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儿童智力测试-闪烁的青春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学 校:xxx
授课教师: xxx
指导教师:
xxx
—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学校
课题
xxx
§6.2.1等差数列的定
义及通项公式
班级
学科
xxx
数学
教师
课型
xxx
新授课
时间
课时
xxx
1
教
学
目
标
钟)
知识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推理归纳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主动探究、
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
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踏实进取的人
生态度.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情景导入
(约3分
教学内容
刚才听到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大家知道流星
雨的成因吗?
知道哪些年份可以观测到哈雷
彗星吗?根据所给数据能预测下一次观测到
哈雷彗星的年份吗?…
这类特殊的数列是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差数列.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一、形成概念
1.观察等差数列的共同特点,归纳定义
2.等差数列定义:(课件展示 )
3.数学表达式: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
件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
欲,提出问
题,鼓励学生
探究
展示目标,确
定任务
出示问题,引
导学生发掘等
差数列的概
念.揭示概念
全貌,强调关
键词,帮助学
生从多方位理
解
概念
课件展示题目,
启发学生列举
生活实例模型
后,教师展示
生动实例
课件出示例题
规范解答
学生活动
进入情境,观
察思考回答问
题.因问题而
产生强烈的探
求欲望
明确目标
目标展示
(约1分
钟)
回答问题,分析
规律,找到共
性,归纳定义
明确概念,并从
多角度理解概
念本质,为公
式的推出建立
思维支撑点
回答问题,深入
理解概念,小组
交流,列举生活
中的实例
分析并解答例
题,掌握方法
目标实施
(约24分
钟)
[示范引导
自主探究
讲练结合
循环反馈]
a
n1
a
n
d
a
n
1
a
n
d
二、强化概念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见课件)
(1)1,3,5,7,9,2,4,6,8,10…
(2)5,5,5,5,5,…
(3)1,0,1,0,1,…
(4)9,8,7,6,5,…
2.列举生活中等差数列的实例
三、知识运用
a
a
例1 已知
等差数列{
n
n
}中,
a
1
a
1
=12,
d = - 5,求出这个数列的第4项.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四、归纳通项公式
1.解法质疑,探究规律
2. 通项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在解
法上产生质疑,
强调公式推出
学生活动
产生质疑,小组交
流探究,解决疑问,
推出公式,理解
记忆公式
学生书面练习,一
名学生板演,全体
学生反馈评价
小组内互助解决,
实行”兵教兵”
读题,分析,解答,
体会成功的喜悦,
感受父母的付出,
转化为学习动力
完成检测,激发竞
争意识
从知识能力和思
想方法等方面总
结
明确课后任务
感受数学知识带
来的情感享受,
感悟人生的真谛
公式:
过程
课件出示例
a
n
a
1
(n1)d
a
n
a1
(n1)d
巩固提高
(约3分
钟)
题, 学生板演
五、公式运用
例2
求等差数列 -1,5,11,17 , …
后反馈纠正
的第50项.
28
求等差数列
5
,1,
5
,…
的通项公式与第
课件出示习
题,组织反馈
出示题目,引导
分析,适当渗透
思想教育
组织竞赛
适当补充,展示
知识精华
分层次布置课
后任务
思想升华,配
乐诗朗诵《攀
登》
拓展应用
15项.
(约3分
为了使孩子上大学有足够的费用,一对夫妇
钟)
从孩子上初一的时候开始存钱,每年存一
次,第一次存了5000元,并计划每年比前一
年多存2000元.若孩子正常考上大学,请问
该家长在学生上高三那年应存多少钱?
目标检测
发放题签,分组竞赛,评出优胜小组
(约5分
钟)
以学生 “谈谈体验收获”的形式各抒己见,
体验收获 对本节课加以总结
(约3分
钟)
分层次确定课后任务
A:教材11页习题6.2 A组第2题.
课后任务B:思考:如果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约1分
钟)
a
a
n
n
= 3 n – 2
,则公差 d = ?
人生当如d>0的等差数列,只要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攀登
,虽然没有巨大的
飞跃,只要不断前行就一定能到达顶峰.今
天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希望我们
每一个同
学都能努力攀登,永不言弃,到达人生的顶
峰.
寄语
(约2分
钟)
§6.2.1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板
书
1. 定义(略)
板演 例2
2. 数学表达式:
3. 通项公式 :
a
n1
a
n
d
a
n1
a
n
d
a
n
a
1
(n1)d
a
n
a
1
(n1)d
课 后 评 价 与 回 顾
年 月 日
学
生
反
馈
领
导
教
师
同
事
点
评
年 月 日
教
学
反
思
·
·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