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

温柔似野鬼°
633次浏览
2021年01月05日 23: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屋面防水-个人特长爱好

2021年1月5日发(作者:解如)



1《春夏秋冬》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春夏秋冬》一课是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节识字课。本册
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 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
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春夏秋冬》作为全 册教材的第一课,在整册教材中
起着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
(1)识字、赏词的学习是基础,识字的意义在于学以致用,是在为后面的
学习做准备。 (2)本课的内容韵律和谐,易于朗读,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学生
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对后面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3)执教此内容时正逢冬去春来,是一年的开春之际,从教材结 构编排和
时间安排上来说顺应了时节特点。
(4)《春夏秋冬》这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的开篇又 是识字课,刚开学,学生
的学习从识字开始,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这 一单元,从学生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入手,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猜字谜,
都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 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图文结合,让学生
了解传统文化,在欣赏和想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 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
一课的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通过欣赏,图文结合、联
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等方式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喜欢
的情感。而这一 切都是为了达成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喜欢学习汉字,有
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要求。
2.学情分析: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 br>由于学生的起点水平不同,识字量和识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了
解了这些的基础上 我对本班又做了进一步的小调查。
课前小调查:
(1)你是否上过学前班?
(2)看书时你会因为不认识字而苦恼吗?



(3)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关的内容?
本班有26名学生,情况如下:在课前调查中,你是否 上过学前班?56%的
孩子选择的是,这说明有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识字基础。看书时你会< br>因为不认识字而苦恼吗?全班有22人表示为此感到很苦恼,占全班的84.6%。
你知道哪些和 四季有关的内容?100%的学生都能说出一年级上册《四季》这篇
课文。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在 学生头脑中是有印象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
愿意认识更多的字。那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欣 赏中陶冶情操,感
受词语学习的魅力成为了我本课思考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本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也是本
节课的教学难点。
能力与方法:
通过联想、图文结合、多种形式读记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赏词,这也是本
课的教学重点。
知识目标:
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2个偏旁;读好词语和短
语。会写“春、冬”等7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互动式与 体验式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节课上,
根据学生识字较少,缺乏词语欣赏的情况,引入了大量美景图,并设 计了画图识
字,韵律读词的活动,从而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
达成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通过联系旧知,迁移导入新课。
环节二:通过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环节三:通过“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环节四:通过指导写字,培养书写习惯。



下面逐环节进行介绍:
环节一:通过联系旧知,迁移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请学生回忆背诵一上课文《四季》,顺势提出问题
四季包括哪四季呢?引出课题《春夏秋冬》。
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对于春 夏秋冬有一定的认知,教学
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背诵熟知的课文,唤醒学生对春夏秋冬的美 好
回忆。
环节二:通过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所以接下以“春夏秋冬都有哪些 漂亮的景色?”这一问题切入到第二个环节
的学习。为了让学生读好、读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这四个词语,我采
用了借助拼音初读、同桌检查读,小组开火车带读、去拼音词卡读、看图配词读、图文搭配连线读以及最后的配上音乐有节奏的韵律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断
地认读过程中识记、感 受学习内容。
接下来,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读词。
例如 在认识“吹”时,老师引导:春风一吹,大地一片生机,你会吹什么?有什
么好办法记住“吹”字?学生 通过做动作、联想、加一加、组词、形声字等多种
记字方法识字。在认识“霜”时通过图片的引入,强化 学生对“霜”字的记忆。
环节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教学资源,多种形式的认读,
在不断地复现中识记生字词,每一次的认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一层次的提高。
通过出示生动形 象的图片,图文结合,加深学生感官——眼看的体验,强化他们
的感受和认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本课的 教学难度,突出了教学重点。
环节三:通过“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识记了生字、认读了 词语也想象了画面,接下来是不是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
主空间呢?这时我又想到了《语文课程标准》里的 话,它指出:“识字教学要注
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 经验,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实用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基于这一 思考,我们进入到了第三个环节,“画图”识字,韵律读词。有了前面
的引导、铺垫,学生基本掌握了图 文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
自主权充分地交还给学生,请他们一起来“画画”,通过展 开想象在黑板上描绘



出一幅美景图。在学生描绘时,我及时抓住与教学内容有 关的相关信息,相机引
导学习“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等短语中的生字词。这一环节的设< br>计,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画画”为学习资源,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已
有的生活经验,说 词语、贴图、识字,在情境中学习,玩中学,学中悟。
最后针对这些词语、短语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 我将学习内容编成轻松有趣
的小儿歌,辅以美景和音乐,学生在欣赏、感受中理解,在节奏韵律中学习, 学
习形式更为活泼,学习内容更利于学生记忆。
环节四:通过指导写字,培养书写习惯。 < br>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益的法宝。在指导书写这一环节,我不仅注重学
生的书写质量,更关注 对他们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的引导和培养。这一环节中,
学生首先通过观察、交流感受汉字的整体结构和 关键笔画,然后在教师范写与书
空的过程中感受每一笔的写法,最后落实在书面上,亲自体验,描一个, 写一个。
书写后的反思和修改必不可少,通过互相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在
修改中 进步,在鼓励中成长。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以观察课堂生成的方式将评价贯穿整节课。
2.课堂结束后,观察学生书写的字迹是否工 整,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是否能
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热爱大自然做出进一步的评价。
3.激励性语言评价。
五、教学特色
与以往教学相比,本设计的特色之处在于:根 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
容,结合课内外,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创造性地选择以“画画”识字 、学
词和韵律赏词、读词为教学资源。
(一)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教学
根据课前调查 ,44%的孩子没有上过学前班,识字存在一定困难。全班84.6%
的同学会因识字少影响自己的阅读 。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之间的落差较大,因
此,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认读和丰富多彩的课堂 活动。在这样的教学
内容中,学生学习是主动的,情感是真切的,真正贯彻了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对学



生的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宗旨。
(二)形成互动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整堂课中,既有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 互动又有情景体验。多种
形式的读,欣赏和想象,让学生们敢说,爱说,这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凭据,
让学生有了学习的脚手架;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绘画当中,展开想象,学词贴图,
跟着音乐,有 节奏的拍手说儿歌,在音乐和美景中,强化了学习的效果,从而激
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识字1》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节识字课,主要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图形象的 再现,使同学们了解一
年当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通过了解这四个季节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季节变< br>换的美,激发同学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目标
1.会认读本课的八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认
识两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熟读本课的词语。
3.使学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 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画形象的再
现以及教师课件春夏秋冬图片的展示,使同学 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
怎样在小学一年 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
动学习呢?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 尤为重要。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注
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 习情境,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如:加减法识字,编字谜识字,编儿歌识字等等。
在课堂中引导 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
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 用,形成识字能力。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通过课件优美的图片分别展示春、 夏、秋、冬四季的美景,请同学回
答看到图片想到的是哪个季节,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春夏秋冬。读题。
3.学习会写字。理解“春”“冬”是四季中的两个季节,并指导写这两个
字。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中的词语,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写字的巧记方法。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感悟春夏秋冬四季。
(1)教师领读词语“春飞吹、下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教师课件展示四
季美景。
(2)学生感悟四季之美。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春、夏、秋、冬还能分别联想哪些景物和现象。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用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美景。
2.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1) 教师领读词语“青草——池草青,红花——山花红,游鱼—— 鱼出水,
飞鸟——鸟入林”。教师课件展示草、花、鱼、鸟美景。
(2)学生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草、花在四季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描述草、花在四季分别的状态。
(5)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草、花、鱼、鸟分别生长在哪些地方。
(6)学生描述。
在本环节,学习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句子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写话能
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 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字词的学习感受
大自然之美,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子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艹+化=花,比较记忆法:人和入
比较。
在写字教 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笔一画的来
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 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
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去生活中寻找四季之美,寻找草、花、鱼、鸟之美。用你喜欢的 方式把
美景记录下来。如记日记、照相、画画等。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循环板书, 把“春、夏、秋、冬”形成一个圆形循环,较好地帮助
学生理解四季关系,板书的艺术化是低年级教学的 有力促进。
六、说效果
一年级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 控制能
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字词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
有可能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
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 快乐。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
态,创设情境 尤为关键。在教学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考,善于 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
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活力。
2《姓氏歌》说课稿
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 了
便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便于我们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因此,面对一年
级学生注意力 集中的时间短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枯燥的



识字学习变 得饶有趣味,让学生感兴趣?我不断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课中尝
试着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 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下面,我将结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br>学习效果评价和设计特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 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在识
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 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能够学
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 绍自己
的姓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同时,认识三个偏
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 br>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 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
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 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
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
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 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基于这样的学情,既
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 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
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一课时设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
3个偏旁。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识字。正确朗读课文。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本课时重难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会写“什、么”。 < br>《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求:“喜欢学习
汉字,有主动识字、写 字的愿望。”“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识字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
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关注儿童心理特点,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
以学生读为主,通过多种形 式的朗读,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在自主学习、主动
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识字的乐趣,在习得知识与技能的 基础上,培养学生沟通与协
作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 习
动力,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从而在小
学低年级的教 学中,有意识地为培养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而奠定基
础。
教学过程阐述:
接下来,我将结合教学过程具体阐述一下我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教学中,我将尝试从 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引领学生走进《姓氏歌》,正确
朗读,认识更多的姓氏。
1.激趣导入,揭题识字。
2.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3.回读儿歌,指导写字。
4.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一)激趣导入,揭题识字。
由认读同学姓名导入学习,说说自己姓什么,揭示课题后相机认识“姓氏”。
(二)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读儿歌第一节,随文识字。
2.指读儿歌,再互相听读、指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初 读儿歌时,边用手指边读是最有效率的认读方
式。发挥小伙伴的合作学习作用,互相听读,检查初读情况 ,进行交流,指正或
点赞。这样又促使他们读儿歌,熟悉儿歌内容。
3.交流姓氏,认读生字,朗读儿歌。
通过认读不同的姓氏,加强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引 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
法来记字。通过同伴问答朗读练习、师生合作朗读、生生互动朗读、创编儿歌这些形式,提高识字的趣味性,体现实用性。
4.多种方法识字,多样形式朗读。
通过自 读、指名读、师生问答读、生生问答读、齐读、配乐拍手读等多种形
式朗读儿歌,通过加一加、组词、说 笔画等多种方法识记汉字,了解不同的姓氏,
引出《百家姓》,渗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 发学生课后主动探究
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标 所倡导的。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识字,
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实现了识字的目的,体现出交际运用的 价值。并且多
种形式朗读,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习 需求,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回读儿歌,指导写字。
本节课,在学生完成了儿歌整体朗读后,我引导他们整体了解本课书的生字
表,并聚焦本节课要 学写的“什么”这个词。引导观察汉字的宽窄、高低、长短,
关注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和书写,培养学生 读帖的能力,持续关注写字姿势,重
视对书写的评价,指导生生互评。
写字环节我是按以下5个步骤进行:
1.观察词语“什么”。
2.交流,师示范书写。
3.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价再临写。
5.同桌互评。
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帖、写字,在学生用心描红、临写之后,进行展< br>示交流,引导学生评价,进一步明确字的间架结构,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再次



临写,之后再次同桌互评,真正落实书写练习,提高效率。教师在学生独立写字
时进行巡视,随 时给予纠正和评价,再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让学生互
相评一评小伙伴的字。这样通过师生、生 生间的多向互动,在探究和发现中体验
到写字的乐趣。学生边念口诀“头正、肩平、足安、心静,一拳、 一尺、一寸、
按本”,边检查自己的写字姿势。在整个的写字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写字习惯,如:
坐姿、执笔姿势和笔顺等,时时注意好习惯的养成。
(四)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指导学生 自我感受汉字的书写,对于写得不好的笔画,再次书写时能够有所
改进,引导学生生生互评,互相欣赏, 共同提高汉字的书写能力。提示下节课学
习内容。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1.课堂表现观察:
(1)学生听讲、朗读情况。
(2)反馈、书写情况。
(3)同伴互读、互查学习情况。
2.激励性语言评价
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课立足于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班级学生的姓名开展识字教学,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以读为本,根据学 情和身心特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中开展识字
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上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学情,促进自主学习
在指导学生认读姓氏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我既鼓励孩子勇 于展示,给
他们表现的机会,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了解识字方法,从而正确认读。
在指导书 写汉字的环节设计中,我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观
察的时间、表达的机会,指名当小老师 指导大家书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
示交流的机会,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 乐趣,不断激发
学习动力。
二、引导发现,设计多元活动。


通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姓氏歌》,通过结合姓氏自
编儿歌,通过配乐有节奏 地朗读,避免单调枯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感
受识字的重要性,感受介绍姓氏的实用性,促进学 生倾听和朗读的能力,不断丰
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重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
“提笔即是练字时”。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但他们 的握笔姿势、
写字姿势仍然需要特别提醒,时时提醒。在两次书写中,都始终关注正确的写字
姿 势。在朗读、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展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声音
洪亮,姿态大方。
四、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引导。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传承,学生只有先对传统文化感兴 趣,才能愿意去
学习,去探究,通过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知了解,感
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3《小青蛙》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青蛙》是一篇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本组教材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统一。本文要求掌 握的生字7个,要求会认的字12个。由于面对的是低年级
学生。我尽量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识字 为主,阅读为辅,以多种游戏的形
式,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教学法”和“自主识字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 情境,
开展活动,有张有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法:根据教材内容 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运用“做一
做、演一演、议一议、贴一贴、读一读”等学习方 法,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活动
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很差。因此,在教学< br>中需要花样多、新,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在学
习生字时,学生只 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
教学中我需要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点拨, 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悟。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课生字特点,拟定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 道小青蛙做的好事,培养爱护青蛙的
情感。(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知识 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辩
清字形。(2)认识新的部首( 3)对本课的第一类生字认、会写、会用。
3.能力目标:能正确归范的书写本课的第一类生字。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寻找方法,正确书写。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 入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获取
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课堂气氛的 营造十分重要。良好的气氛容易让
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 的。为此,
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课件运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信息 在传递过程中显得丰富多彩,将学生带进直观的教学意境,有利于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 机,同时也体现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课程”的基本理念。导入时质疑:“今天我们班上来了 两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
他们是谁吗?”看着画面孩子一下子兴奋起来,抓住契机:“小朋友,仔细看看 小
青蛙的表情,告诉我他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几句话就把学生引入到我创设
的教学情景中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活泼。达
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2.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示讲故事,让学
生在亲切的语言中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在兴犹未尽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
去朗读课文,紧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读书所得。
3.指导学生识字识词。



(1)在本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 的教学手段出示本课生字,引领孩子
们通过试读、抽读、齐读、带读、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识记生 字。
(2)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
戏是儿童 的天堂,可以满足孩子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
“找朋友、送生字回家”,而且注 意的紧张度也会较高。所以,我利用多种游戏
活动,如:字宝宝回家、猜一猜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在有趣 的活动中学习新知。
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学生喜欢听的语言,用亲切的语气和孩子们说话,让他们爱学、想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理
解能力、表演能力、 和自信心。
(3)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并质疑,让学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
握的 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
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 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
法进行识记。运用课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 随着孩子们大声的朗读,
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
的识字方法,发现生字的结构,认识两个新的部首。
(4)字词开花,说句子。在识字教学中 ,巧妙地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为学
生提供说练的机会,不要拘泥于汉字学汉字,读汉字,默汉字,颠来 倒去就那几
个字,一堂课下来,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兴趣全无。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相信
孩子 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和谐的语言环境中自由表达,在玩中
练习说话,训练了思维,发展 了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
(5)至于写字,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应充分发挥学生 的
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
只作点拨、指 导。通过课件出示难写的字:如:因、困、点。用形象直观的演示,
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在 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六、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 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实现尊重儿童,
发掘童真,童趣的课程价值。
4《猜字谜》说课稿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猜字 谜》。这是两则猜字
的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猜谜语寓知识性、趣闻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课、本单元的特点,以
及《新课标》对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
制定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
1、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会写“字、右”等7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总结猜谜语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学目标、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 、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新型语
文课堂,始终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伙伴。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 、求知欲望强、对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的东
西感触深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问题探究、直观教学等 方法开展教学。
【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刘老师今天啊,是和同学们玩猜谜语游戏的,大家有信心猜出这些谜语吗?
告诉学生,“今天 这堂课,是玩猜谜语游戏”,意在扫除学生对于学习和上
课的负重感、疲惫感,为本课打下一个轻松而活 泼的氛围。提问学生是否有信心,
更利于煽动学生的热情。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具有表现力,学习热情即时 便可高涨。
随即提醒学生仔细听,教师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抛出两个谜语,及时抓住学
生的思 维,由学生一一猜出,并给猜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加分。
两个谜语不难,给了学生足够信心,调动学生的 兴趣。引入小组竞争的形式,
更是把形成性评价运用到了实际课堂中。
这么多的谜语都没有难 到大家。为了奖励同学们,刘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个猜
谜语的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认真读,会观察, 跳出谜面想一下,谜底就在
话里藏”(生跟读)。有了这些小窍门啊,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今天的知识 。



这篇课文很简单,而教师在传授这篇课文时的特色就是要在简单之中制造 不
简单,尝试着在快乐的猜谜语活动中交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让他们
在以后的生活 和学习中得以运用。
二、整体认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提问:在自读课文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引导孩子自主的关注朗读的技巧,并适时的给予指点
和引导
2、学习生字。
A提问:课文中有一些生字朋友,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亮出生字)
B请学生把难度、难认的字多读几遍。--请个别学生当老师,把难读的字和
难记的字提选出来 ,教全班同学读和认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br>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
空间,让孩子自主 地根据学生们自身的情况,确定难认和难读的字,把学习的主
动权还给孩子。只要合情合理或有独到之处 ,就给予充分肯定,如果讲得不太合
理,教师就给予适时点拨。
C隐去拼音,以开火车的方式,出示生字卡片,检测学生对读音和字形的认
记情况。
三、学习两则谜语
两则谜语,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我在授课的时候,不求在一成不
变中交给学生所有知识,而是变中求变,通过采用不同的有侧重点的教法,带给
学生不同的心灵 感悟。
1、学习第一则谜语--以“问”促读,动画解谜。
让学习学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问题和反复的朗读中领悟课文意思,得出
谜底。
本 则谜语较难,错综复杂的信息量较多,学生不知往哪入手。所以需要老师
略微点拨,指名一个思维的方向 。在请个别同学起来范读后,老师提醒学生并不
要急于回答谜底,带着老师提出的“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什么时候会有很多
风……”等三个问题,再反复读课文。谜底由此顺利得出。



3、学习第二则谜语--以“情”促读,学以致用。
这是本文的重难点,是学生最难懂的一则谜语,也是最难教授的一则。
首先,通过创设一个日 常的生活情景表演,引出表示互相尊重的“请”字--
通过换偏旁,引出“晴、清、情”--得出谜底“ 青”。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通过换偏旁,
来引出谜 底“青”字。如果学生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教师更要加以肯定、鼓励,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
四、写字指导
1、出示“左、右”,认读。
2、让学生观察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字形。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小组内互相评议,谁写的字最漂亮。展示好的作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
喜悦,鼓励没写好的学生争取写 好。
低年级儿童荣誉感极强,希望被关注、被表扬,展示学生的好作业,可以使
学生品尝到成 功的喜悦,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五、拓展——让学生现在编字谜,进行猜字谜大赛 本课教材就是让学生在猜谜时识字,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收
集谜语、自编谜语。这样 既巩固了生字,也激发了学生今后学习新字,探究生字
奥秘的兴趣。
1《吃水不忘挖井人》说课稿
一、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 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
主席的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创设极能导行入情的教学情 境。让孩子们积极投入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找出生字,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 br>文中感情,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
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



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 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 ,一直
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在这一课教
学中,学 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板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
读,能够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2、会写“吃、叫”等7个生字。
3、初步懂得了“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法学法:
1、教法:通过课前收集、朗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懂得“饮水思源”的< br>道理,产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学法:利用卡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与所认识的 生字,培养学
生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
四、设计流程:
(-)、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
1、(3名男生、3名女生台前准备,一女生主持) 主持人: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六个人想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
希望你们能喜欢。(6名 同学随着歌曲“我爱北京天an门”进行表演,其他学
生随曲调拍手)
师: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那么,你都看懂或听懂什么了?
2、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
对!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 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
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 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
歌更是不绝于耳。(相机出示:主席、领导、革命、解放)。让我们大 家在毛主
席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出它们吧!愿意吧吗?(生齐读)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
好吗?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1、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 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
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2、认识生字。
师:谁来当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生字挑出来,并< br>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
设计意图:孙悟空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个传奇 人物,本课创设这一小小
的情境,目的是想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学得有兴趣、乐学。
3、你 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
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根 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 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
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等词语。
意图: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
3、师指字板。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 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
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
4、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5、出示句条。老师这 有几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如,“我今天忘记
带课本了”;爸爸正在地里挖土……)生:个别读、 齐读、会读的一起读等。
6、出示卡片。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
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7、游戏:交朋友



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
友了!
( 师放轻音乐,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识记,教师参与到不同层次的
学生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帮助差 生识字)
设计意图:全员参与,多感官互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8、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 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
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
三名同学读课文,教师相机范读学生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
音的作用。
3、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 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
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 各
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
的道理。
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生字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
边范写“忘”字)
3、学生独立写其他字,随时进行指导。



(六)、总结、作业 < br>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
中有很多光辉事迹。下 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
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 他的风采!
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舞中结束。
五、教学反思:
“吃 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又
是多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多 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
声歌唱幸福的时候,就会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 想起他披肝沥胆、金
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是中国人民深深热爱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但是,今
天让未曾目睹炮火硝 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的新时代儿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他
们了解这位为人民翻身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 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
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从 而增进他
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因
为革命 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
课文的行为实际上是横向单一的 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学生提供各类相关背景资料,实 现学生纵向多纬度
的立体性阅读,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本课的补充阅读材料有四类,
分别包括: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八路军在瑞金的故
事;沙洲坝人民五次保 卫“井”。把这些相关资料适时穿插在教学的过程中,帮
助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教学设计最为棘手的难点。一个突出的问
题是,过去我们偏重所谓的“ 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造成人文思想熏陶的狭隘性,
影响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关于人文内涵 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两个我
及其来思考:一是渗透怎样的人文精神?二是怎样渗透人文精神?本课的设计 摆
脱了“过于推崇领袖人物”的色彩,突出了“普通人”(包括课文中的普通人物
和作为读者的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强调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让
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 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学



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 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在
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我们即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 ,让学生联系生活,
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穿衣不忘织布人。”< br>“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做房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
到他人的深深爱意 ,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2《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讲述了一个新疆的孩子想到北京看看天安门,另一
个北京的孩子想去新疆看看天山,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 外面世界的美好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及一年级学生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有:
1.会认“想、告、诉、路”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等六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三、说教学重点。
重点:会认会写生字。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 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
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 合。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让孩
子们主动参与 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得教学效果。在识字方面,主要采取自
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 方法去识字,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猜
谜语的方法等等,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主动识 字的兴趣。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一) 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去
看看,一个是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 看看,那里都有什么让两位小朋友如此的向
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认识“想”)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课前是否圈画生字并标出自然段落,同桌互检。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试着把课文读正确。
(二)出示图片:进行欣赏.师结合图片范读课文。
(三)生自由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四)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1.指名拼读领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卡片。(男女赛读)
(五)出示文中短语。
1.指名读。
2.师生读。(师读“弯弯的”,生说“小路”)
3.让生说说这样的短语。(知识拓展)
(六)出示:“路”。
1.认识“足字旁”。
2.结合图片了解什么是“弯弯的小路”。
3.说说“弯”的反义词是什么?
(七)出示会认带拼音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八)出示生字卡片,生抢答读。
三、指导书写。
(一)出示会写的字,生认读。
(二)同桌合作: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互相提醒书写注意什么?
(三)生汇报:说结构,偏旁、书写注意“什”“么”。



(四)师范写,生书控。
(五)展示学生书写情况,指出不足。
(六)生字扩词扩句。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3.男女赛读。
(二)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京”“门”“广”。
二、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理解“遥远”“壮观”等词语,读好长句子。
1、指生读第1自然段二、三句,让生思考怎样度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2、对比读。
句子1:我多想去看看!
句子2:我想去看看。
3、男女赛读。
4、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师生交流。
(一)这段话是谁与谁的对话?(生回答)
(二)“我”想去哪?(新疆)
(三)为什么想去?
5、通过理解让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①指生读。
②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6、生分段读课文,及时点评,读好课文,理解我是如何的向往。三、说话
训练。
1、出示图片:让生介绍一下北京都有什么?



2、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对你说: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四、作业。
按课文模式仿写一段话。
板书:2.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 天安门 升旗仪式 非常壮观
新疆 天山 雪山 洁白的雪莲
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时间为序,通过童真 、童趣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小朋友在不同的
时间应该做的事,以及他的心里想法的变化。以课文中的小朋友 为例,来告诉同
学们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
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二、说目标
1.会拼写、拼读本课13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 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
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及理解本课的词语。
3.感受并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 念,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 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都形
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
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 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
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 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
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 识字能力。



在课文感悟中,使同学们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 为他们的终身
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设问学生,你们每天都是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上学,这些
事情都是你们自 己愿意做的吗?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读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会认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圈划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接”的拼音是“jiē”不是“jīe”;“觉”
是一个多音字,可 以读“jiào”,组词(睡觉),也可以读“jué”,组词(感
觉);“梦”可以拆开来记:木木夕 ;“伙、伴”都是和人有关系的字,所以偏
旁是单人旁;“却”的拼音是“què”而不是“qùe”。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一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 朋友都做了哪些
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踩影子游戏和回家睡觉这两件事,他
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 br>了回家睡觉,因为他知道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而且他知道睡觉有睡觉的好处“可
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讲解“各种各样”这个成语。
3.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二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 做了哪
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睡觉和起床上学这两件事,他更喜欢
睡觉。)
4. 教师讲解:从文中“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这句话能看出他更喜欢睡觉。
课文中的小朋友虽 然更喜欢睡觉,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起床上学,因为他知道到了
该上学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去了学校,就 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5.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三段,同时同学 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
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跳房子游戏和上课这两件 事,他更
喜欢玩游戏。)
6. 教师讲解:从文中“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这句话能看 出他更
喜欢玩游戏。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去上课,因
为他知道 到了该上课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
呀!”。
7.教师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并交流想
法。)
8 .教师讲解: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时
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 习惯,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并能够积极主
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9.学生 以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往后按段落来朗读课文。对于朗读的较好的
同学教师应给予奖励。

在本环节,学习课文和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
写话能力。 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
学习感受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生 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
子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禾+中=种;比较记忆法:样和伴
比较;分类记忆:伙和伴的 偏旁都是单人旁,过和这的偏旁都是走之旁。



在写字教学时,发 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笔一画的来
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 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
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以记日记的方式写一写,你每天要做哪些事,哪些是你喜欢的, 哪些是
你不喜欢的,为什么要做不喜欢的这些事。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以时间为序 ,板书“月夜(踩影子游戏)——睡觉(做好梦)——
起床(上学)——课间(跳房子游戏)——上课( 老师讲故事)”,可以较好地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接一个”,板书的艺术化是低年级教学的有力促进。
六、说效果
本课的字词学习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的方式,这样比教师单纯
的讲授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字词。一年级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
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 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了这篇课文可以让同学们形成良好
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课文品 读中,教师适时的把课文和同
学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能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催生形成 良好
生活学习习惯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
3《一个接一个》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时间为序,通过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小朋友在不同的
时间应该做的事,以及 他的心里想法的变化。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
学们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惯。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
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三、说目标
1.会拼写、拼 读本课13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
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及理解本课的词语。



3.感受并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都形
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 习生活习惯。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 己选择不
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 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
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 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
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 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在课文感悟中,使同学们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终 身
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五、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设问学生,你们每天都是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上学,这些
事情都是你们自 己愿意做的吗?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读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会认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接”的拼音是“jiē”不是“jīe”;“觉”
是一个多音字,可 以读“jiào”,组词(睡觉),也可以读“jué”,组词(感
觉);“梦”可以拆开来记:木木夕 ;“伙、伴”都是和人有关系的字,所以偏
旁是单人旁;“却”的拼音是“què”而不是“qùe”。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一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 小朋友都做了哪些
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踩影子游戏和回家睡觉这两件事,他



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踩 影子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
了回家睡觉,因为他知道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而且他知道睡觉有睡觉的好处“ 可
以做各种各样的梦”。讲解“各种各样”这个成语。
3.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二段,同时同 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
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睡觉和起床上学这两件事 ,他更喜欢
睡觉。)
4. 教师讲解:从文中“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这句话能看出他更喜欢睡 觉。
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睡觉,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起床上学,因为他知道到了
该上学的时 间。而且他知道“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5.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三段,同时 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
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跳房子游戏和上课这 两件事,他更
喜欢玩游戏。)
6. 教师讲解:从文中“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这句话 能看出他更
喜欢玩游戏。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去上课,因
为他 知道到了该上课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
呀!”。
7.教师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并交流想
法。)
8 .教师讲解: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时
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 习惯,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并能够积极主
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9.学生 以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往后按段落来朗读课文。对于朗读的较好的
同学教师应给予奖励。
在本 环节,学习课文和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
写话能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 生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
学习感受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
子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禾+中=种;比较记忆法:样和伴
比较;分类记忆:伙和伴的 偏旁都是单人旁,过和这的偏旁都是走之旁。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 教师一笔一画的来
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
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 以记日记的方式写一写,你每天要做哪些事,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
你不喜欢的,为什么要做不喜欢的 这些事。
六、说板书
教师设计以时间为序,板书“月夜(踩影子游戏)——睡觉(做好梦) ——
起床(上学)——课间(跳房子游戏)——上课(老师讲故事)”,可以较好地
帮助学生理 解“一个接一个”,板书的艺术化是低年级教学的有力促进。
六、说效果
本课的字词学习采 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的方式,这样比教师单纯
的讲授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字词。一年级是打 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
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了这篇课文可以让同学们形成 良好
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课文品读中,教师适时的把课文和同
学们的生活 实际联系起来,更能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催生形成良好
生活学习习惯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 标。

4《四个太阳》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 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从一年级的教
学要求: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到二年级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爱动 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意图,从培养学生有动脑的 意
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在发展
语言能力的同 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不能以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
陶。《四个太阳》这一课正是一篇有景、有情的好课文。它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
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 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
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文章语言简洁、生动、优 美,充满了儿童情趣,更对学生
在进行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上起到了训练作用。根据《语文课 程标准》
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第一
课时的 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会写“过、各”等7
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学习识字、感悟、
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的美好愿望和善良人格。
《课标》指出:低年级的孩 子要“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既然处在低年级学段,那么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指导学生 识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能力,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 br>“冻僵、多彩的季节”等词的含义。
二、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 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经
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识字、写字和阅读 能力。但如何体会
作者的情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还是具有一些难度的。从纵向的知识层面
上我们可以看到,本组内容处在知识体系的最初阶段,在以前学生们没有从课本
上接触过这样主题的文 章。但是在一年级上册的一些识字课程中都有渗透关于
“动脑筋”这一类型的文章,并且幼儿园的一些如 《人有两样宝》这样的小儿歌、
《狼和小羊》这样的小故事,也在潜移默化的提醒着学生,让学生意识到 “遇到



问题要动脑,大脑是我们的宝”。同时本组教材还起着启下的作用,为 二年级的
学习做着知识铺垫。
三、说教学模式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快乐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我的教学模
式分为四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快乐开始。
二、自主识字,快乐分享。
三、情趣阅读,快乐感悟。
四、快乐写字,情感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快乐 是什么?
其实,快乐就是一种心情,一种感觉。本文情与景交融,创与画共生,是一篇充
满快乐 的美文。如何引导学生到这快乐的文本中去快乐的畅游一回?又如何让孩
子们享受到这具有丰富想像力和 创造力的童真童趣?我想,应该引导这些一年级
的孩子们在主动和积极地状态中,去亲历语言文字的感悟 和积累,享受到审美、
创造的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创设法
和 以读代讲法。创设了一种有言、有色、有声的教学情境,让全体学生快乐
的、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节课设计了一下六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猜谜激趣,快乐开始;
环节二:初读课文,快乐升级;
环节三,读文感悟,快乐正浓;
环节四,写字之中亦有乐;
环节五:拓展升华,令心飞扬;
环节六:结束本课,布置任务;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猜谜激趣,快乐开始
富有趣味的开 课,就像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我先出示一则谜语“晚上不见,
白天出现,又红又圆,照亮地面”,调动 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猜出是“太阳”之



后,我顺势在黑板上画下一个太阳,接 着问学生:“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让我们来夸夸它吧!”学生的视觉、语言表达、想像等“多频道 ”的开始运作,
让他们的心灵开始活跃起来。随着学生的夸奖,我板画出太阳的万丈光芒“你们
看,太阳听了你们的夸奖,放出万丈光芒来”,进一步拉近孩子与太阳的距离。
然后提示课题:有一个小 男孩和你们一样,也告别喜欢太阳,他一口气画了四个
太阳,将“四个”放大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读 了课题后的疑问:天上明明只
有一个太阳,他为什么画了四个太阳呢?他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呢?这些 疑问
好像一块块磁铁,吸住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初读
课文。
(二)初读课文,快乐升级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初步感 受到课文
语言文字的优美,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读”的冲动和欲望,接着给学生充分的时
间,放 手让学生自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一是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课文;二是自学生字,看看自 己能发现什么;三是想一想,小男孩画了四个什
么样的太阳?他把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谁?
在生字学习反馈中,主要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如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领
读等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同 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在生字的巩固中
主要采用猜谜、做游戏,使学生感到识字无时不充满了 乐趣。
在检查学生读课文时,指四名学生分段读,让听与读的学生互动交流,使孩
子明白自己 在读或听时应注意什么。在学生交流第三个自学要求时,教师相机贴
出“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太阳、金黄 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四张图片,并在相应
图后板书春夏秋冬,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的主线条和大致轮廓, 获得整体上的印象,
在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三)读文感悟,快乐正浓
在这一环 节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描写的四个栩栩如生的太阳形
象。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太阳 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用图画、
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像、品味,让 课堂弥漫浓浓
的快乐氛围。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结合多媒体画面理解“清凉”一词,感受到“绿绿的


< br>太阳”给大地带来的阴凉;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走入文本,充当“金黄的
落叶”,表演“邀 请小伙伴”,既让学生过了一回“表演瘾”,又在表演中培养
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学习第 三自然段时,创设情境“寒冷的冬天,
北风呼呼地吹着,你站在大街上等车,等了好久好久,这时你的手 和脚会有什么
感受?”来理解“冻僵”一词,感悟“寒冷”的反义词就是“温暖”;在学习第
四 自然段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领悟“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在学生
学习中,指导学生将观察画 面与朗读、想像与朗读、表演与朗读结合起来,有效
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写字之中亦有乐
在写字之前,教师先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真好!看来,你们真的很 喜欢
这四个太阳。我们一起来写写它们的名字。”从而将写字与课文形象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觉 到读是一种快乐,写会有另一番快乐。这两个字比较简单,教师可充
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观 察生字的结构、笔画在格中的占位,再进行
描红书写。在学生写字时,要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拓展升华,令心飞扬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 力概括着
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孩子们充分想象,画“太阳与未
来世界 ”,同时播放音乐《种太阳》,让孩子们边听边画,最后展示作品,发表
想法和意见。这一设计,我把音 乐、美术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训练了
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六)结束本课,布置任务
1、把你的心愿说给爸爸妈妈听。
2、背诵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意图: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形象直< br>观地抓住重点词语。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
思路,同时把课文 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
六、说课堂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主要从识字写字、阅读两大方面对学生进行


< br>评价。识字写字方面,要求学生会认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在交流自己的识字
发现时,我特别鼓 励学生用心去发现,不管是识字方法上的、还是偏旁结构上,
只要学生能发现,我都采用欣赏者的眼光去 看待,用欣喜的语气去夸奖,实实在
在的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能发现、会发现”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写 字方面,能
够自主寻找关键笔画,根据老师的范写抓住把握框架结构,规范书写阳、光两个
生字 ;写字姿势要正确。识字写字的评价在第二和第四环节中进行落实。阅读方
面:重在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 情的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学习识字、感悟、交流
的方法。其评价重点在于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自主体 会。阅读评价的落实贯穿
于二、三环节中。
七、说资源开发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的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能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
源,直接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本课教学中,我 注重开发了学生的生活资源,
通过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初步认知及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让课
文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我还注重开发网络资源,从网络上搜集各种图片,通过
直观的印象 ,让学生体会不同季节的不同风光,同时结合课本上的关键词语,做
到心中有画,画中有词。从而达到语 言积累的目的。最后在第五个教学环节,我
采用了各个学科的整合,让孩子把语文内容通过音乐、美术的 形式体现出来,从
而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5《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十分有趣的小童话,本文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
事性、可读性很强。 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以外,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
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 生多种方式读课文,读中想象,读
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 公鸡和小
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作
为学案 设计,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 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学
生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 流。学习上,他们也具
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 br>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
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 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
2、会写“他、河”等7个字。
3、认识偏旁:提土旁“土”。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
对话。
( 三)情感目标: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
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点: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
2、会写“他、河”等7个字。
3、认识偏旁:提土旁“土”。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五、说教学难点: 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
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六、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
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
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 、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
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七、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 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
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 br>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八、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 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
要内容,学习课文。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 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根据图片出示特征,进行连线。(小公鸡、小鸭子、小猫等的头部和他们
的脚。)
2.齐读课题。
3.说说“和”表示什么。(课文讲的是他们之间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
(2)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成果。
(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2.开火车朗读生字。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3.同桌互相认读词语。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大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2)结合插图,想想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 br>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里?干什么?指名读第
1、2自然段。指导学 生用提供的句式说话。
(3)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为什么小鸭子不能捉到虫子。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公鸡捉到虫子时的高兴和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
的着急。
(5)指导学生感悟小公鸡的团结友爱的特点。
小结:
(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2)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九、说板书设计:
小公鸡会捉虫——给小鸭子吃
小公鸡和小鸭子 不会游泳——小鸭子救上岸
小鸭子会游泳—给小公鸡捉鱼吃
不会捉虫——小公鸡捉虫给它吃小公鸡和
小鸭子互相帮助
板书简洁,明了,突出了文章脉络。
6《树和喜鹊》说课稿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喜鹊和小 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
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像是一幅的连环画,画面清新质朴 ,留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1.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2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及表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 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
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会写6个生字,正确认读1 2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 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
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 最后让
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
学活动中 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树和喜鹊的图片、播 放配乐朗读的方式营造气氛,将
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课
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 br>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
化,枯燥的知识生 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用“我来当小老师”的方式让
学生互帮互学。
2.初读感悟
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3.再度理解
我将引导 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
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 理解和体会文本的
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4.拓展延伸
为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训 练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
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一下训练点:



(1)“孤独”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2)为什么树和喜鹊会感受到快乐?
(3)练习生活实际,你有没有以上的经历。
(三)作业安排,复习强化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上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 2)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散文、
诗歌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说板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
目标的有机统一。我 的板书设计如下:
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好多喜鹊
7怎么都快乐
一、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一课贴近 儿童生活,充满了童趣,语言生动有趣,其学习活
动也有针对性。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独自 一个人有快乐,与别人相
处很快乐,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快乐;玩耍是快乐,学习也是快乐,初步知道应该
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课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 学生只有七、八岁,但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认读生字七百
多个,会写字近四百个;学生的朗读 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能够利用插图来理解课 文。本节课要求学
生认读生字12个,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快乐的涵义,培养其积极、乐
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字12个,熟读带生字的词,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本 文以朗读为主线,通过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看一看、
做一做,使学生体会情感的快乐,真正理解快乐 的涵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娱乐中的快乐、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



对快乐的认识由浅入深,培养积极乐观、高尚的人生态度
四、重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快乐的真正涵义。
五、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 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
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老师也想跟同 学们一起
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然后师生进行互动,一起做游戏。这个环节我有意地
设置了 一种情境,目的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绪,使学生初步感受游戏给我们带来
的快乐,并由此导入课题,为学 生进一步理解快乐的涵义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阶段,我通过让 学生反复读词、读课文,使学生认读了生字,掌
握了生字的字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课文里每一个字的字 音,为进一步理解课文
的内容做准备。
1首先,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 然后通过让学生读词卡,巩固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其中重点指导学生对“静
悄悄”、“独自”的理解。教 师提问:静悄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独自是什么意思?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重点词的意思 ,还训练了学生说完整
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接着,教师再次出示词卡,以开火车 的形式让学生再读词语,加深了学生
对字词的记忆,为初读课文打好基础。
4 在初读课文阶 段,教师先让学生练读课文,再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读错的字音,为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理解课 文含义奠定基础。
(三)熟读课文 理解含义
在这一阶段,我首先让学生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表示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


< br>边读词边做动作,这使得枯燥的文字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在做动作中感受到了游
戏的快乐。其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把理解词义与观察画面有机地结
合起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的学习习惯 。接着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做游戏时
的场面,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快乐的火花再次被点燃,课堂气氛 进入了一个
高潮。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采用拍手读、带动
作读 等多种方式去读课文,使得学生在读课文中体会到了快乐。
(四)联系生活 课外扩展
在学 生展示了读书的快乐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首小诗《小金鱼》,并由此进
行扩展:“除了玩能给我们带来快 乐,还有什么也能带给我们快乐?” 学生在
回答中懂得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我 们就会天天生活在快
乐中,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人生态度,树立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生观。
(五)作业的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充满新意,教师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快乐,这一目的是让学生
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身边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七、教学总结:本节课 ,我采用了读读、说说、看看、做做等多种教学手
段,并借助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快乐的情绪,引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
课教学中,快乐的情境贯彻始终,使得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快乐
的含义,受到了情感教育,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7《怎么都快乐》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写,无论是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
玩、四个人玩、五个人玩,还是许多人玩,都是能够使人快乐的。不管是很多人
一起玩还是只有一个人自 己玩,都应该从中找到快乐的方式。意在启示同学们应
该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
四、说目标
1.会拼写、拼读本课13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
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并理解不管是很多人一起玩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玩,都应该从中找



到快乐的方式,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 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都能
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
三、说教法
对初入学儿童,应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儿童就会对学习兴趣。儿童的注
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采用 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来,主动地轻松快乐地学习。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
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 习
氛围,使课堂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游戏感悟 1.本节课教师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做游戏,教师设定游戏有:折纸、踢毽子、
跳绳(自己单独跳或 者两人甩绳子一人跳)、搭积木、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
跷板、拔河、老鹰捉小鸡、打篮球。每个同学 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找到
小朋友一起完成,但是每个小朋友都必须玩两到三个游戏,不能只玩一 个游戏。
2.学生玩游戏,教师也参与进去和同学们一起玩。(设定时间25分钟)
3.游戏结束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
4.教师提问:你们快乐吗?为什么快乐?哪些游戏你最喜欢,为什么?(学
生交流)
5.教师点评:不管是通过折纸、踢毽子一个人自己玩,还是通过下象棋、打
羽毛球、拔河和小朋友们 一起玩,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享
受静静地快乐,一群小朋友玩的时候要享受团体的 快乐。玩游戏和我们的生活一
样,我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快乐,我们应该发现生活的乐趣, 快乐
的学习,快乐的游戏,快乐的生活。
在本环节意在通过游戏使同学们感受快乐,联系生活 实践,发现生活的乐趣,
进而达到快乐学习,快乐游戏,快乐生活的效果。
(二)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教师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学生感受课文。



2.教师讲解本课的动词:
踢、跳、搭、打、听、讲、坐……
踢毽子,踢足球 跳绳 搭积木 打羽毛球 听音乐 讲故事 坐跷跷
板……
3.教师活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 br>识,(老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要
求读准、读通。

在本环节,品读课文和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
写话能力 。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
学习感受各种各样的快乐。
(三)学习会认字,识记会写字
1.学生圈划课文中的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得”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děi”,组
词得有,也可以读“de ”用在动词后,也可以都“dé”,组词得到、得失;“球”
的拼音是“qiú”不是“qíu”,要注 意等等。
5.出示7个生字。
6.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7.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8.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9.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玩”记为王+元=玩;上立下日为音;“讲”
是对着井说话等等。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笔一画的来
教学生书 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
惯。



(四)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以记日记的方式写一写,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趣事,而这些趣事都是和谁
一起发生的。
五、 说板书
由于本课课文的主体部分都是学生在操场感受并总结,所以本课的板书,教
师以会写字 为主要板书内容。按笔顺依次写出本课的会写字,教师适时讲解。
六、说效果
本节课教师采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本节课的前半节在操场开
展,通过做不同的游戏,让同学们感受不管 是一个人的游戏,还是需要同学间合
作完成的游戏都能够使人快乐。本节课的后半节把学生从操场拉回教 室,同学间
交流做游戏的感受,同时师生合作探究会认字和会写字,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


8《静夜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 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
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 心弦;举头
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
是诗 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
美好的意境。
1.学习目标
a.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b.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 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
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c.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个同学们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d.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背诵古诗和写字
3.教具准备
4.课时划分: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生活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基于这
一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
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
趣。然而,学生的学习 兴趣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课文在
时间上跨度大,而一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理 解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在教师绘
声绘色地讲述后,感情仍很淡漠,运用了多媒体资源教学能够使声画并存 ,生动
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的协作作用,打开学生的
思路,由 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资源为载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互动探索 和
课外拓展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仅靠一本教课书是不可
能让学生学好 语文的,只有利用现代媒体做帮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他
们的潜能。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思等几个环节中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语
文的乐趣,顺利达成 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1.观察交流、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 的体会静夜,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在上新课前一晚,布置
学生去观察夜晚的天空,然后上课时把自己观察 到夜空的内容和感受,说给同学
听,大家互相交流下。交流后引入新课:静夜思。
课题引入后,给学生解释下课题,让学生思考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时候思念,
又思念些什么?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我设计这一环节,是想让学生 通过自己朗读课文,去发现这课的生字,并在
这环节中,要求学生利用拼音帮助自己读准每个字,尤其是 一些后鼻音,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
欣赏完课文后,把整首古诗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 由读古诗,要求把字
的音读准,并在读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指名朗读,评议,注意读准后鼻音,如:静,床,光,望,乡,明,霜,上等。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生字的字 音。请音读的准的学生当小老师,
带读生字。读后,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读记生字。然后再小组合作 学习,交
流记字的方法,如:“夜”——亠,认识“亠”。“故”——“古”“攵”,认
识“攵 ”。
“床”——“广”“木”,认识“广”等等。
交流后,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把远程 教育资源切换到识字的画面,把生
字逐个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复习生字。先让学生自己读和组词,读后让 其他学生
来评价,看他念的对不对,再在生字前显示出正确的拼读音节,全班一起念一遍,
读的 不准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个别学生的读音。如:先在屏幕上出现“静”
字,先让学生拼读,再显 示“静”的读音“jìng”和词组“寂静”,“夜”——
“yè”和“夜晚,黑夜”等,以供学生学习 。
3.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为了让学生能跨越这道悠远的时间长河,去体会这首 古诗,所以我设计了这
个环节。在生字复习后,让学生自读古诗,互相交流,都读懂了哪些词句?让学< br>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
意思等。学生表演 后,在自由练习朗诵,练习背诵。在背诵是可以采用不同的形
式进行,如:学生个别背,全班背和分组背 等。在背诵时,如有不记得的地方,
可以引背前两个字,再让学生接的背,完成整首古诗的背诵。还是不 会背的同学,
要求他们回家后要多朗诵,记住课文。
4.趣味练习,书写生字
设计 这一环节是为了学生能掌握并正确书写本课所要求会写的7个简单的
汉字的笔画顺序。把这课的远程教育 资源切到写字画面,先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田
字格中的字,认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写要注意汉字 的高度,不要超出



田字格。先让学生看一边生字的书写笔画顺序,再把自己的 右手举高,跟着远程
教育资源在空中书写,练个一、两边后,让学生拿出本子书写生字。学生在书写是要随时提醒他们要注意坐姿与执笔的姿势要正确。
9《夜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 爸
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
俗易懂。《夜 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
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 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2)图文结合 ,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
体验,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3) 利用轻柔的音乐、美丽的夜景为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说话平台,在轻
松的氛围中师生交流感受,走进“夜 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针对一年级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
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安排,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 理品质。



2、教学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安排的教学难点为理 解课文,
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
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
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
且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 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因为学生识字、阅读水 平有限,因此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进
行范读或播放录音,纠正学生读音)
2.情境陶冶法(通 过欣赏夜景图、联系实际夜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
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游戏法(开火车学习生字)
四、学法的指导:
1.朗读法(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2.圈点自学法(预习时,在课文里圈出会认与会写的生字,并认识这些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
(学生自己领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师:这片星空美
不美?(预设:美)
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扬不怕黑
的勇敢的学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位怕黑的小男孩。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第一小节:
1.课件出 示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
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学生读,边读边想象 ,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 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作用吗?(没
有)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1)教师读,学生听 (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爸
爸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爸爸晚上偏要拉 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
说。( 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 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
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 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有想到,在夜晚也 能看见这么美丽的
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像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像还做了个美梦
呢!
9.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0.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 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
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出示夜景图 ,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
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里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
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
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的同时,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
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 不怕黑
的故事,因此板书设计如下:
夜色
怕黑————不怕黑
10《端午粽》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通过描述端午节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 以及对粽子这种食物具体
的描写,使同学们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和粽子这种食物,在过节吃粽子的氛
围中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萌发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同学们
能够继承优秀传 统节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说目标
1.学会13个会认字,学习7个会写字,认识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好长句子,熟读成诵,当堂达标。
3.在学生感受端午节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使
学生培养学习传统文 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法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采用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把粽子带到课堂上,
和同学们一起品尝,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 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
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 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拉
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且 请同学们描述自己吃到的粽子是什么样的?什么味道
的?(学生描述)教师揭题,《端午粽》
2.教师解释课题《端午粽》是两个词,端午和粽子。解释二者的关系:端午
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
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 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
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
(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
端午作为纪念屈 原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
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 及食粽子等节日活动。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还词入文,再分节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解释“盼着”一词表现了外婆渴望我们回去的心情。
3.教师朗读 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的?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一样吗?



学生回答:外婆包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 br>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带有一股清香,吃起来又黏又甜。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
一样。
教师讲解: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颜色描写的词语,更能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粽子的样子 。
4.教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都有什么花样?学生回答:
有红枣粽、红 豆粽、鲜肉粽。
教师讲解: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好东西应该和
大 家分享,这样大家都能感受幸福和喜悦。
5.教师朗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讲解:屈原(公元 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
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开辟
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
个人独创 的新时代。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
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 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 联齐抗秦。因遭贵族
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 br>(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通过教师对屈原的介绍,使同学们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6.教师设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哪些
传统习俗?
学生踊跃回答,交流拓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7.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全篇课文的阅读都要带着幸福喜悦的心情。
8.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对读得好的学生给予
表扬。
在本环节,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培养。本课的长句
子比较多,教师注意引导学生 在理解、读通的情况下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
感受端午节传动节日,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 台,我一笔一画的来教
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下留意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在日记里写一写。
3.课下搜集关于屈原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交流交流。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的板书,重点介绍端午节、粽子、屈原的关系。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
六、说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
享的过程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
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 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长句子比较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 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教师指导学
生抑扬顿挫的方式朗读长句子,这样对于学生的朗读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10《端午粽》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通过描述端午节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 以及对粽子这种食物具体
的描写,使同学们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及粽子这种食物,在过节吃粽子
的氛围中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萌发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同
学们能够继承优 秀传统节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五、说目标
1.学会13个会认字,学习7个会写字,认识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读好长句子,熟读成诵,当堂达标。



3.在学生感受端午节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使
学生培养学习 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法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 法,教师把粽子带到课堂
上,和同学们一起品尝,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
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 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
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 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
拉近老师与学生 的距离,并且请同学们描述自己吃到的粽子是什么样的?什么味
道的?(学生描述)教师揭题,《端午粽 》
2.教师解释课题《端午粽》是两个词,端午和粽子。解释二者的关系:
端午节,为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
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 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
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
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
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
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 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子等节日活动。
(二) 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还词入文,再分节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三) 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解释“盼着”一词表现了外婆渴望我们回去的心
情。
3.教师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的?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一样 吗?
学生回答:外婆包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红红 的枣。粽子带有一股清香,吃起来又黏又甜。和我们刚刚吃的粽
子一样。
教师讲解:用“青青 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颜色描写的词语,
更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粽子的样子。
4.教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都有什么花样?
学生回答: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教师讲解: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教师引导 学生理解好东西应该
和大家分享,这样大家都能感受幸福和喜悦。
5.教师朗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讲解: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政治家。屈原是中 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
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 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
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 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新时代。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
夫 ,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
倡“美政”,主张对内举 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
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
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通过教师对屈原的介绍,使同学们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6.教师设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哪
些传统习俗?
学生踊跃回答,交流拓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7.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全篇课文的阅读都要带着幸福喜悦的心情。



8.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对读得好的学生给
予表扬。
本环节,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培养。本课的长句子
比较多,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 理解、读通的情况下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感
受端午节传统节日,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 用。通过展示平台,我一笔一画的来教
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 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下留意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在日记里写一写。
3.课下搜集关于屈原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交流交流。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的板书,重点介绍端午节、粽子、屈原的关系。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 吃粽子
六、说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 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
享的过程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 br>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长句子 比较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教师指导学
生抑扬顿挫的方式朗读长句子,这样对于学 生的朗读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11《彩虹》说课稿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中指出:“借助读物中的


< br>图画阅读。”明确了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助课文插图”。这
一教学方法的提出 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文
本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br>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课时我致力于根据文本结构特点,在空白处引导学生
进行想象和表达, 带领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体验情感,发展语言,力
争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人文主题编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以及《夜色》《端午粽》《彩虹》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好长句子”。《彩虹》
作为本组课文的最后 一课,不仅要体现语文要素训练的巩固过程,还要让学生充
分感受到“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课文以小姑娘的想象内容构成,不仅奇特且充满了趣味,易于激发孩子的阅
读兴趣。本课插图能准确表 达文字信息,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因“帮助家
人而高兴”的心情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两点,在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
分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和插图对话,鼓励学生观察、推论、想象,从而畅谈 自
己的读书收获。同时,教师应巧妙地根据文本的结构特点,在空白处引导学生进
行想象和表达 ,带领他们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练习表达。
本课2、3、4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用 问句串联起来的,是练习读好问
句的好材料。每段的第2句话都是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语言特点非 常突出。
且课文表达生动,趣味性强,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练习。
三、学情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优势与劣势。学生喜欢阅读充满童趣和
新奇想象的作品,所 以容易与小姑娘产生情感共鸣,这为学生体会课文情感,交
流自己阅读感受提供了依据。经过之前的学习 ,特别是本单元前2篇课文的学习,
学生进行了读好长句的训练、具备根据图画阅读的意识,班中接近半 数的孩子有
表达自己想象的愿望。
以上学生的能力还只是初具雏形,需要通过更多的语言实践 逐步提高。对于
“关心家人”这一核心内涵的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教学环节和活动,给予



进一步的指导。展开想象并表达是我班学生的软肋。
基于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4点:
1.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和认读字,会写“高、兴”2个生字。
2.理解并积累“荡来荡去”式的词语。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由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
读出问句的语气。
4.通过“图文对照”“想象补白”等方法感知纯真的想象世界和我对家人的
关心。其中,3. 4两条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时教学流程划分为复习引入、阅读理解、指导书写3大板块
(一)复习导入整体阅读,圈画信息,聚焦情境
(二)阅读理解图文对照,理解内容,感受关心展开想象,练习表达,深化
主题
(三)指导书写五、教学过程:
下面就“阅读理解”这一板块做重点说明。
1.整体阅读,圈画信息,聚焦情境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提取信息”能力是需要着重进 行培养的。在进入
深度阅读之前,教师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他们找一
找“看到彩虹,我都想到了谁的什么?”当学生完成阅读全文提取信息这一“任
务”时,他们会自然而 然地质疑: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些呢?于是目光聚焦到每个
具体场景的描写中。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感受关心
理解课文词句的内容,既是学生有感情地读好长句的基础 ,更是他们感受人
文主题的基础。本课插图不仅准确表达了文字信息,而且能帮助学生感受人物情
绪。因此,第2、3、4自然段的学习,我都围绕插图开展教学环节设计。
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师请 学生自读后看插图说说“我正在用爸爸的水壶做什
么?哪句话告诉你这个内容了?”学生通过图文对照, 注意力直指本段的反问式
长句。这样做学生首先理解了句子结尾处虽然是问号,却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我
用爸爸的水壶下雨。”其次自然过渡到,“我为什么要用爸爸的水壶下雨呢?”



学生从文中自主找出本段最后一句,并推论出不想让爸爸去浇田的理由。此时,
教师创设情 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读本自然段的第2、3句。“烈日炎炎,
爸爸已经累得汗流满面,如果…… ?”“该吃午饭了,爸爸还有一大片田地没浇,
如果……?”这时,学生的朗读不仅带着理解,更是带有 感情的。教师顺势进一
步引导学生感受“我”对家人的关心。“我这样做,爸爸高兴吗?为什么?”“我
高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本段学习的起点是插图,结尾处再回归插图,学
生看到图中的“ 我”嘴角上翘、面带微笑,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帮助了爸
爸,所以我很高兴。”此时,再读第2自 然段,孩子们的表情也变得愉悦起来了。
有了第二自然段学习的基础,第三自然段在学生通读后,我引 导他们发现编
者没有为本段安排插图。于是,我以“请你配插图”为本段的学习抓手。我为学
生 提供了3幅不同状态的小姑娘图片,首先要求他们听老师读读这个自然段,根
据课文选一选哪幅图能准确 表达本段内容。学生们不仅能根据课文内容选对插
图,并能说明原因,达到了理解反问长句的目的。其次 我追问学生不选择第1
幅图的原因,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好反问长句。最后追问不选择< br>第2幅图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再次体会“关心家人,心情愉悦”的主题,有情
感共鸣地读好本段 。
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除了像以上2个自然段一样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读懂
“我为哥哥做了什 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外,我侧重于让学生看着插图第一次
展开想象说说“图中的我闭着眼睛,面带微 笑,在想什么?”目的是通过学生的
语言表达把握他们对“关心家人,心情愉悦”这一人文主题的感受程 度。
3.展开想象,练习表达,深化主题
教材中的人文主题都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最 终也该回归到他们的真实
生活中去。孩子们是不是真的受到了“关心家人,心情愉悦”的熏陶,还需要通
过他们外显的表达。同时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是学生积累和发展语言的一种有
效的手段。因此 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我引导学生第二次展开想象:“是啊,在家
里,关心亲爱的爸爸妈妈,关心家人是一 件高兴的事。你能想到家人常做的一件
事或者他们有什么愿望吗?”邀请多个学生表达后,再请他们模仿 课文的形式说
说自己如何关心家人。
课堂上有的孩子说:“爸爸,你的台灯呢?如果我举着它,走到彩虹桥上再


< br>打开,不就更亮了吗?你高兴吗?”有的说:“姐姐,你最喜欢的发卡呢?如果
我把它拿到彩虹上 ,不就变成蝴蝶了吗?你带着它,高兴吗?”虽然孩子们的表
达不是那么规范,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和对家 人的爱。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设
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 解,同时也
促进了情感目标的达成,实现了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识字5 动物儿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 课文,本册教
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识字教学,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二个单元,也就是教材的第五
单 元的第一课《识字5动物儿歌》。本课主要讲的是各种昆虫,而且每种小动物
的名字都带虫字旁。了解每 种小动物的习性,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懂得动物是
我们的好朋友。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 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
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网”等7个字。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并能仿造课文的写法
创编动物儿歌。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儿歌。
难点:能仿造课文的写法创编动物儿歌。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
自学、讨论、交流。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
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教学中,将分 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
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 情境中识
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
识字兴 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夏天马上要来了,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
名说)是呀,夏天这 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2、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 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
藏起来了,想和你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
3 、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 花丛中捉迷藏。
4、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
快 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学写生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
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
练习读两遍词 语。
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认读词语,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
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
们可以用这种办 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
进“识字加油站”吧!
2、出 示:蜘蛛藏迷网(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
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3 、观察会写字,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间、网”,说说它是怎样写的。“间、
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 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
宽度要一样。)
(三)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读中纠正字音)



2、这首儿歌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不过和老师一起读要< br>有一个要求:听清老师的口令,把老师的问题要读得响亮一些。师生接读:
什么半空展翅飞?( 课件出示挖空段落,开火车读??)蜻蜓哪里展翅飞?(开
火车读)蜻蜓半空干什么?(开火车读)3、 合着节拍,拍手一起读。
4、读着读着,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背了。你们发现这首儿歌又有什< br>么规律吗?红色的是?蓝色的是?紫色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
5、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来写一写好么?(课件出示蜜蜂和知了图,句式仿
写,交流)
(四)实践活动,拓展提升
1.今天学了很多带“虫”的生字,课外去收集带“虫”的字,记 录在自己的
展示本上。比比谁认识的多。
2.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 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
去找找吧!编一编属于我们自己的动物儿歌。
(五)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5《动物儿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是一首诗歌,共6行,3句,向我们介绍了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
蝌蚪、蜘蛛这六种小虫的美妙生活,最关键的是,这几种小动物的名称都是虫 子
旁的字,所以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寻找汉字偏旁部首的规律是一个需要教师重点
思考并解决的 问题。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小动物们在自己的领
域中忙碌的美丽景观。
二、说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重点认识虫子旁和走之底这两个新偏旁,< br>并能初步养成根据偏旁推敲汉字含义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当堂达标。
3.使学生感受到小动物们忙忙碌碌的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
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对比相< br>同偏旁汉字含义的特点,养成根据汉字偏旁推敲汉字所表达内涵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教法 < br>《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
一条。一年级的阅读 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
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 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在本文的教学中,要 让学生在情境中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悟。首先,
借助色彩鲜明的贴图、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 人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
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另外,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
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 角色转换的方式感悟诗歌中景物的美,从而产生真
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伴着音乐和图片,老师向学生介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的午后,一群小
动物们正忙碌着自己的生活 ,看这里都有谁?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说, 如:有蜘蛛,
它正在屋檐下织网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呀就和这些小动物们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
这首儿歌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 生字,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摘草莓认读、以小组为单位,
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还词入文,努力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



(1)教师在轻柔的音乐中范读课文,学生闭眼想象。
(2)学生畅谈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指明朗读儿歌,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一听朗读的同学哪些地方
读得好,哪些地方读的不好 ,不仅要会评价,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4)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圈一圈,儿歌中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小动物?
2.组织交流:
(1) 指名回答:儿歌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小动物?
教师板书: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2)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名称,你能发现什么?(它们的名字中都有虫
字旁)
(3)根据这些含有虫字旁的字,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含有虫字旁的字一
般和什么有关?——小动物 、昆虫有关。
(4)猜一猜,还有哪些小动物的名字可能会含有虫字旁?(蚊子、苍蝇、蜥
蜴……) (5)师总结:所以我们在识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偏旁来猜测汉字的意思,
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 识字方法呢!
3.再读儿歌并想找一找,这些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蜻蜓 展翅飞
蝴蝶 捉迷藏
蚯蚓 造宫殿
蚂蚁 运粮食
蝌蚪 游得欢
蜘蛛 结网忙
4.这些小动物的活动范围在哪里呢?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蚂蚁 地上 运粮食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5.所以我们发现,这些句子的基本句式是:
谁 什么地方 干什么。
6.你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话呢?(说话练习)
7.在读这首儿歌的时候,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呢?(一起画出停顿符号)
8.有节奏的朗读儿歌。(小组比着读、男女生对着读、指明读……)
在本环节,理解内容的 同时,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培养。从不管是个
性朗读,还是赛读;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合作读,都 是精心设计,特别优美的过
度语言,让学生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和新偏旁——走之底。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我一笔一画的来教
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 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儿歌中的句子,再编一些新的儿歌。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中先列出动物名称、在写出它们在干什么,最后将它们的活动范围
添加到名称和干什么中间, 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能让学生对儿歌的句式一目了
然,也更有利于学生仿照这种句式自己再编儿歌。
六、说效果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课文融为一体,全心身的投入。在学生充分地< br>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相应的知识点或学习方法,每一次都有明
确的目标,真正做 到了“弹无虚发”,让方法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既
教会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也教会学生怎 样用固定的句式去创编儿歌,做到了



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本”为“文本”,变“教学”为“学教”。
《识字6 古对今》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对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识字课文。它 是以对对子的
方式识字,由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读着课文就如自己身
处 大自然里,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
景象。文章的语言优美,如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
花香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 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
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 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
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圆、严、寒、酷”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李、香”等7个 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有搜集对子和 对对子的兴趣。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
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是学习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
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难点是对“对子”的理解。为了突出重难点, 在设计思路
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
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
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 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 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



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说学法
在整堂课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早读中识字,在
读中感悟,在读中积 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
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 的自信心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语文,从
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喜欢学习语文。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
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 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美丽的 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瞧,我们的家有多
美!(展示图片,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 物图片)
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在这个家园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各种花草树木和
可爱的小 动物们,我们都非常喜爱她。
一位作家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写成了对子歌,板书: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你们想读吗?好!我们做好读书的准备,读之前老师有个问 题请教同学
们: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就像大家所说的遇到不认识的字动手画一画,或
请拼 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问你的小伙伴或老师。那你们就快快开始吧!
2、读得可真投入啊!现在生字宝 宝从课文里跳出来,要和我们打招呼,你
认识他们吗?读读看,看你认识了谁?学生自由读大屏幕上的生 字。请小老师带
领大家读一读。提问:你认识哪些生字宝宝?生读。
3、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想提醒大家注意?谁来当小老师?
4、手拉手开火车读生字。 5、你发现了吗?有一些样子长得很像的生字宝宝想回家了,你能把他们安
全的送回家吗?出示三间 房子:比如:我们可以从偏旁去想一想。请三个同学上
台摆卡片。
6、他们回家了,你能用什么好方法很快记住他们吗?同桌讨论。把你的好



方法告诉大家吧!(雪—霜都有雨字头;柳—杨都有木字旁。
7、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记住 了这些生字宝宝,如果我把它们放在别的地
方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词语。齐读,有不懂的地方吗?
(三)、再读课文,理解对子的特点
1、生字宝宝很调皮,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了,你还认识 他们吗?赶紧读读
课文,对照图画想一想,相信我们的眼前会出现美丽的景色,自由读。
2、 刚才小朋友读了课文,谁能勇敢的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
3人分小节读)评:谁读得最好? (请同学做小评委)学生读完后,正音:难读
的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对子歌有怎 样的特点呢??眼睛看大屏幕齐读。(字
数相同,每句短语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或词语)每一 句都有,每一句
的词是一个对一个,两个对两个,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
4、我们在朗读对 子时要注意节奏,不要拖长。老师和大家对着读,教师读
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拿起书,做好准备。还 想这样读吗?同桌小朋友也来读
一读。
5、我们要加快节奏,我们拍手读读对子吧!
(四)、书写练习
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写得好就
给他画个五角星,如果有错误就帮他指正一下。
(五)、作业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 ,认识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
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 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
的对子。
1.背一背对子歌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下一节课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
的多。
六、说板书设计: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识字所以我采用简洁的板书设计。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 br>用直观教学和讲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重心,放
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
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
的说课完毕,谢谢!
7操场上
一、说教材:
《操场上》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
歌。图上画了小学生 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
情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参加 体育锻炼的兴趣。我上的是第一课
时,在这节课上,我安排的学习任务是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学会 写7两个
字。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 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
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我就要想尽< br>办法,变着法儿的把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主动一些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
中。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揭题
(播放进行曲)师:一首音乐将我们带到了操 场上,你们平时体育课在操场
上都参加哪些体育运动呢?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操场上 》。
板书课题。生读。
想不想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下课都干些什么吗?(想)那我们就一起 去看
看。闭上眼睛,等数到三再睁开。(师出示课文情境图)
(二)学习字词
1、看图说话,认识体育活动的名称。
师:看,操场上多热闹啊!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



师:你们说的真棒!老师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刚才你们说的体育活动中就
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语宝宝,咱们一起把他们读出来 怎样?(师点击课件出
示词语)
2.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如有认识的就请他读一读)不认识怎么办呢?
利用拼音自已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3.教师: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认得这些字吗?我们 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
友反应最快了。利用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组织学生看老师手里的卡片不出声做动作。
5.小朋友看刚才我们学的词语中有的是用手 做的动作,有的是用脚做的动
作,那么请几个小朋友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动作,哪些是用脚做 的动
作?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扌、足”。将字分类写在黑板上。
(三)初学儿歌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娃娃,还有的生字娃娃藏在了儿歌里,我们一起
去找一找,好吗? < br>1.课件—出示儿歌,听儿歌,找生字娃娃。请同学们在自己书上儿歌中找
出这些生字,一边找一 边读。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利用课件检查识字。
老师随机指导你是怎么记住“身”这个字的?这几个字你还能组词吗?
3.初读儿歌。
认识了生字,你们一定想读这首儿歌了吧?谁来试一试。指名读,范读,再
指名读,集体读。
(四)游戏巩固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知道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认识了今天所学的< br>生字。那我们来做个拼图识字游戏吧!
(有15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 娃娃,翻开一个就
请同学们认读,15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再找一组同学读这些生字,每读一次,
再翻过去,就是一幅图的一部分,等到这些字都读完过关了,就会出现2008年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 志---中国印。)
12《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男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
船,偷偷采了白莲蓬 。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
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 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
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
心之美。
三、说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四、说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
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
妙。
五、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诗歌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作为起步阶
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 求,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美妙的
动画课件,先从视觉上感受诗歌所描绘情境, 再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
境美,因此整体要遵从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悟。
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诗歌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有一些简单的了解。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唐朝著名 的诗人不少,但你知道写诗最多的是谁吗?他就是白居易。他一生
写了3000多首诗。有一次他到荷塘 边游玩,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于是白居易一时兴起,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好诗,就是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池
上》。谁来读一读? 还有谁?
(二)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1 .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藏在这首诗里,你们想知道吗?要想透彻地了解,
就要先知道作者的诗风。 < br>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
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 况听说他叫白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
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
文笔,居长安不难了。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 求“意求深,
字求浅”的风格,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
得 懂,都会读。《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读懂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相互 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向
同学请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学们吗?(“撑”“艇”“萍”
都是后鼻韵。)
5.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随机指导写字、描红。
6.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7.齐读全诗。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老师这里有几张荷塘的照片,同学们想看吗?(投影图片)
2.同学们,美吗?你最想干什么?
3.诗中的写的小女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理解“撑”
“艇”的意思并组词。



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①小娃为什么偷采莲?从“偷采莲”你想到了什么?
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 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
白莲。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看出小孩很顽皮……
想一想,小孩在采莲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动作?(学生模仿)
对,这也就是“采”字的由来(课件出示采演变的过程)然后指导“采”的
书写。
(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
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 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②此时,你是小娃,心情会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③老师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
现出这种心情吗?
4.这两行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小娃撑小艇谁来演一演?“撑”
——突出后鼻音、动 作表演区别“划”字。一起撑一撑小艇吧!(众生做动作)
“撑”还可以组词?(支撑、撑伞、撑爆、撑 破)
“萍”—— 今天老师把“浮萍”带过来了,你们看—(出示)谁来说说“浮
萍”的样子 ?是啊,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真多啊!所以你能记住“萍”的样子
了吗?
(2)谁还想读? (你满意吗?)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
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 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古人读诗时还喜 欢怎么读?(摇头晃脑。为什么古代诗人读起诗来,
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不亦乐乎?原因是他读出了诗的 节奏,诗的韵味,不信你试
试?)
(二)出示后两句。
1.指名读一读。
2.交流:
“不解”—— 要想理解这个词语首先得理解那个字?老师查了一下字典。
这个“解”一共有8种意思呢!老师选取了其中5种,应选哪一种?那“不解”



就是——不知道、不了解。不知道什么?
“踪迹”——踪迹可以是?(概括出:脚印、气味、 痕迹等)文中的小娃留
下了什么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 br>迹。)
“白莲”——有的资料说是白色的莲花,也有的说是莲蓬,莲子你吃过吗?
三、品读入境:
1体会形象:
(1)你喜欢这个孩子吗?为什么?
大胆能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课件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浮萍大家见过吗?一起看一下。(出示课件)
③看到挨挨挤挤的满池浮萍你会怎么想?谁愿意带着这种着急、担心的心情
读读这两句。
④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那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读这两句诗。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 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只是小女
孩采到白莲后,高兴得忘了藏足迹,不知道罢了。
⑤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真,可爱。)
2.这两行诗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四、小小朗诵会。
1.指名背诗
2.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
家一起分享吗?
3.学生反馈。
3.教师引导指点(对照板书)。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
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五、欣赏白居易的《池上》(二)。
池上(二)
山僧对棋坐,
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
时闻下子声。
(设计意图:由课内引到课外,同一个作者,同在池上,人不同、事不同、境不同,感悟诗歌所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
六、板书设计:
池 上
偷采 白莲回 (天真可爱)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13《荷叶圆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部编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 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
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 叶是
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
言生动活泼 ,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是:通过多 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
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疑 问,读出思考,
读出情感。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根据新课标提
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
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 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借 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中心
句“荷叶是我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 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



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 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
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
教法、 学法及教学流程。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会读。三个原则是:1、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 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
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3、是内外联系原则 ,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
课外观察研究,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 br>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读式教学。学法是自读、
自悟,交流讨论。
三、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4种小动物头饰。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
时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
用。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就会给学生以真实感、 轻快地把学生带入
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
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为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同学们,咱们上堂课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都在哪儿? 看图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谁在哪儿”句型进行说话训练,由浅入深的提问,
让学生理解小水珠、小 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在理解课文内



容的同时,穿插朗读指导,老师适时纠正读音。
第二步,把文中带有“是”的中心句找出来, 小组交流讨论,以点带面,引
导学生理解这4句中“我”指谁?并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以激 发学
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第三步;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即兴 表演。表演读是一种
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
情,引起情感共鸣。 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
出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蜒的停机坪,小鱼儿 的凉伞,那
在你眼里荷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最多,哪一组就获胜,并
适时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
14《要下雨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要 下雨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
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 生了解下雨前种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
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
四、说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中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以一 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
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 、感悟语言,创造了一种形、声有机
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六、说学法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
运用听、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
培养了他们的读、说、 思的能力。
七、说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多媒体播放器
八、说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2、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 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
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 下雨了”是说雨
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 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哪些有趣的
自然现象。下雨前小动物们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 想不想知道?咱们一起
来学习课文《要下雨了》。
(三)、初读课文内容。
1、生听课文录音。师提问: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师出示动物图片。
2、生自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
3、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字标出了吗?
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并组词,说一说字的结构?
5、让学生看书中各幅图,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并指导朗读。
第一幅图:(1、2、3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从对话中知道了怎样的天气
常识?
第二幅图:(4、5、6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从对话中知道了怎样的天气
常识?
第三幅图:(7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从对话中知道了怎样的天气常识?



第四幅图:(8、9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
6、师:课文中写了下雨前的几种动物,他们都有哪些表现?
7、完成课本“读读说说”的习题。
8、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生活在农村,平时多留心观察这三种小动物,预知天气变化,
告诉家长安排好田里 的农活,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更要如此。
师:小朋友们你们自己还知道那些小动物下雨前的反应吗?举手说一说?
(五)、观看《要下雨了》动画片。
(六)、拍手歌结束。
九、说板书
要下雨了
小燕子飞低 小鱼儿游出水面 小蚂蚁搬家
14《要下雨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是部编版第二册六单元中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 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 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
气变化。课文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第二课
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促解,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
雨的关系。
情 感态度目标:学会观察大自然,善于动脑筋、想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
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 ,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



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
能力较弱、注意 力持久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调
控,采取一定激励措施。
三、说教法、学法
1、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
学习情境,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确
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2、说教 法。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
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图画、多媒体 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
破重点和难点时,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 带讲、以读带问,
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3、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 、感悟、
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
探究 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及理论依据
根据以上讲述,我把教学流程分成五个环节 :1、检查复习;2、整体感知;3、
难点突破;4、指导朗读;5、认真写字。
1、检 查复习,巩固旧知。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教读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
行复习检查,既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 用,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
轻松、平等。
2、听看结合,整体感知。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播放课文动画片,能激发学生兴趣,渲染烘托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氛围中感知课文,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说出本课讲了哪几
种可爱的小动物,贴出图片,再让学生说说哪些自然段提到了它们。在图文结合
中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 内容,感悟书面语言,提高读图能力,感受形象魅力。
3、由扶到放,难点突破。新课标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
要求学生弄清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和蚂蚁搬家这些现象。弄清 这三种



自然现象,根据本课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 “由扶到
放”的教学方法,
首先抓住“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的1—— 3
自然段,抓住燕子 说的话,边读边想,燕子说的话中,哪一句是与燕子低飞有关
系,引导学生知道:空气潮湿,翅膀沾上小 水珠,虫子飞不高,小燕子正忙着捉
虫呢。再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连起来回答,进行思维训 练。学完这
部分,师生共同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后就用这一方法自读课文,自
己去 理解“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和 “蚂蚁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这样学
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突破 了教学难点,还让学生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
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 观察大自然。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
容。本课要指导学生有感 情地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本课可以根据提示语及
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也可以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 朗读。如“燕子为什么飞得这
么低呀?”和 “小鱼为什么今天有空出来呀?”要读出问话的语气,这是 小白兔
对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的不理解;但是在读“要下雨了吗?”却要读出疑问的
语气, 从中体会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表示怀疑。“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家
呢。” 这一句要用非常肯定的 语气来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蚂蚁搬家不是小白
兔告诉的,而是蚂蚁事先就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中的“真的”要加强
语气来读,证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说的话没有错。朗读之后学生从中明白了小< br>白兔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怀疑——有些相信——完全相信)。为此,我设计了多种
形式的朗读如: 个别读、集体读、分段读、对话读,还有戴头饰的分角色读等等。
教师以读助讲,学生以读助学,不仅使 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
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重点非常突出。
5、观 察比较,认真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通过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书写“得”“很”二字,
并让同桌互送五星,给学生及时进行写字评价。指导过程中 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
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养成认真写< br>字的习惯。



五、说板书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 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发挥了叙
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我的板书图文结 合,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
点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 br>容。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一、说教材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通过一
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 于孩
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课后设了两道题,第一道是要求学生朗读课
文,课件能 让学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必然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题
是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了“新”“ 些”等四个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意在培养
学生通过同一个字组成不同词语的词语积累的观念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
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
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
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
词语。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法
1.生字认读时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开火车认读、小老师领读、我是小小神枪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2.朗读课文时,可采用 自读认字、同桌对读相互帮扶、师生对读掌握语气、
指名朗读检验效果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 中疏通自己朗读时的各种
阻碍,以达到通顺流利朗读的目的。
3.生词积累时用一字组词开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组词和积累。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 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
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 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
“文”这个字我们天天都能和它见面,你知道我们能在哪见到它吗?(语文
书上)那这个字还能组成哪 些词呢?(文明、文化、文学)
看看这个字由几笔组成?——教书写。
(随文识字、随认随写)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将生词写在气球上, 让学以射击游戏的方式来
记住生字生词的读音)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 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
吗?你想过为什么吗?(联系生活 实际,将文本中的内容迁移的现实生活中,引
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
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1.端正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会写字。
2.读一读,记一记。(养成学采集并积累的好习惯)
(九)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15文具的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文具的家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通过一
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 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
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课后设了两道题,第一道是要 求学生朗读课



文,课件能让学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必然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 要目标;第二题
是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了“新”“些”等四个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意在培养
学生通过同一个字组成不同词语的词语积累的观念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 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
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
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
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
词语。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法
1.生字认 读时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开火车认读、小老师领读、我是小小
神枪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 快乐,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2.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认字、同桌对读相互帮扶、师生对读掌 握语气、
指名朗读检验效果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疏通自己朗读时的各种
阻碍,以 达到通顺流利朗读的目的。
3.生词积累时用一字组词开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组词和积累。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 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
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
“文”这个字我们天天都能和它见面,你知道我们能在哪见到它吗?(语文
书上)那这个字还能组成哪 些词呢?(文明、文化、文学)
看看这个字由几笔组成?——教书写。
(随文识字、随认随写)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将生词写在气球上, 让学以射击游戏的方式来
记住生字生词的读音)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 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
吗?你想过为什么吗?(联系生活 实际,将文本中的内容迁移的现实生活中,引
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
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1.端正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会写字。
2.读一读,记一记。(养成学采集并积累的好习惯)
(九)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16《一分钟》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
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正确导向,而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又
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 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
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 辛苦
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教学中很 容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和影响。
二、说学情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
识。本文是一篇十分 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
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 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
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根据本教 材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结合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
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其中,
我认为知道元元为 什么迟到,了解上学过程中发生什么事,是本节课的重点,体
会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每一分钟是本课 的难点。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 龄特
征、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本课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教学活 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
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
展思辨能力。基于本课题的特点,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为 主、直观演示法、
读悟结合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
转变,从“学会”向“ 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指导学生的学习
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 法:思考评价法、自主、合作探
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流程
现在,我将重 点说一说教学过程,为了让“一分钟”这个课题深入人心,在
课堂开始采用现场感知法,正式上课前,全 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
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一分钟,最后让同学谈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是多长,同时引入本课课题。
第一环节: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4.教师指导写字。观察字形,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多个游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巩固本课生字。
1.“一分钟”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 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
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2.“一分钟”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
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场(闹),每人都
用心(悔),过去一寸来 一尺(迟),人戴鸭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
看哪组猜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 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时间意 义。
第二环节:读悟课文,动画复述,把握大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而言,他们 可以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课文了。所
以,循序渐进的初读,不仅层层递进,也有利于让学生们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
乐趣。
所以在课文的第二环节,采用多种悟读方式。
1.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有关句子。注意朗读的节奏及语音、语调。 同时,
教师引导复述课 文。动画复述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几个镜头:睡觉、过马路、等公
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学 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
复述。
设计意图:故事复述的引导,一是可以内化课文 的语言与情感,二是对学生
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三是复习课文主要内容,为重点问题精读感悟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通读全文,感知质疑。
我会请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从课文的结尾我们读到元元非常后悔,元元后悔什么?
2.元元迟到20分钟,是因为元元贪睡20分钟吗?
3.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
通过分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分钟时间
的珍贵。
第四环节:精读品味,升华情感。
(1) 品读第1自然段



丁零零,闹钟响了。啊,元元该起床了,还得上学去呢。可是课文里的元元
事故怎么做的呢?指生读第一段。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2)品读第2 --4自然段
引导抓住“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来体会元元“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
叹息 和心情。并指导朗读,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再抓住“好一会儿”、“才”、“跑”、“眼看”、“ 车子开了”来体会元
元又一次的叹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并指导朗读,读出更多的叹息、焦急、< br>后悔、自责的语气。
抓住“等呀等”、“一直”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
(3)品读第5、6自然段
引导抓住“红着脸”“低着头”“非常后悔”这些词。引导学生想 象,元元
此刻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元元,你会对自己说句什么话?
(4)梳理全文 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走进教室才后悔的?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具
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出 示课文中描写元元非常后悔的句子 。引导学生根据课
文内容做说话练习。
设计目的:精读品味,抓住关键词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元元的心情。
第五环节: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联系实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为此做一下引导: “20分钟等于
半节课,在半节课中,同学们可以学到多少知识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自己在半
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迟到20分钟就等于错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而耽搁的20分钟是由一分钟引起的,可见一分钟重不重要呀?”通过这一反问,让学生在此感悟一分钟的重
要性,懂得每一分钟 都有很大的用处,进一步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
加强时间观念。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跟元元类似的经历。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
主题,交流自己的 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课件出示有关时间的名人名
言,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和时间赛跑 的
人。



布置作业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
小结:
本次说课,在内容上以第二课时为重点 ,在学法上要求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在教法上只做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体。
16《一分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 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一分
钟》。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 是一路焦
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
训。故 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 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 间缺乏感性认
识。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
感 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
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 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
点。
教学重点: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元元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 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
征、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本课我主要采取 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 愿望。培养



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 的客观事物,
发展思辩能力。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为主、直观演示
法 、读悟结合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
果。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 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
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 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
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 价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活动:“一分钟”读词语。从“我会认”或“我 会写”中挑选几个,
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3)“一分钟”猜谜。我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帮助学生 巩固了旧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
巩固生字识记,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活动中体会“一 分钟”时间的意
义。)
(二)、初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问题想一想:引导学生回答: 因为元元多睡一分钟,途中错过了
绿灯,又没赶上公交车,只好步行上学,所以迟到了20分钟。板书: 懒床一分

(设计意图:想一想的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便于对课文的主要内
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宏观地掌握全文,便于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
(三)、细读课文
首先抛出问题:一开始,元元懒床一分钟他是怎么想的?指名读第一段,说
一说?这里引导学生 体会元元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时的句子的读法。
其次提出问题:当元元错过红灯、没赶上公交车时,他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


< br>的变化。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元元说的话?生汇报,我会出示元元说的两
句话的幻灯片。在 这里,重点指出“叹”字,让学生用两个字表达一下它,在学
生很容易的回答出“叹”字的组词后,我会 让学生体会“叹气”是什么样的语气,
让学生表演一下,引导总结出伤心、难过、后悔、遗憾、自责的语 气。让学生带
着焦急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指名读一读,学生评一评,我再加以补充。
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抓住“等呀等”、“一直”等词语,让学生想象
一下元元步行上学的情景, 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
对于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我准备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想象当元元< br>迟到20分钟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板书:迟到20分钟。同时让学生总结出
在元元身上你知 道了什么?板书: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 的
语文综合能力,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不应仅满足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之道,
更重要的是 要引导学生学有所得。《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
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主 要是引导学生抓具体语句来说一说自己的感
受,通过朗读、品味、感受园园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 、步行的辛苦、脸
红的尴尬、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
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了解“一分钟”,珍惜“一分钟”、
科学利用“一分钟 ”。)
课间操:读儿歌,忆主题。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长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进行到
一半时,教师带领学生读1分钟有趣的儿歌,这样放松了学生的心情,使学生很
快地把精神集中起来,又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既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
3.教师重点示范,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在示范的过程中对重点的笔划
做以强调。
(设计意图:示范时演示笔势走向,学生就有了一个直观感受,看透每个笔


< br>划的起笔、运笔、落笔的全过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认识基本笔画,重要
的是对笔划的练习 有严格的指导,为今后学好规范字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欣赏感
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4.学生互相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注重激励性的评价,这也是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身心特点 ,这样
以学生带动学生,形成良好氛围,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在相互交流中
得以提高 。
(五)、课外链接
有关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安排,目的 是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丰富阅读感受,
延伸并深化阅读感悟。)
六、板书设计
16.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 迟到20分钟 珍惜时间
(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
在板书中就是要求打破教师“一 手包办”现象,所以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讨论,
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与书写。让板书在动态中生成, 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同时
这样的设计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记忆。)
17《动物王国开大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部编版一年级下 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
话,课文主要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狗熊在狐狸 、大灰狼、
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
明白 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1个偏旁;
2.会写“要、连”等6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教学效果的成败取决于教 学方法是否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
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有:在认读生字时主要让学生采用 自由拼读,小老
师领读,指名读,齐读,抢读等不同方式对生字进行识记。在组织学生对课文的
朗读时,我主要采用了自由读,同桌两人互读,指名读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及本课目 标,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法的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流程有
以下四大板块。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课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老虎、狗熊、狐狸、梅 花鹿等图片,
并配以音乐,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动物的名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
的 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
2.在板书课题时,相机教学“动物”的“物”字,在这里要读轻声,认识牛
字旁。
3.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向学生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拼读,读准字音;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3)标出自然段序号。
过渡 :《语文课程标准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 此,接下来的这个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2.检查认读



(1)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相机正
音)、全班齐读。
(2)去拼音读词:打乱顺序抢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巩固对词语
的识记)
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白板中的计时器功能,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先同桌
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内交 流。学生谈到的识字方法可能会有:
(1)熟字加一笔、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2)生活识记:让学生做个“鬼脸”(做中学);
(3)图片识记:出示熊、虎图片; < br>(4)组词识记:让学生在白板上拖动生字给“通、遍”组词。过渡: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低 年级的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暂,为了吸引他们的
注意,我设置了一个游戏环节。
3.做游戏:猴子摘桃。
(三)再读课文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由于课文比较长 ,共有18个自然段,我挑选了生字
较多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在反复朗读课文中读 准、读通、
读流利。
2.接着读2——6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由于这篇童话情节 反复,
读懂了第一部分对于后面内容的学习就不难了。
过渡:书写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 力,也是本节课的一项教学任务。在
指导写字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与书写能力,塑造良 好的写字习
惯。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点”,利用放大镜将生字放大, 让学生观察怎样才能将这个
字写正确、写美观。
2.教师范写,边写边说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生描红,练写一个。
4.在展示台上展出,师生共同评议。
5.再次练写。



小猴子下山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 它扔了这个要那个,
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故事。这是一篇饶有情趣,发人深省的童话。告诉了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的道理。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 力体系来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和手(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学 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2.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 ,他
们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民主、协作、自主的
实践活动激 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聋生认知、情感、思维等
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懂得小猴子见新扔旧的行为 是不好的,明白做什么事都要专一才
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 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形象的图和抽象的文字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图文
紧密结合了,才能使学生了解小猴子 活动的顺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的
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
构类似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的情景教学法。
(2)以扶为主的扶放教学法。
(3)读思结合的品读感悟法。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br>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法。
六、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 导入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节 的活动。首先
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然 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
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 道吗?这只小猴子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
不久的一次下山中,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你 们想知道吗?引出课题,并
板书。
(二)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 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
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活动 过程中: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再认学
生借助拼 音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出示课件)①、小猴子下山干什
么?②、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 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然后师
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②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一边 看课件,一边回答第
②个问题。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归纳出第二、三、四段在写法上与第一段
一样,都用了一个“ 小猴子( ),走到( ),看见( ),就( )。”
的句式来写的。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师小结:课文的前四段写法
一样,所以我们学起 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追到兔
子了吗?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引入学习 最后一段。这一段的学习中要让学
生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明白小猴子最终是一无所获,并让学生找出 说明小猴
子此时心情难受,却没有办法的一个词?(“只好”)学生找对后,再启迪思考:

关汉卿代表作-孔明智退司马懿


短路计算-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


杜甫春望-湿润的反义词


地铁的英文-王琦瑶


门面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专升本英语作文


副职业哪个赚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魑魅-果壳里的宇宙


电子邮件签名模板-常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