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初探
岗前培训内容-网络论文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
br>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
《匆匆》《那个星期天
》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
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
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本单元
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
才能感受到作者
的一片真情。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
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
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
的深深眷恋打
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
爱
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
会得到。教学时应给学生足
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
的方法,并能适
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
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
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
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
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
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内容
8.匆匆
教学要点
本课把时间流逝这种人们
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写得令人
感动,发人深省,
表达了作者对
时间流逝的惋惜无奈,启发世人
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重点是
课时
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导
学生联系
生活实
际进行大胆想象,
领悟作者所表达
2
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
秀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
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学
习的方法,引导学
生揣摩优美语句
的深刻含义,能主动探究作者运用
的写作方法,仿照
课文写出自己对
于“时间之流”的
感触
。
9.那个星期天
本课通过写“我”第一次盼
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
画了一天
之中“我”心情由兴奋期待到焦
急难耐再到绝望失落的心理变
化。重点是引导
学生自主阅读,
体会“我”心情的变化,探究作
者是如何在细致具体的叙述中,
真实自
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
1.指导学生运用多
种形式读文,体会
2
主人公在一天之
中的心理变化,理
解其丰富而敏感
的情感。
2.引
导学生品析课
文,学习作者运用
多种描写表现人
物心理的方法,并
能结合自身
生活
实际,进行仿写。
交流平台与初
试身手
“交流
平台”是对前两篇精
读课文学习后的总结、归纳与提
升,回顾课文中习得的写作方
法。
“初显身手”通过设置情境,
让学生就心情“好”与“不好”
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感。重点是引导学生归纳方
法,体验情感,初步运用。
1
1. 充分调动
学生
自主、合作学习,
在交流中总结习
得的写作方法,教
师进行简单的指导。
2. 创设情境,引导
学生联系生活实
际,感受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
感受也不同,学习
借景抒情的写法。
习作:让真情自
然流露
以《别了,语文课》和《阳
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习
作例文为
例,引导学生继续感受作者在文
章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及进
行表情达意的
写作方法。重点是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忆生
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运用所学
到
的写作方法,真实自然地表达
自己的情感。
2
1.通过游戏创设情
境,学
生初步获得
不同的情感体验,
再采用谈论交流
法让学生畅所欲
言,激发写作兴
趣,搜索写作素
材。
2.结合习作例文,
指导学生领悟作
者表达情
感的方
法,并能运用到自
己的习作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