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542次浏览
2021年01月07日 19: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婚祝语-名词复数

2021年1月7日发(作者:岑淦)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
解故事内容。
3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
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 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学习目标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学习方法: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 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
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
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学习目标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方法: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
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学习方法:

1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 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
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
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能得出
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 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
“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
是指哪个人。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
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
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学习目标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 感,然后
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
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 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
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 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
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 br>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学习目标一: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
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
感情、哲理)。
学习目标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当堂检测: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 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
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学习目标三: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学习要求: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
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 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
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 提出的问题。(根据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3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 “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2.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课后拓展:
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
古文的兴趣。
《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
徊、赤裸裸。
2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
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
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 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
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 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
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板书课题)

4




学习目标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
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
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 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
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学习目标二: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学习方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 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
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
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
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 .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
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 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
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学习目标一: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5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
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 一连串
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
你反复读两遍,细细 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 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
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 的思想
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 有着无限感慨之情。
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 时候,时光又 溜
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
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6




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
闷和伤感。反复 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
困惑 、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
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 ?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
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学习目标二: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学习方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
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 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
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 散文选》中还有《踪
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 .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
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 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 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
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 命和全部精力,都
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
紧地,充 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
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7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 语“插秧、枯萎、锻
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 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
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
真谛。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 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 绿
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
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 ,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
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
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
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 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
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 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
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教师
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学习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
画下来,多读几遍。

8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 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
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目标二: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
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 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
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
(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 没有规律――“树苗种
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
时五 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
时浇的少。”
(2)浇树的 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
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
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 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
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 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
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9




(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 和种稻子,人们可以
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
人们不 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
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 长大成才。
(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
下雨,给树木 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
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 拼命扎根,才会长
成百年的大树。
(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根就会浮
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
来的,也无大抵御 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
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
生活 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 的“不确定”,
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
例子说一说 。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
努力成长。
(3)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
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
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 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
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
样树苗 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
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 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

10




的考验, 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
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 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
梁之材。
学习目标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学习要求: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
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 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
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学习目标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学习要求: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 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
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 人言);三
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
的道理。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
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 也不要退缩,
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11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 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
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
在 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
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 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
碗少年)
学习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
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 ,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
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学习目标二: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学习方法: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
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 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
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
这位 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

12




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
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 。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
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 br>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
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 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
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 给
我的启迪。
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 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
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
的也 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
想起……
《手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 br>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 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
都各有所长,各 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13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 br>“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
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 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
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 观
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
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 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目标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 ),最后总结写( )。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
作顺序和方法。
学习目标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 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
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
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
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点拨引导: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
单, 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14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
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 ,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
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 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
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和感受。
学习目标三: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学习要求: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
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
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
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 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
作,能围绕所选 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 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
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

15




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例如,
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
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
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
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 次”
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1)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 讲完
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 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
质疑。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 br>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
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 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
“第一次”。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 的生
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

16




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
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 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
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
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 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 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
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
说具体。
2. 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
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 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1) 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
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 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

17




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 标点、字等也
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
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 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
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
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 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
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
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
我 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
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 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
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
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
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 达 方 法

例 文
18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
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
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
方法?
表 达 方 法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
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
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例 文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

19

个人陈述模板-酒店宣传语


变更公司名称-拜年语


卸磨杀驴-导师英文


学数字儿歌-高考励志语录


大图模块-天目湖一日游


五彩绳-会计资格考试试题


笔记本蓝屏-现在完成时的句子


老牛-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