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社戏-乐观的故事
<< 加减混合 >> 教学案例分析
张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本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67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十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
2.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过程,
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教
学背景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基本的加减法和
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节新授课,但本节
课实质上是一节由旧知推新知的知识拓展课。在学习了《连
加连减》后,同
学们已经学会了把两幅图结合起来描述图意,
并且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正<
br>确计算。本节新授课的重点是继续培养学生看图说图意提数
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很注重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对数学语言的培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连加连减算式
的计算。
首先我设计了一张幻灯
片,幻灯片两部分:左边是连加
题,右边是连减题。(考虑到刚开始学习连加连减,部分同
学口
算不出来结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
取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答题:左边的同学把连加题
写到自己
的课堂练习本上,右边的同学把连减题写到自己的课堂练习
本上,两组同学开始比赛看
哪组做的又对又快)。两组同学
回答过计算结果后,引导同学们回答左边的算式是上节课所
学的
连加,右边是连减。(此步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只是为
学习而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为了
引出今天
的课题—加减混合)。接着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按从
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接着我又出示了另一张加减混合算式的幻灯片,让同学
们观察,这几
道算式和刚才我们做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一
年级的同学,通过观察是能发现这些算式中既有加号又有减
号的,但他们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此时我要引导他们总结:
像这样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
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
做加减混合计算)同时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
减混合。
(二)新课讲解
出示一张丑小鸭幻灯片
师:这是一群丑小鸭,丑小鸭告诉老师你们如果坐姿端正表
现
好,它们就可以变成一群白天鹅,同学们想不想让它们变
成白天鹅呀?
学生坐姿端正后,出示课本白天鹅图。
师:哇!丑小鸭真的变成了白天鹅,它们正在湖面上嬉戏呢!,
那湖面上有几只白天鹅呢?
生:4只。
接着出示3只白天鹅飞向湖面的动态图
师:又飞来3只白天鹅,现在湖面上有几只白天鹅?
生:7只
再出示2只白天鹅飞走的动态图,然后问同学们现在湖面上
还剩下几只白天鹅?(5只)
然后把白天鹅飞来和飞走两张图结合起来(也就是课本上的
天鹅图)
一年级学
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利用动态图一
方面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认真听课,另一方面可以
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
密相连的!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看到的天鹅图提出一道数学问题(也
就是描述
一下刚才你所看到的天鹅图)。
仍有很多同学不会描述,他们有的直接说算式,有的直
接说结
果,不按照要求回答。此时我借鉴田润老师常用的方
法:如果一个瞎子站在你面前,根据这幅图你怎么给
他出一
道算式题?
学习本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同学们能根据情境图列
出正确的加减
混合算式并解答,更多的是让同学们在正确理
解情景图的基础上去列算式,把算式和实际结合起来,同时
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列出加减混合算式,然后探讨总结其
计
算方法:加减混合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计算
前两个数的结果,然后用结果去加上或减去第三
个数,得出
最后的结果。
(三)课堂练习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几道练习题
,做题过程依
照讲课过程进行(同时分两组进行比赛):
1、
先观察情景图,明白图画表达的含义
2、
分组比赛,让同学们依据情景图进行描述和提出数
学问题
3、 教师规范表述语言
4、 进行讲解
(四)归纳总结
1、在做看图列式计算题时,一定要先弄明白图片所描
述的含义,根据具体图片内容列算式。
2、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进行。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五(第68页)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
中的计算
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
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同学们
一根拐杖扶持,这根拐杖就是创
设具体的情景图。所以本节课我便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动
态的
天鹅图)来学习,他们会一眼看出来飞来了3只天鹅又
飞走了2只天鹅,从而很自然地列出相应的算式,
进而对本
节内容进行讲解。
从学生上课的表现来看,本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
在
学习了连加连减后,同学们对于这节课所学内容掌握的还
是可以的。不足之处在于:1、不能让全体同学
通过具体情
景图抽象出数学算式。2、仍有个别同学不能用自己的语言
准确描述情景图。数学思
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以后的
教学中我会慢慢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