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优质教案
认真学习-梁静茹歌
2 燕子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伶、俐、翼、漾、倦、1.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
闲、散、纤、杆
、痕”10个生字,掌握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
“乌黑、剪刀、聚拢、纤细、偶尔、洒按
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落”等词语。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春光平
文的能力。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的
增添了许多生趣味”。
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
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
[教学课时] 2课时
天的语句,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教学准备]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
天美景。
1.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5.通过对课文
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
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燕
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
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文章。
的意识。
6.通过摘抄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对语
言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
南方飞
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燕子)谁见过燕子?
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
田野
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
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著
名作家郑振铎描写燕子的
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燕子 学生齐读课题)
2.指导“燕”字
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
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3.
利用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
描述给大家听。(背景音乐《小燕子》)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
br>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
就能读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看拼音写词语。
gǎn jí jù lǒng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带有生字的( )( )
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课文读通顺,把你认为xíng chéng ǒu ěr
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 )( )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pí juàn hén jì
为止。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 )(
)
2.多音字组词。
散sàn()sǎn()
杆gān()gǎn()
3.比一比,再组词。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凑(
)奏( )
意“纤”、“散”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拂( )佛( )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掠( )惊( )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利( )俐( )
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全班交流,探究初成。
4.课文是从哪几个
1.
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方面描写燕子的?
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
交流时共同解决。
3. 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
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
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
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
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
解相应的段
落。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5.按课文内容填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空。
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板书:燕子的外形) 一身( )的
2. 课件出示:(
)的羽毛,( )的尾巴,( )的羽毛,一双( )
翅膀。)
似的尾巴,一对
3. 是啊,羽毛,尾巴,翅膀,凑成了一个可爱的活泼的小(
)的翅膀,
燕子,这里我不太明白,燕子怎么会是凑成的呢?能不能换凑成了那样(
)
成“组成”?(学生自由发言)
4. 教师小结:我觉得“凑”
字用得很好,“凑”字是说燕子
把这些优点都集中起来了,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活泼,感觉
特别
有生命力。如果换成“变成、组成”,听起来好像是在
形容机器,没有活力。
5.
在这一段当中,燕子到底给你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呢?(我觉得燕子长得活泼机灵,惹人喜爱。) <
br>6.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
吗?(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
方去写。)
7.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加上
尾巴”“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
勒,“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
br>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8.
那让我们看着这些提示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一段吧。
课件出示:(乌黑发亮)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轻
快有力)的翅膀。
9.
背诵第一自然段。
10. 谈话过渡: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燕子的
外形特点,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指读第一自然段,交流: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的( )的小燕子。
2.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3.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阅读选段,完成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练习。
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如毛的细雨”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
的特点:雨丝
是透明的,它是那么细,那么小,那么轻。)
(2)读中体会:“如毛的细雨由
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
二三月的春
日里,轻风微微地
吹拂着,如毛的细
雨
由天上洒落着,
千条万条的柔柳,
柳”(引导学生读的舒缓、轻柔,体现春雨的细、轻,体现柳
红的白的黄的花,
丝的柔美多姿。)
(3)课件出示: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
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
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
的叶,都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①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花呀,
草
青的草,绿的叶,
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灿烂
无比的春天。
(1)文中写到的具
体景物有
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赶
集”的原意指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②学生交流,自由发言:说说文段描绘的画面。
(2)文中的“赶集”
③教师评议,相机小结:是呀,那花呀,草呀,叶呀, “赶指
。
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仿佛让我们看到小A.到集市上买卖
草争先恐后
地从地面钻出来,草地从过去的光秃秃的景象,
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景象。花儿这里开了一朵,那里又开了
一
簇,惟恐自己落后,也来争春。柳叶也来凑这个热闹,张开
一个个嫩绿的叶子。向我们展示了
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
象。(“赶集”在这里指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货物
B.各种花草争相
开放的景象
(3)文中画“ ”
的句子把
(4)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
给春天平添了生趣。(板书:平添生趣)
课件出示: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
可爱的小燕
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
了许多生趣。(自由读、
合作的、齐读。)
当作人来写。
3.课件出示,展
示“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
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
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5.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照样子完成填
1.就在这灿烂无比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空。
来,给春
天平添了许多生趣。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
始它快乐的旅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
四自
然段,从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
飞得很快,很轻)(板书:燕子
飞行)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
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
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
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另有几只却在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
(1)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
又
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2)“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快。
(3)“掠”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查字典吧。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①“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
②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轻快,姿势优美,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
3.除了“掠”字,在第三、四段中,还有哪些词语
用得也特
别好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沾”用得很好,它的
意思就是轻轻地碰,说明
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偶尔沾了一
下水面,又飞远去了。“荡漾”这个词语用得很美,我仿佛看
见水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开去。)
例:乌黑的羽毛
( )的尾巴
(
)的翅膀
( )的小燕子
( )的春天
( )的图画
( )的天空
( )的湖面
4.小结:是
啊,这一部分课文写了燕子飞行时特别美。谁能
说一说学了这一段,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
燕
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可以用课文中的
活泼、伶俐来形容。)
5. 大家把第三、四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
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
练读,试着背诵。)
四、继续探究,学习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3.写出下面词语
的近义词。
2.
交流,重点赏析“闲散”、“纤细”“休憩”“几痕”等词。 聚拢( )
(1)辨析“几痕
”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
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闲散(
)
纤细( )
(2)辨析“休息”和“休憩”(“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休憩( )
歇息使
精力恢复,如说休息一下,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场所,
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体
,如在游廊
或树阴下休憩。)
(3)辨析“闲散”与“悠闲”闲散是形容生活的状态;悠闲<
br>是形容心境,而且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闲散的近义词有悠
闲、安闲、清闲等。)
(4)纤细的意思是细微,细小。
3.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
么?(板书:燕子休憩)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
br>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
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叙
述。
2. 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
大自然……)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 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
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捏一捏、刻一刻、
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
“烂漫无比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
篇短文。
七、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 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倦”、“聚”等字。
八、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燕子
燕子外形
平添生趣
燕子飞行
燕子休憩
[教学反思]
《燕子》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
外形和
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
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本文语
言清新
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
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
姿态、
文静优雅的休憩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
天和燕
子的喜爱之情。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
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
始展示学生
收集的图片资料,并以《小燕子
》作为背景音乐,
将孩子们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激发了学生参与
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时
的插入课件,以更
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
位,以读为
主,以读促悟。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
层次的学生
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
与鼓励。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
给学生充分
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
习,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教学中
的激励性
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
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主要
引
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
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
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
内化。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赶集 聚拢 形成 偶尔 疲倦 痕迹
2.散sàn(分散)sǎn(闲散) 杆gān(旗杆)gǎn(杆秤)
3.凑近
奏乐 吹拂 仿佛 掠过 惊讶 利益 伶俐
4.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
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
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5.一身乌黑的羽毛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子。
第二课时
1.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
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
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灿烂
无比的春天。
(1)轻风 细雨 柔柳 鲜花 青草
绿叶
(2) B
(3)柔柳 花 草 叶
2. 剪刀似的尾巴
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的小燕子 烂漫无比的春天 光彩夺
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波光粼粼的湖面
3. 聚拢(聚集) 闲散(悠闲) 纤细(纤弱) 休憩(休息)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本
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
都一一跃然纸
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
于以下几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2.
理解课文,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
气勃勃的景象。
3.
正确读写“燕子、赶集” 等词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
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
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
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
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
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 ,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
”。让
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
<
br>
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
境
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
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
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
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
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
境。这课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我播放了燕子
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
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
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
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
的音乐,加深了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比如,青
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
蝴蝶等,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特
征和美丽。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
限、生
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
号”对应
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学习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
句,教学中,我觉得学生能够很容易领会,没有
带领学生加以引导或想象,部分学生对对“正待谱写一曲
春天的赞歌”根本不理
解,因此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是郑振铎的一篇散文,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
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
息场面,都一一
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
燕子的喜爱之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
掌握了一些熟知的修辞手法,也懂得了
去品读散文优美的语言,加上本篇课文插图意境优美,对学生读懂
课文、理解课
文很有帮助。
基于以上,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首先,我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
<
br>学生回忆自己看燕子的情景,说说记忆中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且在板书课题时
相机教学“燕”字
。第一课时便是基础的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懂课文,让学
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描写燕子
的情景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外形、习
性、飞行和休息。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先将第二自然段提取出来先
讲,让学生
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如“微风吹拂”、“柔柳舒展”、“都像赶集似的聚拢
来”等词句一一品悟,从而来感知春天的烂漫无比,而这些美丽灿烂的春景因燕
子而更富有生趣。接着,
顺理成章地以“燕子怎样给春光增添生趣的?”为中心
问题,开展第一、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我详
细讲解了短小的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
活泼
机灵的小燕子。”第一自然段虽短,但其写作手法十分出色。作者采取了从整体
到部分、从
前部到后部的描写顺序,抓住了燕子外形最显著的特点进行描写,从
而刻画出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
些写作手法是学生学习了之后可以学以致用
的,所以我在这里重点强调了。接着,燕子的飞行和休息我放
手让学生去品读,
感悟散文的语言美。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关注到了“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这句话为什么要用“痕”?对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通过积极地发言,
学生们一致认为用
“痕”会比用“条”、“根”等字来得好,有的同学点出电线杆
离我们较远,电线抬头看去不甚明朗,甚
至有些模糊不清,而“痕”字恰好写出
了这种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感觉,假如换成“条”和“根”就看
得太清楚了。
还有学生说,“痕”字如同山水画一般,浅描淡画间自然有其画面的美感,假如
换
成“条”便失了美感。学生的见解都很独到,我一一肯定了他们,认为讲得都
很有道理,这说明他们对于
课文,是认真去读、去品、去玩味了。
通过《燕子》两课时的教学,让我感悟到在教学散文时,还是
要回归课本语
言,让学生一遍遍地去读、去品读、从读中他们自然会有所悟。在朗读中,读出
春
天的美丽烂漫,读出燕子的活泼机灵。而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上,
我过于放手了,假若能够第
三自然段我来引导,然后让学生学习到品读的方法,
从而自己去品悟第四自然段,这样子教学应该会更加
流畅。至于多媒体课件的运
用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丰富教学的形象性,避免一些枯燥乏味的分
析,
图文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好课文、读懂课文、读悟课文。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
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
线
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
轻快灵活的飞
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字里
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
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
味、欣赏,直至
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及诵读歌颂春
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课上,从引导学生
观察画面
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组织学生自读交流,然后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
让学生
们运用第一段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
外表特点,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
中投入听、说、写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
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
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
中,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体会,感悟燕子飞行
时的优美姿态,在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第四
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景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
杆上
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的:对照一下
插图,再闭
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那几根电
线呢?再抓住“几痕”进行理解,为
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突破疑难
点,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不足之处:可能刚刚开学的原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
有一部分学生
对“正待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这句话理解不到位,导致课堂效果
不是很好,再就是教学调控不够灵活,
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
强学习。
《燕子》教学设计
导语:《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
br>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
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
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
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
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
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
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
)的羽毛,一对( )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
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出示:在(
)中,在( )中,燕子( )在天空里( ),唧唧地叫着,有的( ),( )
飞到了(
);有的( ),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纹( )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美”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