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3自主赏析篇目二李凭箜篌引练习含解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玛丽莲梦兔
597次浏览
2021年01月06日 10: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煎鱼的做法-搞笑祝福短信

2021年1月6日发(作者:谢绪恺)


李凭箜篌引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 引:古代一种诗体标志

B.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指弹奏的时间
..
C.芙蓉泣露香兰笑 芙蓉泣露:形容乐声惨淡
....
D.昆山玉碎凤凰叫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凝重
....
解析:选D。形容乐音清脆。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李贺通过色彩意象的组合创造出的意境氛围是多种多样的。
①犹如华彩乐章中的高潮部分,成为全诗意境凸现的点睛之笔
②充分发挥色彩营构意象、表情达意的功能,并使它在创造意境上起到重大的作用
③李贺诗歌中色彩的最独到之处,就是把色彩这一形式因素纳入诗歌的总体艺术构思之中
④都是一首诗中最精彩传神的警句
⑤他的作品中很多描绘色彩和色彩意象的诗句,如“剑光照空天自碧”“雄鸡一声天下白”等
A.③②⑤④①
C.⑤②③①④
B.③④⑤②①
D.⑤④①③②
解析:选A。由⑤中的“他的作品中”可知,⑤不能排在首位,因为“他”指代不明,故可排
除 C、D两项;由句意可知②紧承③,④①紧承⑤,故可排除B项。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 》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2)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3)梦
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露脚斜飞湿寒兔
4.中唐诗坛上出现的《琵琶行》 与《李凭箜篌引》以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了神奇的音乐境界,
堪称千古绝唱。比较这两首学过的诗,回答 下列问题。
(1)从表现手法的选择上来看,《琵琶行》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写琵琶女弹奏
前试弦调音是“转轴拨弦”,弹奏时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而《李凭箜 篌引》主要用
________________,通过幻想境界的瑰奇,烘托了箜篌奇异美妙的声音。


(2)从表现内容的侧重上来看,《琵琶行》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对音 乐的精
妙描写只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的;《李凭箜篌引》主要是突出表现______________ __。
答案:(1)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2)弹奏箜篌者的高超技艺
5.题记是写在书 的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
引用名人名言。请参考下面为 李煜的词《虞美人》写的一则课文题记,为《李凭箜篌引》写
一则课文题记。要求语言优美生动,60字 左右。
春花开,秋月圆,人生美好的时光终有完结;小楼夜,东风起,李后主独自凭栏,难忘
旧事;雕栏存,玉砌在,只是物是人非万般皆改;满腔愁,一江水,徐徐缓缓流淌至今。
答:

解 析:给课文写题记时,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手法与情感的基础上,参考示例,找到最恰
当的切入点进行 写作即可。
答案:吴地精丝,蜀地桐木,精美绝伦的箜篌在李凭手中奏出旷世奇音。昆山玉碎、芙蓉泣
露之响,空山凝云、石破天惊之势,一曲终了,留下了悠悠余韵,借着“诗鬼”之笔流传至
今。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屋, 侍臣值宿所居。③平
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 :《战国
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 br>指写家信。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 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
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内心的情怀,“日暖” 属于想象
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 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
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 的。
④⑤
②③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 ,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
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解析:选C。C.“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和
“悲”形 成对比。
7.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 裂
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

答 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
萧条零落,身历 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李诗主要是写
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 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
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工程机械公司-寂寞犯的错


非主流qq空间-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我有一只小毛驴-短篇小说排行榜


师恩古诗-明清小说西游记


观暖春有感-商铺租赁合同


新梦想-快乐崇拜歌词


德国的风土人情-群签名


公共财政收入-表里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