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
三维建模-应急救援预案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
一、一般规定
1、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
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
10m。其长宽比宜采用1:2 ~
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m
2
。
2、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
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中,构
造层宜采用0.6~1.2m,填料层高宜采用2.5~3
.5m,稳水层高宜采用0.4~0.5m,
超高不宜小于0.5m。
3、生物接触
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0.8m。导流槽与生物
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导流
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3~0.5m,
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0.4m。
4、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
5、当采用穿孔管曝气时,每根
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水平误差每根
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应有调节
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6、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2-3L(s·m)。
7、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有放空设施。
8、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面可能产生大量泡沫时,应有消除泡沫措施。
9、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有检测溶解氧的设施。
二、填料
1、生物接触氧化
池的填料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比表面积较大、空
隙率较高、氧转移性能好、机械强度大、经
久耐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2、当采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填料层下部0.5m高度范围内的
填料粒径宜采用
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径宜采用20~50mm(常用炉渣填料
的理化性能见附
录B)3、当采用蜂窝填料时,孔径宜采用25~30mm。材料宜为玻璃钢、聚氯乙烯等。
4、不同类型的填料可组合应用。
三、设计计算
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容积应按下式计算:
V=24LjQ(1000*Fr)
V---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容积
Lj---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Q---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流量(m3h)
Fr---
生物接触氧化池BOD5填料容积负荷(kgm3d).
2、生物接触氧化池BOD5填料容
积负荷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且采用二段
式系统,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污水BOD5为60~
180mgL时,可按下式计算
系统的填料容积负荷.
Fr =0.2881 L
0.7246 (3.3.2)
式中L---
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出水BOD5(mgL).
3、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或按表采用:
t=24Lj(1000Fr)
式中 t----
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h),不得小于0.5h.
表: 接触时间与进出水BOD5关系表(h)
进水BOD5(mgL) 出水BOD5(mgL)
20 25 30
180 1.71
1.46 1.28
150 1.43 1.21
1.06
120 1.14 0.97 0.85
90 0.86 0.73 0.64
60 0.60 0.50 0.50
当采用二段式时
,污水在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内与填料接触的时间宜为总接触时
间的55%~60%.
4、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气水比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的运行资料确定.当进
水BOD5为60~180m
gL,且采用穿孔管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时,二段式系
统的总气水比可采用3:1~7~1,其中
,一氧池的气水比为2:1~4:1,二氧池的气水比为
1:1~3:1.
5、
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强度宜采用10~20m3m2•h。
6、
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产生的污泥量可按去除每公斤BOD5产生0.35~0.40kg干
污泥计算.
四、接触沉淀池
(一)一般规定
1、 接触沉淀池的超高小于0.3m,水面以下
至滤层表面的清水层高度宜为0.4m,
滤层厚度宜为0.5m,缓冲层高度宜为0.3~0.5m,缓
冲层以下为污泥浓缩区.
2、
接触沉淀池水面应设集水槽.集水槽的过堰负荷不宜大于1.7L(s•m).
3、
接触沉淀池滤层下方应设滤料冲洗空气管,每根管均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
修的措施.
4
、接触沉淀池可采用斗式排泥.泥斗斜壁与水平面间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
宜为55°.
5、 接触沉淀池滤层的滤料可采用砾石、炉渣等粒状材料,其粒径宜采用
5~10mm。
6、 接触沉淀池前部宜设置导流槽,其宽度宜采用0.8m.导流槽与接触沉淀池应采
用导流
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滤料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9m.
7、 接触沉淀池的滤料冲洗排水应经集水
槽排出池外,送至污水集水池.冲洗排水
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8
、排泥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二) 设计计算
1、
接触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宜采用5~7m
3
(m
2
•h)。
2、污水在每座接触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宜采用20~30min。
3、接触沉淀池水面至导流墙下缘间的有效水深宜采用1.8~2.5m。
4 、接触沉淀池污泥浓缩区容积可按24h的污泥量计算。
5、接触沉淀池滤层工作周期宜
采用24h。滤料冲洗宜用空气冲洗法,空气冲洗
强度可采用24~40
m
3
(m
2
•h),冲洗时间宜为10~15min。
6
、接触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宜为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