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学生心得体会
笑傲江湖的所有歌曲-会议总结范文
帮扶学生心得体会
【篇一:语文被帮扶教师心得体会】
“一对一”结对帮扶教师心得体会
语文教研组:汪燕
学校
为了使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又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我
有幸能成为李彩菊老师的徒弟。通过教学
设计的不断优化、经常观
摩她的课堂教学,使我在自信心、意志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很
大的
提高。现将这一年来的结对帮扶工作心得作如下总结:
虽已任教三年,但由于自己教学经验
的缺乏,在上课的时候虽然能
很流利的把本节课计划的知识讲授完,但就好像一个人在表演一样,
有时,我讲得筋疲力尽,但学生的收获似乎不多。也许是因为我在
上课时忽略了学生的存在,不能面向
全体学生,而且组织课堂的能
力也不是很好。而经过这一年来的历练与学习,在李老师的帮助下,
我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通过几次现场课的观摩及现场交流、网
上交流,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
师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
在面对学生时,则要把心沉下去。让我知道要搞好教学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做起:
1、细读文本。不管作为任何学科,细读文本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
我们基层的语文老师,更要去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挖
掘文本的内涵。以前我在教学语文时,
只以为是的抓住一两句话,
两三个词,或者是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
成
对文本的曲解或者是误读。
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
心情??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元素,方能揣摩作者的用心,这样解读文
本才会更真实、丰满、深刻
。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在文本之
中,我们必须查找有关资料,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才能弄清楚作者
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
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不要讲得太多,要把学习的主动
权还给学
生,要把语文课上成学生自己感悟,自我体会,生成的课。所以,
作为新课改后的一名
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更是重中之重。
细读文本,除了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写作背景,编
者的意图,
学生今天的感知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应该确定文本的主题。老师只
有理解了文本要表
达的主题,才会围绕着主题将语言、细节、结构、
背景等相关的内容,有梯度、有逻辑地
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工具
性和人文性的教学统一。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关注
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
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
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
了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
全体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学生缺乏自控能力,
常在学习上
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
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
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
化上,对后
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从赞美着手,所有的
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
尊重,特别是差生,他们更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
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
高教学水平。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每一个老师<
br>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
分珍惜。这一学期来来,我听了
李彩菊老师的很多节课,还有网上
名师的课,也有其它优秀教师的课。每听完一节课,我都会主动和他们交流,吸取他们教学中的长处,向他们请教我没弄明白的知识,
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
。有时在听了别人的课之后,我还
会把那些教师的优点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5、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都说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飞跃。所谓反思是指教
师应善于总结学习及
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
方式,以
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达到成长的质的飞跃。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这短短的一学期里,
我在李老师的指导下,
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还有缺陷,如教学机智和教学理论
我都还
有很大的欠缺。不过我相信只要我紧紧把握机会,多向老师
请教,我也可以做得更好!
【篇二:辅导学困生心得体会】
帮扶学困生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
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
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
学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不但了解了每
个学困生
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转化
工作计划。一学期以来,在我的努力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
,更好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现总
结如下:
一、尊重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尊重比爱给为重要,只有尊重他们,才能让学困生感到
师生的平等,才
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本学期我所教班级是小学语文二年级,
我们班有个
叫黄威达的男同学, 他自己放松学习要求,怕吃苦,怕经
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
遇挫折就一蹶不振,
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消极心理,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于是
破罐子破
摔,最后走学困生行列,对于他的教育是难上加难。了解
情况后,我没有放弃他,更没有歧视他。反而不
断的给他鼓励。不但对
他的过去表示理解,并且帮助他树立信心,为实现他的转化奠定思想的
基
础。在我的努力下,他的变化特别的大.学习的热情很高,目标也比以
前明确了。不但能认真听讲,而且
能主动的完成作业,平时考试的成绩
也上来了。当然,让他一下子就赶上来,甚至超过别人是不现实的事
。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心态放正,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学生是可以造就的。
二、改进方法,指导学法,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启
发引导他们自悟,尝试成功, 感
受乐趣,给他们注入学活知识的灵丹妙
药,从而充分发挥脑力功能.我在教学中是这样的做的:
1.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
视课堂练习的教学。
2.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加强
辅导.平时布置作
业,考查区别对待。我班学生黄威达,我首先从学生
入手,合理安排座位,把他安排在第一排,讲台正前
方 ,然后利用
课余时间给他专门辅导!虽然开始有些麻烦,但是他慢慢入门了,
学习积极性上
来了,自己知道主动去学习了,成绩提高不少!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我们班的这名学困生
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我坚信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
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学困
生是可以转化过来的。我也会继续的努力,
争取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
辅导教师:xxx
2016年3月7日
【篇三:扶贫帮困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扶贫慰问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扶贫慰问活动结束了,可是我的心却一直难以平静,连续几天晚
上
久久难以入睡,眼前不断的浮现出原来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得一见
的画面:风一吹好象就要坍
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
乎的木头屋顶;厨房里是黑乎乎的锅灶,边上放着一个没有了上半
截的带着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来装水的;炕上摊着黑乎乎的最
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
黑乎乎的老式的木头柜子外,没有见
到任何家具和电器……整个屋子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黑乎乎的,很<
br>平民、很压抑、也很艰辛。在这样的小屋里,墙角的最上方张贴着
三、四幅毛泽东的画像,纸已经
发黄变旧了,估计也是有年头的了,
也许这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 这就是在活动中我见到的最贫
困的一户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30多岁的没
有自理能力的傻儿子。见
我们去了,老两口眼里满含泪水,我知道
那是感激的泪、辛酸的泪、无奈的泪;老人的手好象老树皮一样
,
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沟,那是艰辛的劳作筑成的。从老人的口里得
知,他的儿子由于小时候一
次意外摔伤,大脑受损,因为没钱医治,
越来越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只是傻,还要不断的闹腾,半
夜
经常起来闹,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对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两口,
傻儿子是最大的心病。老
人说,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门在
外时装也要把笑容挂在脸上。穷点没关系,精神上的折磨让老人
心
力交瘁,无路可走。
看着饱经风霜的老人不断用袖口擦眼泪,我心酸极了。没想到
还有
这么穷困的家庭,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辛辛苦苦、
认认真真的生活一辈子,
把儿子养到三十还得继续,却没有任何盼
头和出路,这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为老
人
的生活担忧和唏嘘。我们的到来多少能为老人送去一丝慰藉,但却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能
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就好了,
就比如想办法治好老人儿子的病。
回到单位
,与其他组的同志们交流,也都见到如老人一样的困境,
大家都说“穷,真穷啊!”只是穷的原因不一样
。我盼望国家能够尽
快的建立起全民的医疗、养老保障,给这些新世纪仍处在水深火热
中的善良
的穷苦百姓们一点点依靠和慰藉!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已所能,为那些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尽一点
力。哪怕是一个盛水的桶、一件御寒的衣裤、一套半新的被褥,都
会给
那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人送去一丝温暖。
这次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收获最大、感
触最多的一次教育
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相比那些弱势群体,我们是幸福的。我们
有完整的家
庭,健康的身体,整洁的楼房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
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
智慧为社会多创
造价值,尽自己全力为需要的人尽一份爱心。我也希望今后这样的
活动能让更多
的人参与进来,大家携起手来,就会帮助那些无助的
善良的人们拨开云雾,重现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