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长生果-我的设计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存在
较大差异。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
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
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
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 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和独立阅读课外书的能
力,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
习态度逐步端正,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多
数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这是
他们学好语文的有利因素。
由于孩子们大多数来自农村,部分学生能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信息。少数
学
生除教科书外,几乎没有能力再阅读其他书籍。再加上家长的文化底蕴较浅,在
家庭辅导和家
庭教育方面跟不上。这是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
导思想:1、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2、正确把握当代语文教育的特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民族性与现代
性的统一。3、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启
发
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留下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
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
要。4、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结构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本册教材在每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的内容和情境图。
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
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情境图中人物的语言,既有课文内容
的提示,又向课外拓展目的是诱
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习后面的课文奠定基础。
2.选文形式多样,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前六册教材选文形式多
样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诗歌、散文、故
事、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
等新的体裁,
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
教材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
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
习伙伴的口吻,泡泡图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
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2.教材采取了多
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后练习中加
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
每篇课文之后都设有“词语花篮”栏目。三是加强
了朗读、背诵训练。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
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
会写字的增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动笔写话的愿
望会日益增强。本册安排了5次
小练笔。
4.听说读写各项内容整合编排,注重各种能力整体
推进。本册教材以主题为
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
<三>重视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
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
主义精神。
<四>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改进“语文百花园”的形式,丰富“语文百花园”的内
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本册编排了“语海畅游”栏目,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
练部分进行综合,接着是“
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笔下生辉”及“语文大课
堂”。其中“语文大课堂”属综合性学习,使语
文百花园的内容更丰富有趣。
(三)教材重难点
本册教材继续指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重点
语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
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
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
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5、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
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
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
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难点:
1、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
他人。讲述见
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
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
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
,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字典,具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
正楷字,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积累课文
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
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
述课文。
6、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7、能用普通话交
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
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9、能提出学
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
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
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
情感,从生动
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
大
,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收集并认真学习新的课改信息
,了
解前沿的课改动向,认真及时、系统地做好学习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
师请教,养成
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勤奋
好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座右铭。
2.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和实践活
动,结合本班情况
和自身条件,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3.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
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
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习
方法,让
他们乐学、善学、积少成多,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5.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我准备凭借教材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
中,对少数不容易读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对不容
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
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
p>
习惯。
6.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校
内图书
室、班内图书角)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
文;从身边
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
7.开展各种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实践活动。
8.在阅读中进
行词句训练,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
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
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
句,进而理解课文。
10.指导学生用好课外书籍,运
用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背诵,
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积累课外知识,促进学生阅读
理解能力的提高。
11.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
br>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周 课 型
新授
新授
练习
新授
练习
总结
新授
练习
新授
练习
总结
新授
练习
教 学 内 容
《1种子》(2课时)
《2只拣儿童多处行》(2课时)
《3钓鱼》(2课时)
《4爷爷的芦笛》(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一》(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一》(2课时)
《5古诗三首》(2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6桂林山水》(2课时)
《7走进丽江》(2课时)
《8五彩池》(1课时)
《语文百花园二》(1课时)
《语文百花园二》(2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9卫星比武》(2课时)
学时数
2
6
2.17~2.21
2.13~2.14
授课时间
计划变动记载
1
2
6
6
6
3.11~3.20
3.5~3.10
2.24~3.1
3
4
5
6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2课时)
《11小树的死因调查报告》(2课时) 6
《12绿色记事本》(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三》(1课时)
3.21~4.1
7
新授
练习
《语文百花园三》(2课时)
《13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2课时) 6
《14陈嘉庚办学》(2课时)
《15舞动的北京》(2课时)
《16大使馆妈妈》(1课时)
《语文百花园四》(3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期中复习及检测(4课时)
6
4.2~4.15
4.16~4.17
8
新授
练习
新授
练习
总结
6
4.18~4.19
9
10
新授
练习
新授
练习
总结
《17莲叶青青》(2课时)
《18萧山杨梅》(2课时)
《19地震中父与子》(2课时)
《20母亲的呼唤》(1课时)
《语文百花园五》(3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21爬山》(2课时)
《22语言的魅力》(2课时)
《23寓言两则》(2课时)
6
4.20~4.24
6
4.25~4.30
11
6
5.1~5.11
12
新授
练习
13
新授
练习
总结
新授
练习
新授
练习
总结
新授
练习
总结
新授
练习
总结
《24米芾学书》(1课时)
《语文百花园六》(3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25鸟的天堂》(2课时)
《26鲸》(2课时)
《27麋鹿》(2课时)
《28小狮子爱尔莎》(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七》(3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29孔子学琴》(2课时)
《30端午节的由来》(2课时)
《31西门豹》(1课时)
《32汤姆索亚历险记》(1课时)
《语文百花园八》(3课时)
单元总结 (2课时)
总复习 (1课时)
6
5.12~5.18
6
5.19~5.31
14
6
6.1~6.6
15
6
6.7~6.14
16
6
6.15~6.20
17
复习课
期末考试
总复习
期末考试
6
6.20~7.11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