:

①(-2 m-n)2;②(2-3a2)(3a2-2);③(-cd+12)2;④(n+3)2-n23.计算:(x +2y+3)(x+2y-3)生:
(积极

、主动地在作业本上完成上面练 习题。)师:(巡视,批阅完成快的学生的作业,最后集
体点评,只讲不会的。)说明:第2①

题,可先变形为[-(2m+n)]2,再按(a+b)2的公式展开,也可直接理解成 -2m与n的差,
按(a-b)2计算;第2②题将(2-3a2)变形为-(3a2-2),原式可转 化为-(3a2-2)2,直接运用公式计
算;第2④题把(n+3)看做a

、n看做b,逆用平方差公式也是一种解法,同时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第3题是下节
课训练内容,在这 里可以提前,引导学生通过变形,得出
(x+2y+3)(x+2y-3)=[(x+2y)+3]·[ (x+2y)-3]=(x+2y)2-32=x2+4xy+4y2-9,这里还是把(x+2y)看做
a、3看做b,进一步验证了“通用工具”,即“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方法”。拓展
提高 还是在“变”上下功夫,要求学生能较熟练掌握,逐步达到脑算的层次,水到渠成,能力
自然提高,学生 就会自造“通用工具”了。

4.嫁接“知识树”,推荐作业。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 动:再次投影本节课“知识树”。)生:这节课我们学习、研究了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 ab+b2,知道了公式中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能运用公式解题了,
能力上又有新的 提高.师:课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投影显示]思考题:计算(a+b+c)2、
(a+b+c+d) 2的结果,观察有什么规律,感兴趣的同学还可计算(a+b)3、(a+b)4的结果,你又
能发现什 么规律.预习指导:①课本第38-39页内容,重点研究例3两个题目的解题方法,
能尝试独自解答课 后随堂练习或习题,②设计下节课“知识树”,优化本单元“知识树”。说明:
本环节是将本节课“知识 树”

移植到乘法公式的单元“知识树”上,整体构建知识,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的“ 能力树”。
作业是推荐性的作业,达标检测就是“堂堂清”,学生课下只须做好预习作业就行了,这样会
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发展个性。




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能应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公式的算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分析、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及其计算。
大家不仅要会利用面积公式求 面积,还要掌握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部
分知识。
(一)复习面积公式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面积=长×
宽.S=ab)
板书:

教师提问:“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梯形面积公式呢?”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推导平行四边形、三 角形、
梯形面积公式的?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出示如下图形:

随后教师将这些图形用→连接起来。使学生看到这些公式的联系。
教师提问:在推导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梯形面积公式。根据转化的思想,运用了
割补平行、旋转平移的方法,把所求的图形面积转化为学过的图 形面积进行推导,这是一个
重要的方法,以后学习新知识也要用这个方法。
教学意图:使学生清楚面积公式的算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机械地识记公式。
(二)基本练习
1.判断题。
(1)两个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2)两个底和高分别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使学生清楚:底和高相等的梯形 形状不一定相同,只有形状和面积都分别相等的梯形才
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使学生清楚: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才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使学生清楚: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 以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
它们的面积也不相等。
要求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订正:(1)√ (2)× (3)× (4)×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先识别每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想好求每个图形的面积应用什么公式,再独立列式
计算。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①看清是什么图形;②选择正确的公
式;③正确的计算; ④注意单位名称。
订正:(1)270平方厘米,144平方厘米,3.61平方米;(2)3. 41平方米,4.5平方分米,
357平方米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会利用面积公式进行判断。
(三)综合练习
1.根据所给条件求面积。
(1)三角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1分米。
(2)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3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2分米。
(4)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说出结果,并想一想应用了哪个面积公式。
订正:(1)2.5平方分米,(2)6平方厘米,(3)8平方分米,(4)4平方厘米。
2.自己测量出求下面图形的面积所需的数据,并求出图形的面积。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测量的。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3.下图是三角形小旗。同学们要做 6面这样的小旗,一共要用纸多少平方厘米?

订正:38×38÷2×6=4332(平方厘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是280米, 高是57.5米。共收油菜籽3542千克,平均
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
订正:28×57.5=1610(平方米)
1610平方米=0.161公顷
3542÷0.161=22000(千克)
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如图)分成三块种菜 。第一块种西红柿,第二块种黄瓜,
第三块种茄子。问:每种菜占地多少平方米?

订正:(1)3.8×4.4÷2=8.36(平方米)(2)4.2×4.4=18.48(平方米)(3)( 5+1.2)×4.4÷2=13.64
(平方米)
教学意图:能运用所学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质疑
教师将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归纳总结。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出示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吗?

思考题答案
这道题可以有以下几种解法:
正确答案:75平方厘米


“转圈”中的数学----“探索多边形外角和”教 学案例及点评执教:荆门市京山实验中学程诗春
点评:荆门市教研室罗昭旭摘自:《荆门教育信息网》我 们的数学教材、数学教师乃至数学
教学总是那么一幅正儿八经的数学面孔:抽象化、符号化、程式化,使 得原本生气勃勃的青
少年对数学望而生畏.但实际情况是,实践活动产生了数学,社会生活充满了数学, 我们何
不将数学的“真实”(背景、情境、发生过程等)再现给孩子们!本此目的,在执教多边形外角和时,作了如下尝试.课例:首先,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引出课题:多边形的外角和。结合
图形(如 下图所示),老师和学生共同明确了多边形的外角及外角和的意义后,提出问题:


请你想 一想,下列图中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外角和m3、m4及m5,哪个大?然后分
组计算讨论.T: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S1:它们的外角和总是360°,与边数无关.T:那为
什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 数有关,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总是一个周角呢?你不感觉到意外吗?
(激发求知欲望)S2:可以用内角和 (n-2).180°来说明它的正确性.(具体推导略)T:不错.哪
位同学能有更确切的见解?比方 说你们由周角会想到什么?(点击思维火花)S3:每个顶点
处转动一个角度,正好联成一个周角.T: S3的见解太妙了,转了一圈就是一个周角,360°
就是转了一圈.那么同学们会转圈吗?(刺激活动 兴趣)S:(齐答)会!我们每天早锻炼跑
步就是在操场上转圈.T:(如图)清晨,小明沿一个五边形 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
向跑步.请思考:问题(1):小明每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 转过的角是哪个角?
在图上标出.问题(2):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S1:小明 每从一条街
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分别是∠1、∠2、∠3、∠4、∠5.S2:我想小明 在点
A处第1次转身前后视线夹角为∠1,同样在点B处第2次转身可得∠2,在C处第3次转
身得∠3,在点D处第4次转身得∠4,点E处第5次转身得∠5后,他与他原来方向一致,
刚好转了一 圈,由此我想这五个外角的和是3600.[学生对问题(1)、(1)的解决充分展示
了他们思考的全 程,同时也充分说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
经验去认识数学,形成数学结 论,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同成长.]S3:沿各边行走,
应该说他的视线恰好扫过了一圈.S4 :我在某一顶点沿各边方向转动一圈,恰好形成一个
周角.T:好极了,S4回答得真精彩!作为一名数 学教师,今天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多边形
的外角和总是360°.周而复始,原来如此!现在我们把转圈 的过程搬到黑板上来.(教师拿
来出圆规,使一边与六边形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沿着各边方向旋转……, 直至最终重合在一
起,形成周角)此时所旋转的各角与各外角是什么关系?(自然过渡,恰到好处的抽象 .)
S5:所旋转的各角与各外角是同位角. S6:这相当于在一个顶点处分别作各边的平行线
而并未改变外角的大小.T:Very good!一 语道破了天机!可见数学原本是实际生活的产
物.(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回到具体实际,再现了“数 学----生活”的主题.)T:好,非常
好!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多边形的外角和为周角这 一有趣的结论.这里不妨再回头
比较一下它和多边形内角和的联系与区别.(照应前面S2说过的话)S 7:根据内角与外角
互为邻补角,可以由内角和推导出外角和.S8:多边形内角和随边数增加而增加, 而外角
和始终为周角.S9:(举手)老师,也可以由外角和推导内角和.T:太好了!其实在前面探讨多边形内角和时,我们是以三角形内角和为基础的,而用外角和来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
更为方便 .请大家填写下列表格,作为课外的探讨.多边形顶点的个数内外角总和内角和外
角和333×180° 180°360°445566……………nn反思:上完这节课,我有一种如愿以偿的快慰.说
实话, 从事数学教学以来,我一直在努力,在追求,在探索,但始终未能跳出“灌输”的窠臼.应
该说也是在没 完没了的“转圈”,就像多边形外角和为360°,不知教了多少遍,但每次都是轻
松地带过,而未能真 真切切地“看”到这个“圈”.直到今天,在这个“转圈”的过程中,教师和
学生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 周角,而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全新的理念及其课程观.点评:
传统的数学教学总是从定理到定理,用公 式推公式,数学知识真实而生动的背景、情景及发
生过程被掩盖得严严实实.比如多边形的外角和,我们 总是用内角和一证了之,没有任何探
究过程,更谈不上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本节课打破惯例,在师生共同 的“转圈”活动中观察、
体验,让学生真正看到了多边形外角和是一个周角,再现了数学知识的真实背景 及其本质内
涵,学生当然不会把360°当作一个简单的数据去记忆了.它留给孩子们的不再是枯燥无味
的数字和公式,而是鲜活又纯真的“梨子的滋味”,天经地义的结果和“原来如此”的感悟.


qq飞车情侣名字-大脸适合的发型图片


q版头像-外国著名作家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今天歌词


小女孩的名字-蔡伦造纸


qq空间v8新版-转眼一生转身一世


上海一本大学-五四青年节手抄报


蔡健雅个人资料-个性非主流签名


小帅哥头像-楞次定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