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口诀
明星的名字-赞美老师的句子
标点符号口诀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
尾
打一个问号。)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
联词是,还是。选择
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
,还是
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2)采用<
br>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
问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
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家蛏
衔屎拧#┤
绻父鑫示洳皇潜硎狙≡窆叵担歉髯苑⑽剩敲从卸嗌傥剩鸵
枚嗌俑鑫屎拧&
#65533;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
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
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
号。)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
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
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5、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注意: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注意层次: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
间
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
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
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
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
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5、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6、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7、并列成分已用问号、叹号、书名号、引号,不再用顿号,但句子较长就用逗号。
(11)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
百川归海。
4、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
分句之间)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1 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
2某某说之类放在引
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例:
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
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3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例:
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
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
br>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4、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3)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会了,不用再学了。
(4)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这里的谁敢说、也就是说是句子的插说成分,不表示引话,故不能用冒号,应该用逗号。
(7)《地质灾
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
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
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8)19岁的女大学生
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
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
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幸运52》不是书名,将
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5、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
和
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
引用的话作为
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
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
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注意:1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
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
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rsqu
o;字是什么意思?
2、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
着被注释的部分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
九
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1.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
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
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句,问号
应置于句末,
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分析:这
里实际上是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
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
新的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
br>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为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
br>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中间用顿号
例: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分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就不能用顿号。
7.集合词语中间用顿号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
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
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
顿短的逗号,再用
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
号。
9.句子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
;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
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分析:句号是句末点
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用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
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1了。或者句
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0.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情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
大无畏精神。
分析: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
br>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例: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分析:三位女杰和
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要短暂停顿,不必用
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
折号,用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来解释说明三位女杰。
12.同一句子中用两处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脱产培训。
分析:宣布后面用了冒号,措施后面也用了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
br>同一个句子里,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改一个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分析: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入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
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
文,用了冒号,前面的引文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子末尾的点号误置
例: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分析: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
br>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第①句中引用的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内。第②句
中盗火
的普罗米修斯只是整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
了冒号,便提示下面
引文独立成句。
15.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例:《丽达公寓》即日出售,
分析: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
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
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滥用书名号。
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
怎么做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例如:
①今天谁值日?
②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
【例题及分析】
[例题1]
下面是一个句子标点符号的三种标法,选出正确的一种,在后面的括号内画上
√。
①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
在饭里做调料。(
)
②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
在饭里做调料。(
)
③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
在饭里做调料。(
)
(天津市1988年中考题)
解析: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
一般性停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①句
中把四种饭用逗号隔开使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
不能清晰地显示出来,所以它是不正确的。②
中注意了四种饭之间的并列关系正确使
用了顿号,可杂粮饭与后面不是并列关系也用了分号,
所以它也不正确。那么只有③是对的了。
点拨:这道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逗号与顿号的用法。逗号只是一般性的停顿,而顿号它有<
br>表示词与词之间并列关系的作用。这两种标点是最常用的,对它们的用法及修辞作用要熟知
会用。
[例2]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奶奶突然
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
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B.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绕,可怜的小桃树。
C.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
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D.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哈尔滨市2000年中考题)
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多种标点符号的使用。A句,
冒号、引号、叹号、逗号、句号,
使用全都正确。A也就是本题答案。B句,一只蜜蜂一只蝴蝶之间应是
并列关系,使用顿号,
题目错用了逗号,飞绕后面应使用句号,题目错用了逗号。C句,贝壳后面应用分
号,与下
一句形成并列关系,题目错用了逗号。D句,很奇怪后面应是一个逗号,题目错用了问号。
点拨: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要用分号表示。只有疑问句末尾,才用问号,D句,很奇怪<
br>既无疑问词,也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句号出错,应该一眼看出,陈述句末的标点非它
莫属。
[例3] 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解析:此题是对
问号用法是否正确判断考查。题中C句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中虽然
有疑问代词怎样,但全句不是疑问
句,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只是谓语中心语谈到涉及的一个
话题,所以末尾不能用问号,应该使用逗号,表
示停顿。
点拨:本题不正确的只有一项,先用排除法把确定无疑正确的
去掉,再把选出的错项毛
病弄清楚,辨明它错在哪,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例4] 依次填入下文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人,最
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
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
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
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
争□
A. ,?:。
B. 。?:——。
C.
。!,——。 D. ,!,。
(四川省2001年中考题)
解析:用代入法把所给标点依次代入原句品味它的修辞作
用。你会发现第一处方框里应
填的标点是句号而不是逗号,这样选项A和D就被排除了,再读第二方框应
填的是问号而不
该是叹号,那么选项C也应被排除了。正确答案B。
点拨:这
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你应该烂熟于心。值得一提的是此题第四个方框里,
备选答案有破折号和省略号
,为什么正确答案选前者弃后者呢?那是因为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
斗争是对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解释说
明,所以要用破折号来达到修辞作用。
[例5]
要想表达不光你能干,我也能干的意思,下面的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应是( )
你是能干□我不能干□
A. ,? B. ,。 C. ?。 D. ?!
解析:使用标点符号的作用达到修辞表意的目的,很巧妙。A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你是
能干
,表示肯定,达到了题目中你能干的要求。我不能干?形成反问句,用否定反问表达了肯
定的意思,达到
题目中我也能干的意思。
点拨:①
用代入法把选项所给答案代入题目中比较。读出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感情与语气。
②
对照题目所提要求,使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