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孔令仪-洛阳纸贵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
br>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
又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文言文二则》
《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
趣啊》
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
的能力,尝试写科
幻故事。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
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
耐人寻味,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从而习得方
法,
能力得到发展。《学弈》中的学贵专心;《两小儿辩日》中
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表里的生物》
中的善于发现,不
断求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见微知著,追根溯
源;《他们那
时多有趣啊》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生活这
些内容和启示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
意引导学
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发挥想象并且产
生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都给学生留下
了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br>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和感受,还要充分
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光影和一定数
量的科学资料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
受和
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具体事例的说明方法和想
象的手法来进行阅读和习作
练习。
《学弈》教学设计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时
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
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
悟的不同方法,
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通过前几
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
地读
书写作,使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回忆导入,读懂题目
1.回忆总结,引导学法。
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对于学习文言文,你有什
么好的
方法?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课
文内容”“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是学习文言文
的重要方法。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文言文二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
课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弈》。
3.结合注释①,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学弈”
的意思即是学习下棋。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2.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便于边读边思考;停顿恰当,
意思表达才清楚。
(2)再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
例如:“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需要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后读好停顿,并引导学生掌
握“理解了意思就容易读好停顿”的方
法。另外,“缴”和“为”
是多音字,要注意读准在文中的字音。
3.领读课文,提升能力。
老师领读后,学生再齐读、自由读、抽读。通过多种形
式的练读,解决学生文言文难读通顺的困难。
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讨论。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一句
是什么意思?结合
注释①已经知道“弈”的意思是下棋;结合注
释③知道“通国”的意思是全国。“善弈者”,揣摩“善”
是“善
于”“擅长”的意思,“善弈者”的意思就是非常擅长下棋的人,
句子的意思是“弈秋是
全国的下棋高手”。
3.交流分享,理解大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
意思,再将
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后,先自由练读,再抽
读评价,最后齐读,读出情感。
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领悟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
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
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
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知乎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寓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
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
止境的道理。
2.引导学生体会
《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
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
1.这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
指导学生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
的同时,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练习引导学生
进行讨论,以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
解,只要言之有据
,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
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将有关
材料印发给学生。
.、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导学
生在熟读基础上复
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解决办法: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
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着的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课后堂练习等打印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4.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
阐述故事所
说明的道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
喜欢探索,精神可
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孩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
是。
5.课后扩展:安排一节语文实践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
辩日》。
【教学步骤】
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熟读理解文章。
3.分析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4.再次研读课文,继续深入探讨,加深对文章蕴涵道理
的理解。
5.理解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进一步提高
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
──孔子,他博
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
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
什么样的问
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
倒的。
多媒体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⑴
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⑵ 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
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
注释读明
白;理解大意读通顺.(多媒体显示“方法指导”)
3.分别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4.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5.解析课文
⑴
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
热、太阳远近、其他……)(多媒体出示“问题”)
⑵ 文中多次出现“一儿曰,一儿曰”,请给两小儿
取名,理解争论的内容,观点是什么
?有什么理由?(多媒体出
示)
初出日中
小儿甲:近(大如车盖)远(小如盘盂)
(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
小儿乙:远(沧沧凉凉)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三、朗读背诵,深入探讨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2.探讨:(多媒体出示问题)
⑴
对于两小儿辩日,孔子这么大学问家也不能决,
说明了什么?孔子不能判断解决,那你们能判断解决吗?
教师提示: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
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
判断,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离。(参考所发资料)
⑵ 读了这个故事,你还得到哪些启示?(从不同角
度探讨)
从两
小儿辩斗的角度: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
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
面
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
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多
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
能可贵的。
从“孔子不能决也”的角度:宇宙是
无限的,知
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3.再次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创作实践
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
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
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
智,
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
注:①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
习创造性表演。
②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
五、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
知识,这样不仅能游弋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
br>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六、布置作业,拓展迁移
1.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2.拓展迁移《庄子刺虎》(印发资料)
板书设计:
初出日中
小儿甲:近(大如车盖)远(小如盘盂)
(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
小儿乙:远(沧沧凉凉)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15《表里的生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
本中理解“
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
件什么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
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
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情。
教学难点:
1.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
孩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
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
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
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
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
的
第15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
1.学会“脆、拦”等5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
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词,自学交流并汇报。
(1)生自己读
(2)指名读
(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
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
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
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
内容。
(2)指名完成这段练习。
(3)师进行点拨并板书出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体会人物个性
1.课文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画<
br>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
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说说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哪些描写的句子,学
生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
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
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
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
我”
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我”是一个怎样
得孩子?
爱听着声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亲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
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
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
是一个怎样得孩子呢?
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
3.总结:“我”和“父亲”的形象就是在一个个具体事例得
以呈现。
五、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总结“我”是个怎样的孩
子?
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凡是能发声的都是活的生物(认知、猜测)
趣
表能发声(好奇)
表里有生物(推测)→证实
七、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童年也一定发生过许多
有趣的事吧,请你也像作者那
样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
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行文思路,深刻感悟文章的主<
br>要内容。
2.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3.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欣赏水平。在
探究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与感悟的能力,提升
学
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
型事例证明中
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行文思路,深刻感悟文章的主
要内容。
2.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教学用具:本课的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导学习。
1.、直接解题: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们已经知道了课文通过三个事例说
明一个观点,请回想一下是哪三个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3.那么。请大家在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比较比较这三个
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的相同点。
4.同桌间互相说说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有哪些相同
点呢?
5.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的有哪些相同点
呢?
(预设:三个事例
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三个
事例都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中提到
的科学家发现或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偶然发现问题、不断
追问,在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
,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感知写作方法。
二、理清层次,点明写法。
1.如果说三个事例作者是按先发现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层次,清清楚楚地给我们写出来,那么从全文来看,
作者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
了什么呢?请大家认真默读,
仔细思考,给全文分段。
2.全班交流:作者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课文课分为
三部分: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
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
形式,
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
了,很值得我们学习。请
同学们在浏览课文,想想你还能用哪些
事例说明课文中的观点呢?
4.这种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设计意图:当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时,进一
步明白了三个事例
的作用后,及时引导他们理出全文的层次,点出全文的写法,顺
理成章、水到
渠成地交给了他们写作方法。
三、品味运用,学习写法。
1.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吗?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
3.全班交流所写内容,互相评价,强化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
法,运用到写作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
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
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阅读。
1.你还读过哪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呢?请讲给同
学听听。
2.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设计意图:扩大阅读量,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弘扬科学精神。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
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
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
br>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唤起学生对未来学
校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
未
来的学校,感受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
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
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xiè) 憎恶(wù)
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厌恶) 失望(希望 绝望)
鄙夷(崇拜 鄙视)
高傲(谦虚
傲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
写,表达了对学
校教育模式的假想和反思。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
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
质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
(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
课;老师是真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表格。
学习
专门的学校
地点
授课
真人
老师
学习学习同样的课单独学习,人机对话;因材施
机器人
家里
现 在 未
来
模式 程,一起学习,互相教,根据学生情况调整进度
帮助,互相讨论
学习和谐、开心、
讨厌、让人憎恶
氛围 有趣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她
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
试、反复出现的挫败感。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
的
距离,调和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写也
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
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
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
线索。
)
2.你对未来学校有什么期待?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吧!
(未来的学校足够安全。陌生人
不能轻易进入。当我单独走进,
或者和一群小伙伴走进时,系统会自动快速识别,经过认证后“唰”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等走进了学校,门会自动关上。)
五、领悟这篇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1.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生动。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严谨,层次清晰,情节发展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辩论
教学目标
1.学习辩论的特点,掌握辩论的技巧。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水平。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
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
“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今天
我们就来
学习一下辩论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
1.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
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的,就是他雄辩的口才,他曾在江东“舌战群儒”,一举
促成了孙刘联盟。下面我们就一
起来欣赏“诸葛亮舌战群儒”。
2.观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在看的过
程中,请同学们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观察视频中诸葛亮的表
现,对诸葛亮的语言、说话内容做分
析,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舌
战群儒”。
3.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
观察到的视
频中人物辩论的特点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高超的语言技巧、各个击破、先守后攻)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阅读课文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辩论时要注意哪些
事项。
(一)辩论必须遵守的原则。
1.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
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甚至恶言相向,进行
人身攻击,侮辱
对方人格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只有遵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
本道德原则,
才能达到辩论的目的。
2.审美原则。
(1)语言美。条理清晰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2)形象美。美好的公众形象。 <
br>具体表现为: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庄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
饶人,不骄不躁;失势不馁,屡败
屡战。
(二)辩论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2.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包括搜集论证己方观点和反驳对方观
点的材料。
3.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用事实说话。
4.最后要总结陈词,全面总结本方观点。
(三)辩论前的准备。
1.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自我诘难与反复推敲,
保证论点的正确性。
2.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
3.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提高辩论的水平?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把握开局主动。
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
充足的自信,显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
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
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
机,
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2.确保语言干净利落。
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
余的语言,以酣畅淋
漓的情感、干净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
每句话都
有“战斗力”。
3.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
抓住对手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
才有效率。
4.争取牵制对方。
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
音
量中,尝试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
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人。取得优
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
“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辩论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
盒子内。每
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本组辩论题目,与其他
同一题目的小组进
行辩论练习。
要求:辩论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般说话的技巧,
还包括说话人的观察能力、思维
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
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
大家一定要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
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
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这也是
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
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
际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
神奇的未来世界。
2.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
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
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轻松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什么
类型的文章吗?(科幻类) 2.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
玛琪非常痛苦,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
?(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
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学生。)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下,托
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
月?(因为历史那部分内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
4.我们
来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
真人老师中选择一个,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
探讨一下他们
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
可以就同一内容
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师的优点是针对同
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 5.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
来的农场又是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
……
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带领我
们奔向未来的世界吧。(板
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二、自由讨论,启发思路。
1.各位小科学家们,
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去
写。(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所描写的领域、范围或者方向等。
(2)同学们,我们勾画的未来
蓝图如此美好、如此神奇,那么,
要怎样把这些美好详略得当地描写出来呢?(此处可作重点描写部分的探讨和简略描写部分的探讨。)
(3)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有没有什么
更
好的典型事例可以体现。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写下来。
(注意:事件必须能够突出
想象的特点。)
三、整理思路,解析题目,自由习作。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
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想想神
奇在哪里。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
2.老师讲解标题的重点,给学生讲解如何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起来。
(1)特点(学生归纳):
①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
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
br>②翅膀:翅膀(或翼)是生物的一种飞行器官。翅膀的作用主要
是飞行时提供前进动力和维持身体
平衡。
③飞:字面意思是非常迅速地快跑,像飞起来一样,有风驰电
掣的意思。
(2)事例(学生思考):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是插上先进技术飞起来。 <
br>3.结构安排:选出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飞起来特点的同时,
还要注意,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三个事例可安排一
个详写,两个略写。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
于讲清
楚所写的是未来的某某领域的神奇,事例能体现神奇的特
点,语言通顺流畅,等等。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作为出发点,运用典型的
事例来描
写未来某个领域的形象特点,掌握刻画未来的技巧。
六、拓展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
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
字描写,画出未来神奇的画面。(看看是否刻画到位)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并且能够做到不懂就
问或者及时查资料。
2.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
情景阐述出来。
3.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br>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
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
都是哪种类型的?你用
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
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让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
心得。
3.关于阅读课
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要边读边思考,阅读
完后可以写写心得体会,和平时训练的习作一样,对于有
问题的地
方,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于一知半解的问题要查资料,确保
准确。
4
.小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从浅入深,循序
渐进,多读名著。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
不断思考,并写下心得。
对自己的习作,要多读几遍,发现问题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对
于不懂的问题及时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等等。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去推导成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
犹不及 赴汤蹈火
学生齐读后思考:这些画横线的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走:跑。弗:不。俱:都。然:是,对。及:达到。汤:热水。)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
起交流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
等来的。
(说明任何科学发明或者真理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
探讨、解决问题中得来的。)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
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
是不言而喻。(起到了突出中心的
作用,写出了阅读的好处。)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
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请找出来,
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书写提示”。
1.
教师展示楷书和行书各一张,学生先说一说两种书法的区
别,再读一读展示的相应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区
别。学生交流。
(发现:楷书的笔画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不互相
牵连,所以,楷
书写起来相对速度较慢。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
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
那样严谨端
庄,但是,行书的连笔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2.学生齐读这两种书法的书写文字,全班交流。
3.展示赵孟楷书《三门记》。
(1)学生对比认识其楷书内容;
(2)学生自由讨论其楷书特点;
(3)总结。(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变”“通”的读
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周易》,意
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
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不受阻塞,才<
br>能不断地发展。
第二个句子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第三个句子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
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
p>
第四个句子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必
效法古人的制度;如
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教师简单介绍
出处及作品情况。)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规
律。
六、小结。 <
br>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外阅读的循序渐进性,学习名著要多读
多练多思考,同时积累了有关变通的名
言警句。同学们要将之运用
到实际生活中,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