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下册的语文荷花学习的教案.doc
抄一篇日记-网络推销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 , 感受荷花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 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积累
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
,
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那一段文字。
【教具准备】
荷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 引出课题
1.出示荷花图片
, 问:你对荷花有什么了解吗 ?
2. 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荷花画过荷花 ,
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
写过荷花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荷花” 。(板书荷花)
二、新授
1. 默读课文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 1)课文开篇给我们交代什么?(时间、地点和人物)
( 2)理解“赶紧”的意思 , “我”为什么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闻
1 4
到花香)“我”跑到荷花池边会看到什么呢?(看到荷花)看到怎样
的荷花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 1)“已经开了不少”是什么意思?
(
2)理解“挨挨挤挤”的意思①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地方看过挨挨挤
挤的情景?②挨挨挤挤说明人多 ,
那么 , 这里荷叶“挨挨挤挤” 说明荷
叶怎么样?(说明荷叶很多很茂盛。)
( 3) 刚才我们通过比较、想象 ,
体会到了“挨挨挤挤”作用。下面请大
家自学后半句 ,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用得很好 ,
好在哪里。(碧绿、一个
个、大圆盘等词语突出了荷叶的色彩美、
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
( 4)这一自然段的后三句话描写了什么?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
br>(描写了不同开放程度的荷花的样子。用“有的 有的 有的
”连
接。)这三个有的在句中说明了什么?出示荷花的图片 , 这三个有的所
描写的荷花都指的是图中的哪多荷花?并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段
话
4. 学习第三自然段
(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 都有哪些姿势?
( 2)连用几个“一朵”有什么作用?(说明荷花多 ,
每朵的姿势各不
相同。)
( 3)最后一句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池边看作是一幅活的画 , 那画
2 4
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大家来说说这画家是谁呀?(大自然)真
了不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
5. 学习第四自然段
( 1)“翩翩起舞”
是什么意思?第一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
荷花” 文章中的
“我”是不是一朵荷花呢? (不是)那为什么 “我”
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呢?(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 , 作者深
深地被吸引 , 沉浸于美景当中不能自拔。 )
( 2)作者觉得他忽然变成了一朵荷花
,
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喜悦)你从哪些词语当中看出来的?(翩翩起舞、快乐、好
梦等等)
( 3)“好梦”后的省略号包含了什么内容?
6.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 这个自然段不写行吗?为什么?(不行。因
为在看荷花的时候
, 作者沉浸于这美丽的荷花当中 , 达到了忘我的程
度, 说明荷花的美丽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
三、总结全文 , 课后拓展
课文
从闻到清香到看到荷花再到想到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的?当你们看到这样一池美丽
的荷花你们会想到
什么呢?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去查查资料看看还有那些写荷花的文章或者古
诗, 并与大家交流分享。
3
4
【板书设计】
3、荷花
闻到————清香
荷
荷叶:挨挨挤挤
看到
荷花:姿态万千
热爱
大自然
花
想到:“我”仿佛就是荷花
【板书设计】
回顾《荷花》这堂课的教学 ,
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 , 反思整个教学
过程 , 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 ,
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 , 当中
都有缺点。在教学中 , 我积极创设情景 ,
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
空间 , 鼓励学生敢想、 敢说。根据学生的学情 ,
进行了必要的引导——
比如让学生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
“冒”
换成“长” , 好不好?等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
, 使学生学习积极性
较高。通过实际教学从中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
, 今后在学生创新思维
及好词佳句的积累上 , 还需更加重视。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