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_人教新课标

温柔似野鬼°
653次浏览
2021年01月06日 17: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个人说明超拽-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

2021年1月6日发(作者:邱钟灵)


《荷花》教学设计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br>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
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 意并
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
长且学识渊博者。“老 ”“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
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
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 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
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 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
谕”。至元 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
“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 “教习”一称。其实
“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
府和州 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
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
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
场 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
第1页共8页

< p>
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
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 技巧,“死
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 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 抓起,每天挤一
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
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
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 石穿,绳锯木断的功
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1.导课。
第2页共8页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荷花》,作者叶圣陶。
2.板书课题。
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简介叶圣陶。
【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激疑。
这篇课文写的 是:哪里的荷花,长得什么样子呢?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
读准,长句子多读几遍,来把握 句子间词语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停顿方法。
2.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1) 找四个孩子以开火车的形式横向读词语,读时注意指导三个生字“胀”“翩”“挨”
的正确读音和“莲蓬 ”中“蓬”、“衣裳”中“裳”的轻音读法,以及“仿佛”中“佛”的
多音读法。
【三个生字有动画强调】
(2)小组比赛读。
找四个小组开火车比赛读词语,要指导读出每个词语的情感色彩。
(3)男孩、女孩接力读。
2.检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第3页共8页


(1)提问。
叶圣陶给我们介绍的是哪里的荷花,长得什么样子呢?请你合上课本,用自己的话说说。
(2)找3、4个孩子说说,引导其他孩子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四、精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一)抓住:“冒”字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三种姿势的特写,体会荷花的娇
艳美。
1.谈话。
请孩子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用“──”标出叶圣陶写的是哪里的荷花的语句, 用“~~”
标出荷花样子的语句。
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抓住“冒”字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
【课件出示】
①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冒”字在语句中的意思。
【课件出示】
② 根据语句这个语境,孩子们得出“冒”字应该选取第一个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
系生活经验,用手势 模仿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找找“冒”字的同义词。(冲出
来、钻出来、露出来……)
③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引导孩子们体会作者 “冒”字用的巧妙。
【课件出示】
首先,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孩子们找到三个近义词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课件出示】
第4页共8页


相同点:都含有显现出来的意思。
不同点:◆冒──方向单一,向上、向外。
钻──方向多,钻出来、钻进去、钻下去(钻井、钻探)
露──没有太强的方向感。
结论:从方向的方面说,“冒”字更准确,更形象地写出荷花的蓬勃向上的方向感。
冒──冒泡、冒烟、冒火,根据生活经验,物体会发生体积变大的变化。
钻、露──物体没有体积变化。
结论:从物体体积变化的方面说,“冒”字更生动地描摹出荷花的生命张力。
总之,“冒”字 传神地写出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充
分地表现出荷叶、荷花的多,给人 白绿相间的颜色美感,表达出作者的振奋之感、惊喜之感。
其次,指导孩子们朗读。
【课件出示】
(2)抓住荷花的三种姿势的特写,体会荷花的娇艳美。
【课件出示】
以多种形式的读,体会荷花的娇艳美。重点指导孩子们读准重音,表达清晰。如 “两三
片”“嫩黄色”“花骨朵儿”“饱胀”“破裂”的重读,清晰地表达荷花的娇艳欲滴以及各
个姿势的特写美。
【备注:全班交流的这两个重点模块,顺序可依据孩子们的学情而适时调整,指导 朗读
时也可以调整教材的顺序。如下面的课件所示:】
(二)抓住“我”的动作词句,引导孩子们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谈话。
孩子们,看到这样一池美丽的荷花,你想到了什么?
第5页共8页 < /p>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孩子们的思维发散与否,由上面的环节来决定。这个问题,起到过渡的作用,既可检验以上环节的学习效果,又可引起下文。因此,要多找几个孩子敞
开心扉来 谈。】
2.叶圣陶此时又想到了什么呢?
可以让学生直接回答,因为有初读的基础。【叶圣陶想到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
3.点拨学生用“○”画出“我”这朵荷花的动作词语。
4.学生默读,圈画。
5.全班交流。
(1)通过朗读,体会荷花的动态美。
【课件出示】
(2)通过开放性思维,体会荷花与虫的对话情趣。
【课件出示】
(3)配视频课件朗读。
五、资料袋。
【课件出示】
荷花,有很多的别 名,如睡莲、出水芙蓉。荷花的颜色大部分是红色、白色或粉红色的。
荷花的根卧在河泥里,一般看不见 它。
荷花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植物,古时候荷叶是用来包东西的材料,除此之外,荷叶还可
以药用,藕可以食用,看来荷花是很有用的花了。
但荷花真正为人们所喜爱,却不是它的实质,而是它 的精神──清高的精神。周敦颐在
《爱莲说》中曾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荷花出自污泥,却能守住自 己的洁白,这正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6页共8页


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像荷花一样。
如数千年前的贤君舜,就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 ,他的继母和哥哥是品质格差的人,但舜
保持着自己高尚的品格,终于名垂千古。
再说近代的 孙中山,当时中国陷入了殖民状态,环境也非常恶劣,而孙中山却远渡重洋,
为革命奔走呼号,终于成为 中国革命的先驱。
而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受着教会的欺压,被指控是魔鬼,音乐会也受到妨碍, 但
他仍坚强地完成了自己不朽的乐章。
他们即使生活在黑暗之中,也能发出自己的光芒,这不正是荷花的精神所在么。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继开展了市花的评
选活动,先后推举荷花为市花 的城市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
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9 0年代澳门回归前制定特区的区旗、区徽,也选
用荷花为图案。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特区的历史渊源,民 风习俗、情操陶冶与荷花习习相关。
尽管他们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喜爱心 态却一脉相承,只是情
韵各异。
济宁市荷花栽培约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今济宁市的荷花新品种已达六十余种。
六、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
七、作业超市。
【课件出示】
八、板书设计。
3 荷花
两三片 全 花骨朵
穿 站 舞 停 站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修行人-年底总结报告


爱是永恒简谱-历历在目造句


孙渔-情人节的英语


穷兵黔武-与妻书林觉民


女生的qq名-过故人庄的诗意


孝敬父母-亲人丁当


qq骰子表情-考研英语作文模板


名酒排行-沉思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