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医院电视广告-雇佣合同
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邵光华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
及阅读,
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
仅具语文阅
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
不懂股市走势图,
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
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
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
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在只重视
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今天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
索学科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
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想
就数学阅读先抒已见,以求教于大方。
1.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
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
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
,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
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
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
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ield)说:“数学不
过是语言所能达
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
学”。而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
br>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
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
学语言
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
这些特殊性,
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
首先,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
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
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
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
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
的逻辑推理思维
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因为这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
用已有的
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其次,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
确的含义,没
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
,当一
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
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览、快速阅
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第三,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
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
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
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
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
、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
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
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
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
,更难体会到
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
思多
想。
第四,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
概念、原理、公式,
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
记忆;另一方
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
上一步
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
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
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第五,数学阅读
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数学教科书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
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
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
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
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因此,数学阅读常要灵活转
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用抽象表述方式阐
述的问题转化成用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表达方式表述的
问题,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用
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以及
把言语形式表述的关系转化成符号或图表形式;把一些
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
表述形式;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总之
,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起灵活的语
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
2.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
”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
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
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
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也
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
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
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
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它教学方式
所不可替代的。
首先,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
数学交流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
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
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
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
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
,发展学生的数学
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
和完善自己
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
言,
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
br>交流能力。
其次,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
课程教材编制专家
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
编写而成,
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
上循
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或爬黑板,之后,总结、
布置课下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
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
地使
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
源,而不能
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⑨。其实,我国义务教育
数学教学大纲中已
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
中数学教学大纲”,在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前苏
联“普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强调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使用教材,即在教师讲解
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测验的
问题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美国“学
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也特别鼓励学生读
数学书。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
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第三,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
br>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
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
要形式
,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
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
用数
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
重视数学阅
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
领,非常符合现代教
育思想。
第四,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
努力达到
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
展,
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
br>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
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
感到难
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中国科
学院心理研究
所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教学法及“青浦数学
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
3.数学阅读进入课堂
鉴
于数学阅读上述重要教育意义及其有别于其它阅读的特殊性,笔者呼吁数学教育界应将数学
阅读教学作为
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绝不能盲目照搬语文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教学,应尽快加
强数学阅读的心理机
制、数学阅读的有效策略及数学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运用阅读学习方式的研究,
同时将数学阅读请进课堂,
为此:
1.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
环节中
去,改过去“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
2.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努力借助于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
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当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教科书时,教师最好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述
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
3.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
后进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而成
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以提高数学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激发学生阅
读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去
阅读数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以好的阅读材料,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
课外读物》中有很多
好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另外,在教室里以吸引人的方式经常陈列或
张帖一些有趣
的数学材料也不失为一个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科利华.北京师大附中网上学校
“数学阅读”的意义与策略
河北省临西县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 赵呈林
张元凯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我们有一次在县城某初中听课时,看到课堂上老师正让学生
做一道人教版新课本八年级
数学下册的综合运用题:“(如图)一整块砖的A、B、C三个面的面积之比
是4:2:1,若把砖
的B面向下放在地上时地面所受压强为a帕,若把砖的A面和C面分别向下放在地
上,地面所
受压强分别为多大?”按理说,学生解题时应首先阅读命题、审清题意、弄清它的物理意义,
然后分清连比中的各项与砖面的对应关系,再理清已知与未知间成何种比例关系。但让上课老
师
困惑不解的是,班内不少学生却拿出了曲折或错误的答案,原因是他们未读准命题,未辨明
题意。
一项在县直初中各年级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3%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数<
br>学学习只要能解题就可以了;52%的学生认为数学课本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
而
已;76%的学生做数学题时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题目结果求什么;有85%的
学生一见
应用题就心烦,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难以辨清关系。这种把“数学阅读”视为
多余的想法和做法,
目前已成为一些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片面地认为,学好数学主要
依靠听讲和做大量解题练习。在这
种思想指引下,学生很少得到有关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他们由于阅读
能力的长期弱化,以理
解为基础的记忆内容越来越少。例如,他们尽管会用勾股定理,可在某校期末考试
中,仍有半
数以上的考生不能准确表述“勾股定理”这一定义;有68%的考生对“2002年在北京召
开的国
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说不清它的由来和意义。再如,近几年来的中考和高考,数学应用题的比重愈来愈大。又如,不少学生不但对应用题有厌烦心理,而且“看到较长的题目就无所适从,
那么
多的条件不知该如何取舍”,甚至“这些条件中还隐含什么条件”就更望而生畏了。因此,
“数学阅读”
已成为教师走出上述误区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
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
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而专家强调:“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
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
是强化“数学阅
读”。但在课改的今天,不少数学教师恐怕学生不会,一直在课堂上反复、透彻地讲述,
学生
手里有课本却不让他们亲近和阅读课本,并且强制他们听讲,这真是强横至极。课标还指出,
数学课本“提供的素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可见数学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
际问题上。所以,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将生活语言与数学语
言相
互转化。因此,笔者认为,“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是完全必要的行为。
二.“数学阅读”的策略 由于数学课本既是教本也是学本,为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短时高效地完成课时
内数学教学的
阅读活动,使他们将来走进学习化社会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意识、
有目的、有计划、有方
法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他们自主合作发现问题、勇敢表达提出问题、
主动想法解决问题,以使他们养
成尊重课本、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新课本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理念,重视了
数学同生活实际的联
系,注重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就一般学生对例题、练习、习题和探究题的接受力
而言,其
编置有着深浅之分,浅者坡度科学适中,宜于学生巩固课文;深者虽然意在让学生自主伸展,<
br>但是,毕竟时空有限,不能短时高效。为了不失教学的意义,我们在教学时特此配置了适量的
阅读
材料,以给学生提供铺垫,便于他们联系新旧知识做出解答。
(一).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组内交流、组间质疑
为了满足学生升学或就业的需求,激发
他们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的兴趣与情
感,我们常在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手
捧课本阅读课文内容,去亲自经历从
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关系式的过程,去亲身体会用关系式和口头语
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
过程。
新课本八年级数学下册“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课时课文内容一般是例3
和例4,鉴于二者在物理上都尚未学到,在设置上颇具层次性,后者虽比
前者抽象,但借助课
文提示,教学难度不大;前者虽比后者具体,但当地不太常见。所以,我们在教学时
,先把学
生引入这样的问题情境后再让其阅读课文:
老师:同学们,我今天上班来的时候,在
街上发现前面不远处,司机师傅正在那里撤换
打泡的车轮,他使尽全身气力想用扳子拧动螺丝,脸色憋得
通红,可一点也拧不动。我急忙下
车想帮他一把,这时,司机师傅却在身旁拿出一个稍长的铁管套在扳子
把手上,只见用力不大,
螺丝却松动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1:扳子套上铁管应该拧动了。
学生2:套上铁管等于把手加长了。
学生3:??? ??? ???(没有切题)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将继续学习“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待阅读了课本
59
至60页的“杠杆定律”、例3和例4后,我相信同学们都能表达例3的原理,并能解决两
例附带的问题
,且都会说出咱们家用电器可以调控的道理。
同学们经过自主阅读,发现问题,开始组内交流,剩余问
题再组间质疑。每组学生提出
的问题都想难倒对方,如“杠杆的承受力与杠杆定律有关吗?”、“在实际
生活中杠杆的重量
可以不计吗?”、“电视遥控器调换频道也是调节电阻吗?”等等。最
后若还存在不能解决和
尚未达标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启发或讲解。以上教学流程的顺序一般是:创设问
题情境(3
分)→自主阅读课文(5分)→组内互通有无(5分)→组间质疑解难(5分)→重点讲解疑
难(7分),此时段约为25分钟。
这样,在教师主持下的课堂上,久而久之学生便学会了怎
样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不仅能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而且能自主、生
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堂练习,表达思维过程与结果
我们知道,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不
能详细地阅读数学练习,则不能准确地理解它,
也不能熟练地掌握它,更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因此,“数
学阅读”的基础地位应当巩固,课堂练习的思维训练理应加强。
新课本八年级数学下册“16.3
分式方程”,在其第二课时课文内容教学后,引入课堂练
习时,我们运用了如下阅读材料:(投影)
“解分式方程
有位同学解答过程是
解:方程左边通分,得
根据“两个分式的值相等且分子相同,则它们的分母也相等”,得x-3 =x-4,化简,得
3 = 4 。这位同学做到这里,感到奇怪,不知到该如何做下去。
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仔细地阅读上述材料,这位同学的表达结果有错误吗?
(2)如果没有错误,请你
帮助这位同学把解答写完整;如果有错误,请口头表达一下你
的思维过程。”
待学生对以上材
料阅读、思考后,我们针对要求回答的问题,首先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口
头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再请他生
补充和优化,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请力近能及的学
生板演自己的思维结果,其他学生在本位书面
表达。教师巡视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小声给以个别引导;着力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且做讲台指导;而后学生带着对以上阅
读材料的认识自主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是课本设置与教师编制的
整体结合,练习的数量视课
时的剩余时间而定。以上教学流程的顺序一般是:阅读练习材料(2分)→交
流材料问题(2
分)→自主课堂练习(6分)→提出尚存问题(2分)→引导启发讲解(
6分)→总结课堂所
学(1分)→布置课下作业(1分),此时段约为20分钟。
教师这样对
待课堂练习,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使他们的思维训练
得到强化,还能使他们的数学
语言得到丰富,更使他们的数学表达科学有序。
(三).启发学生阅读课后习题,充分利用自习时间
数学习题和“实验与探究”是学生自习活动的作业,是他们课下温习的功课,所以,对
它的阅读
是学生利用自习课掌握数学语言、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对自习课,则力改
过去“学生做题沉默
寡言,老师坐堂虎视眈眈”的状况,变为现在“学生自主、合作做题,老
师启发、辅导个体”的情境。
自习课上,学生在做新课本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17.2时,我们不是先让他们做习题,而
是先
给他们尝一道不合口味的材料题,借以增强他们阅读习题的警惕性。
老师:(投影)请位同学读读题目。
学生:“接近竣工的教学楼,只剩下楼体外表需要粘瓷瓦
,已知外表面积为5×103㎡,
为使楼体外观更加漂亮,开发商决定采用灰、白、蓝三种颜色的瓷瓦,
组成10个美丽的图案,
若灰、白、蓝瓷瓦使用比例为2:2:1,则三种瓷瓦各需多少块?
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少刻)哪位同学做出来了(示意举手)?
学生1:这道题好像缺少条件(学生们议论纷纷,个个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2:三种颜色的瓷瓦面积大小如果一样,那就缺少每块瓷瓦面积的条件。
老师:同学们看
法相同吗?(学生们示意相同)我赞成同学们的看法,同学们再看一看,
多余条件吗?
学生:有多余条件,它是10个美丽的图案。
学生对此材料题充分认识后再做习题,这样他们
既会引以为戒,又会打破以往自习时考
场似的寂静,还会减免学生认识上的曲折或错误。
新课本八年级数学下册“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在做其“实验与探究”《巧拼正
方
形》第2个小实验的选学内容时,我们提供了下列阅读材料作为学生获取新知的铺垫,以使
他们的动手技
能和表达能力在自习课上得到巩固。
老师:(投影)请位同学读一读。
学生:“木工师傅们
做活时,常把小块木板拼粘成大块木板,从而为国家建设节省了大
量木材。他们把两块边长分别是a、b
(a ≠ b)的小正方形木板,拼粘成最大块正方形木板
的过程是这样的:(1)先把
两块小正方形木板 拼粘成六边形木板六边形木板ABCDEF(如实
线图);
(2)在AB边上截取AM = b;
(3)连结CM、FM,并沿着CM、FM分别将
ΔCMB与ΔFAM锯下;
(4)分别将ΔCMB与ΔFAM拼粘在ΔCND与
ΔFEN的位置上(如虚线图),则四边形FMCN就是所要拼粘成的最大块正方形木板。
老
师:这样,同学们一定会知道《巧拼正方形》中第2个小实验的用意,一定能证出四
边形FMCN是正方
形,请试试看。
在自习课堂上,我们常常提供适合本节自习的阅读材料,从而为学生完成习题做出适当
地难度增设和坡度减缓。我们知道,间接经验是学生迈向成功的基础,直接实践是他们走向社
会
的必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可能经常在失败中成长,在犯错中进步,要尽可能地
减少他们平素
的坎坷与颠簸,使他们在喜悦中生存、在正确中发展。
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是人生必然的经
历,而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
所以,“数学阅读”一定有它特殊的意义与策略。我们既出拙见,
意在抛砖引玉,旨在与广大
同仁诚心交流。
原创作品
中学生必须爬数学阅读这个坡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童嘉森
目前中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
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
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
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是蜻蜓
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
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及创新
见解。因此在数学教
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还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
生
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快,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如果再不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学就不能适应形
势的发
展和时代的需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诸种能力的
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
究能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并成为教育心
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
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围绕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了大量的研究
和探索
。然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因此,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
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选“培养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
研究,就是发现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数学教学中只有老
师一个方面的积极性,数学教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
来,又通过自己的
理解表达给学生,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
我曾经作过这样的实验:一学期
学习结束后,我把班里的一部分学生叫到面前问他们刚刚学过的数学教材一共有多少章?
每章有多少节?
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回答不出来,这个事实说明了目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阅读数学教材是不够重视的。许多学生只是把数学课本当作习题集,只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才将课本打开,平时基本上没有阅读数学教材的习
惯。
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课题组的老师在北京市朝阳区部分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分别进行
了数学阅读现状的问卷调
查,调查时采用问卷调查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相结合的办法,了解情况,寻找
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课题组的老师们
进行了培养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改实验。我在实验中把学
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初一、高一年级(起始年级)进行培
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习惯的实验与研究
;初二、高二年级(分化年级)进行培养学生阅读有关数学参考书的实验与研究;初三、
高三年级(毕业
年级)进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阅读能力的实验与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向同学<
br>们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另一方面亲自从网上下载一些同学们没有学过的数学课外读物如:“点集拓扑”、“
模糊数学”、“格点与
面积”等等,组织学生自愿阅读并在阅读后组织他们进行讨论。
每
当学完一个单元或章节后我都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自己进行知识总结,从本质上说这是培
养
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和探索研究能力,我在进行“两角的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一章的教学时,采用了三
角变换公式由学生自己课下看书自学,不在课上讲;课上只讲三角变换公式应用
的办法。但是,对于三角变换公式的推导过
程我并不是真的不管了。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我要求同
学们对于本章教材中给出的每一组公式都写出自己的证明过程,
最好是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证明,课前交给
我看。我在每节课上重点讲授某一组公式的应用前,根据学生交来的该组公式的证
明推导过程,挑出证明
方法巧妙、证明思路独特,不同于教材,具有典型性的1至2种证法,请同学自己到前面介绍给大家,
这
样就逼迫许多学生在课下翻阅了许多的教学参考书并为此大动了一番脑筋。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学习的
效果就比较好。
新的教学理念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它是提
倡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方式,从教学的角度强
调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强调在活动中探索研究;强调学生的实践,应该说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的直接的、有效的途径;教师
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间。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言:
教育的终极目的
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经过我和我们课
题组的老师们的不断努力,经过3年的时间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在自己各自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取得了
不
同的成绩,我所教的班的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竞赛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好成绩
。在2003
年高考中,该班有10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重点大学升学率达到百分之百。吴万辉老师
在高一年级为学生开设了数学阅读
欣赏课,他自编教材,从网上和家里找了大量的资料打印成稿、装订成
册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和阅读方
法,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他所编写的校本教材《
高中数学阅读与欣赏》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从中学到许多
宝贵的数学史料,又介绍了许多学
好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评比中荣获课题研究
成果特等奖,我
的徒弟蒋晓东老师是北京市三里屯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她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
力作为自己教学的突破口,经过她自己的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在2002年的高考中,她所教的班的数学成绩名列
朝阳区普通校第
一名。
数学作为科学的皇后,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
,对于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中学
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未
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
的书”,没
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
《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8日第5版
数学阅读”亟待强化
一见条件多的应用题就晕,已成不少中小学生通病
这是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第一车间生产了200个零件,第二车间比第一车间少
生产
4个,两个车间一共生产多少个零件?”按理说,解题时首先要找出其中的“比较”关系,即
根据“比第一车间少4个零件”这一条件,计算出第二车间的个数,然后再找到题目中的“组
合”关系
,将两个车间生产的个数求和。
可让布置题目的老师感到纳闷的是,班内不少学
生却拿出了错得离谱的答案,原因是这
些学生一开始就将题中的比较关系的方向搞反了。
解题不需要“阅读”
记者手里有一份某中学在初中各年级进行
的一项调查,82%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
语的事情,数学学习只要能够解题就可以了;53%的学
生更认为数学课本没有阅读的必要,
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而已;73%的学生拿到数学题后不是先仔细阅
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
题目求的是什么;约有80%的学生自认为对应用题头疼,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
条件难以
进行正确理解。
这种把“数学阅读”视为多余的想法,已成为眼下一些中小学数学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圆周率到底是什么
数学学习与做习题的相关性,使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和家长都片
面地认为,学好数学主要
依靠在听课的基础上做大量的解题练习。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学生们很少能得到
有关数学
阅读方面的认真指导。
由于阅读能力的长期弱化,学生在理解
基础上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少。比如,尽管很早就
接触了圆周率,有的学生还可以将它背到小数点后10位
甚至20位,但在某校的中国科大
少年预备班招生考试中,仍有一半以上考生不能准确叙述圆周率这一概
念,七成考生不能
说清它的由来。
数学是一种语言
近年的中考和高考,数学应用题的比重愈来愈大。不少学生害怕应用题,甚至“看到比
较长的题目就产生厌烦和畏惧,不知道那么多的条件该如何取舍,哪些条件中还隐含一些
条件”。数学阅
读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前不久的市中学数学教育
论坛上,专家强调“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要切
实加强数学学习的思维训练,其中一个基点就
是强化“数学阅读”。一些数学教师还谈到,
“二期课改”对数学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
能力,即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实际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学生必须具备把生活语言准确地与数学语
言互相转化的
能力,为此他们呼吁,“数学阅读”必须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