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常考题型:解决问题(四)及答案-人教版数学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社区活动感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常考题型:解决问题(四)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题型注释)
1.
李阿姨平均每秒打0.9个字,王叔叔1分钟打了50个字,平均每秒打了个
字.他们谁打字快些?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题型注释)
2.
求A是B的几分之几?
3.张叔叔和李叔叔参加了工厂的技能比赛,张叔叔加工完了所有零件的
1
2
时,李叔
叔加工完所有零件的
3
5
。在这段时间里,谁的比赛成绩更好一些?
4.
小林从学校回家要花25分钟。小新从学校回家要花1
4
小时。如果他们两人的行走
速度相同,谁家离学校远些?
5.
春蕾小学图书馆的图书中,社会科学占
2
3
5
11
,自然科学占
11
,文艺类占
11
,剩下的
是其他图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其他图书占图
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
6.(6分)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园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下午浇了,第二天浇了,一共浇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浇?
7
.
妈妈买了一些毛线,给爸爸织毛衣用去了
7
10
,给红红织手套用了
1
20
,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8.李明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m,另一边是m,
第三边长是多少米?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9.阳光小
学的同学去春游,共用了10小时。其中路上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1
5
,吃饭与休息时间共占总时间的
3
10
,剩下的是浏览时间,浏览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10.
小明和爸爸现在年龄的和是34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
大24岁,今年小
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11.
五(1)班21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和是多少?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是良好?
12.
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
拔赛上两个人各打了10发
子弹,成绩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参数答案
1.李阿姨打字比较快一些
【解析】1. <
br>试题分析:要比较谁打字比较快,只有比较一下他们各自打字的速度即可:即比较
0.9和的大小
即可,此题可以都化成分数,再比较,也可以都化成小数再比较.
解:=0.8333…,
0.83333…<0.9,
所以<0.9,
答:李阿姨打字比较快一些.
2.
A
B
【解析】
2.
直接把“是”或“占”字改“÷”列式。
A÷B=
A
B
3.李叔叔
【解析】3.
答:这段时间里,李叔叔的比赛成绩更好一些。
4.
小林家
【解析】
4.
1
4
小时=15分钟
15分钟<25分钟
答:小林家离学校远些。
5.
10
11
1
11
【解析】
5.
2
3
510
11
+
11<
br>+
11
=
11
1-
10
11
=
1
11
答: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共占图书总量的
10
11
,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
1
11
。
6.,.
【解析】6.
试题分析:第一天上午浇了
所有果树的,下午浇了,第二天浇了,根据分数加
法的意义,将这三天浇的占总面积的分率相加,即得一
共浇了多少;根据分数减法的
意义,用单位“1”减去这三天浇的占总数的分率,即得还剩多少没浇.
解:++=,
1﹣=;
答:一共浇了,还剩没浇.
7.
一共用了全部毛线的几分之几?
3
4
【解析】
7.
答案不唯一。如:一共用了全部毛线的几分之几?
7
10
+
1
20
=
3
4
8.米;等腰三角形.
【解析】8.
试题分析:根据题
意知道1米是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用周长减去两条边的长度就是
第三条边的长度;根据边的长度的特点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1﹣﹣=(米),
因为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所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第三条边长米;按边分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9.
1
2
【解析】
9.
1-
1
5
-
3
10
=
1
2
10.
(34-24)÷2
=10÷2
=5(岁)
24+5=29(岁)
答:小明5岁,爸爸29岁.
【解析】
10.
略
11.
(1)中位数是30,众数是31 (2)9人
【解析】
11.
(1)将此组的21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9、23、2
4、25、26、26、27、28、
29、29、30、31、31、31、32、33、34、35
、36、37、41;
处于中间的数是30,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0;
在此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1,所以众数是31。
(2)观察所给的数据,成绩在31-37分之间的人数是9人,所以,有9人的成绩是良
好。
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30,31;9人的成绩是良好。
12.
(1)甲平均数是9.5,众数是9.5;乙平均数是9.5,众数是10.
(2)乙
【解析】
12.
(1)甲的平均数:(9.2+9.3+9.
4+9.5+9.5+9.5+9.5+9.5+9.6+10)÷10
=95÷10
=9.5
甲的众数是9.5;
乙的平均数:(8.3+8.7+9+9.5+9.8+9.8+9.9+10+10+10)÷10
=95÷10
=9.5
乙的众数是10
答:甲成绩的平均数是9.5,众数是9.5;乙成绩的平均数是9.5,众数是10.
(2
)虽然甲乙平均数相同,但由于平均数受极值的影响,所以看中位数和众数比较合
适,乙的中位数是9.
8,众数是10,甲的中位数是9.5,众数是9.5,所以乙一般水
平较高,冲击最好成绩机会比甲多
,所以选乙参加比赛更合适。
答:因为乙的中位数是9.8,众数是10,甲的中位数是9.5,众数
是9.5,所以乙一
般水平较高,冲击最好成绩机会比甲多,所以选乙参加比赛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