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
考核指标-幸福是什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因
此
,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
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
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
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
品质。如揭示课文题目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题目,从读得正确
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
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
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
br>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补充
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
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展开了较
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准备生字词
卡片。(教师)
<
br>2.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将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3遍,想想写
了什么;读读课文,通过读课文
知道毛主席是谁。(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
的革命历程。)
1 8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
画像)
人
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
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
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
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
国的革命
奉献了一生。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
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
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
目)
设计意图: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以歌颂毛主席的歌曲直接导
入,渲染情境,迁
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
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
达成。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
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
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预设:(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
自己的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 8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
它们。比一比,看谁读
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
读课文,
然后同桌讨论,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使学生体会自
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主
江 住 没 以
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
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4.读课文解疑。
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
br>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
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
3 8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
,是个反
刍的现象。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人,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
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
便学生在语言
环境中继续识字。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
2.重点指导: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
势。
4.学生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教师不
要
忘记学生是初学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
姿势。教师在教室里观察
,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
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4 8
1.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17个生字,让我们和这些生字及它们的朋友
打个招呼,你们愿意吗?
2.认读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江 住
没
以
3.认读词语:挖井、战士、不忘。
4.用不忘练习说话。
5.过渡: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
色。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
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
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
br>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
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
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
挥学生主体作用的
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
垫。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出示水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
来一幅图,这是什么?
(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
5 8
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句
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
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
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
,可见,那里是
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
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
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很远说明了什么?
(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6.
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
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
生什么变化呢?
7.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
这
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
主席。)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
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
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
活。)
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
处处关心人民群众
的人。)
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
段。
6 8
设计意图: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
移,能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
感。读是语文学习的
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在
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
体会缺水会
遇到哪些困难,再读好课文。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
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
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新中国成
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
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
活
,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
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
历在目--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
吃
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
亲们的心中激荡-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
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
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
井
7 8
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了毛主
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
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
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
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
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让学生进
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
学习空
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探究、
交流学习,充分展示
自己的才能。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
我让学生先了解
沙洲坝的地理环境,出示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
手帕。让学
生大声朗读,想象沙洲坝人民缺水的生活是多么不方便,
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缺水带来的烦
恼,使孩子们切实体
会到沙洲坝人民生活的不容易。
2.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通、读顺,抓住
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
br>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从而
理解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