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一练课堂同步试题全册

玛丽莲梦兔
672次浏览
2021年01月07日 19: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2021年1月7日发(作者:宫维桢)



1文言文两则——《学弈》学案
【学习目标】
1.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的道理。
【自主学习】
一、预习新知
1.给下列字标上拼音。
弈( ) 诲( ) 缴( )鸿鹄( )
2.朗读指导。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二、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释句读句。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为是其智弗若与?

5.曰:非然也。

(二)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你开动脑筋,回答问题。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举例说明你的身边有无听讲三心二意的现象?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相关链接
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 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只要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
思,就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 顺,理解蕴含的道理,感受到古文之美。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 世将他与孔子合
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 、哲
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 br>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
1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
【自主学习】
一、预习新知
1.看拼音,写词语。
pán yútàn tāng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
2.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
日中:决:及其:为:
则:探汤:乎:
二、合作探究
1.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


3.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能实话实说,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
的人?


三、拓展提升
1.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 ,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无法 回答两个小孩的问
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


2.从两小儿的辩论可以看出什么?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4.相关链接
《列子》一 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周朝,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列子》原
书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 列子》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列子》一书属于道家学派,书中散
布了唯心主义,但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 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和教育。
【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






2《匆匆》学案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作者的 表达方式,
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自主学习】
一、预习新知
1.我能读准字音。
凝然 头涔涔 泪潸潸 徘徊 薄雾 尽管
2.我会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转 燕 薄
( ) ( ) ( )
( ) ( ) ( )
禁 散 尽
( ) ( ) ( )

3.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想一想时光还会怎
么样匆 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 过去;默默时,便从
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悟?


三、拓展延伸
1.背诵《长歌行》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积累惜时的名言。(至少写三句)



3.相关链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江苏扬州人。
主要作品《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3《桃花心木》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读本课“秧、萎、赖、雅”5 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莫名其妙、从从容容、
语重心长”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抄写自己喜 欢的部分。
2.通过读书说出句子中含着的深刻意思,培养感悟能力。
3.感悟作者借种树 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树喻育人,并能从中悟出做人的哲理。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会读:
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2.这些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
番 锻 雅 勃

3.积累本课中的四字词语。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二、课堂探究
1.文中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自 由读课文,
划出有关句段。

2.读课文,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种花有什么不一样?


3.我的内心先是( )后来是( ) 再后来是( ),最后
是(),练习读出我的此刻心情。
4.画出种树人说的话,试着去体会他的话的意思。



5.找 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
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 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
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句话读一读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三、延伸提升
1.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对种树人说: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
对前来散步的人说:
2.“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

4*《顶碗少年》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学习重点】
1.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2.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自由朗读故事,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yíng yín)

(2)观众为每一个节目鼓掌喝彩。 (hé hè)

(3)他头顶上顶着高高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luó luò)

(4)就在转身的一刹那间,碗掉了。(chà shà)

(5)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hé hè )

3.按课文填空。
顶碗少年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表演。第一次,在一个( )的刹那间,那一大
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 )地微笑着,
( )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音乐又响起来,少年很沉着,( ),
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那一摞碗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
( ),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当那叠碗又
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 ),终于把碗稳住了。
二、课堂探究
1.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从中使我体会
到 。
2.课文的结尾写到:“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 起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
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你能体会作者心中为什么“ 微微的激动”
吗?




3.通过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老师探讨:
疑惑一:
疑惑二:
三、拓展延伸
1.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相关链接:
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2月生于上海市区,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中 国作
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著作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 br>《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等。他的散文写人,不要求精雕细刻,只写“人的轮廓”;不要
求 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写出独特、鲜明的个性或心境。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5*《手指》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本课新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1.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2.领悟其中的道理。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1)血要流出来了,叫他拼命按住。 (xiě xuè)

(2)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chǔ chù)

(3)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chǔ chù)

(4)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 (miáo miǎo)

(5)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bó báo)

(6)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zēng zèng)

2.用课文里表示动作的词语填空。
( )脂粉 ( )药末 ( )戒指
( )耳朵 ( )鼻涕 ( )笔杆
二、课堂探究
(温馨提示:小组内自主读文,读中交流、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 ),最后总结写
( )。
2.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把自己觉得
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手指名称 短处 长处 得到的启示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3.浏览全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


三、拓展延伸
1.找出作者表达感悟的句子读一读,并写下你的体会。


2.读一读阅读链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把手张开 把手合拢
是一朵鲜花 是一枚果实
人的一生 含辛茹苦
注定为美挥洒 收藏天地精华


【学习评价】
请你将本课学习的收获、感想或困惑记下来。


6《北京的春节》学案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 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
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你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1)逛天桥:
(2)天一擦黑:
(3)残灯末庙:
2.读拼音,写词语。
jiǎo zi fěi cuì biān pào
( ) ( ) ( )
zhānɡ dēnɡ jié cǎi fēnɡ zhēnɡ sì yuàn
( ) ( ) ( )
3.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 )里。
彩:(1)颜色 (2)彩色的丝绸 (3)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4)花样,精彩的成分
戏剧、舞蹈正式演出前的化妆排演 (6)获胜的预兆
彩排( ) 喝彩( ) 丰富多彩( ) 五彩缤纷( ) 张灯结彩( )
4. 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二、课堂探究
1.阅读课文第7自然段“除夕”部分。
(1)找一找老北京的除夕都有哪些风俗?

(2)搜集一幅喜欢的对联写在下面。


(3)这一自然段可以用文中哪句话来概括?

5) (



2.除“除夕”
外,其他日子还有哪些风俗习惯?从文中找出下面各类物品的
名称,写下来。
(1)春节食品:
(2)春节玩具:
(3)元宵彩灯:
3.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节日活动。
(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 )泡腊八蒜过年吃饺子用。
( )买杂拌、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4.请按详略的不同将下列内容分类。
(1)腊八这一天要做的事(2)孩子们为过年做准备(3)大人们为春节做准备(4)过小年 (5)
小年后的准备 (6)除夕夜 (7)大年初一的景象(8)店铺开张 (9)正月十五元宵
节的景象 (10)春节结束
详写的内容:
略写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了解各民族过春节的不同习惯。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7* 《藏戏》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搜集藏戏的资料。





2.读准加点字的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1)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hōng hòng)

(2)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 (chè qiè)

(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bēi bèi )

(4)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毫无倦意。 (hē hè )
3.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
( )的激流 ( )的江水 ( )的牛皮船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唱腔
二、课堂探究
1. 藏戏的形成有哪些传奇色彩?
(1)以弱抗强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

(3)艺术的传奇:

2.藏戏有什么特色?自由读8-19段,用一个词概括藏戏的主要特点。
(1)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人们将藏戏演出称为“ ”,被称为藏
文化的 。
(2)藏戏的特色是: 的面具, 的舞台,
的演唱风格。
(3)面具运用 、 的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善者的面具是



色的,代表 。
3.读开头1-3段,体会写法。
(1)把开头三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2)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延伸
调查我国其他地方戏曲的特色。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8* 《各具特色的民居》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1. 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读准加点字的读音,选择正确的画“√”。
(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pā bā)

(2)客家先民崇尚圆形 。 (chóng chǒng)

(3)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 chù chǔ )



(4)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 cáng zàng )

(5)傣族人家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 bàng páng )
(6)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xīng xìng )

2.把词语或短语补充完整。
(1) 安然( )( ) 和睦( )( ) 勤俭( )( )
秩序( )( ) 遮天( )( ) 蜂拥( )( )
(2) 多起竹楼,
树满寨,
承前祖德勤和俭,
二、课堂探究
1.阅读课文,画出客家民居特点的句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民居特点,试着填填下面的
表格。

















位置


客家民居
傣族竹楼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对照两篇短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三、拓展延伸
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 说与民
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10《十六年前的回忆》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读写写“书籍、含糊、 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
拘留、窝头、乱蓬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
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通过学习李大钊同 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
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 畏惧地面对死亡。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能正确读写“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 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
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3.重点理解词语。
军阀:
沉着:
恐怖:



严峻:
会意:
4.认真读课文,“我“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情?

二、课堂探究
1.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
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
我。
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
形 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



2.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 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中表现李大钊怎样的品质?



3.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
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
力量占据 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父亲在此时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安静而沉着的?



三、延伸提升



学习了全文,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评价】
请写出这节课你的收获。例如: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



9*《和田的维吾尔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新词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
神。
3.学习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地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
神营养
2.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搜集资料:你对新疆维吾尔族有哪些了解?



2. 根据课文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1)库乃其:
(2)巴朗子:
(3)巴扎:



(4)都帕:
(5)艾德莱斯:
3.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歌载舞(zài zǎi) 肃然起敬(sù shù) 铺天盖地(pū pù)
....
韵味(yùn yìn) 边缘(yuán yǘan) 扼杀 (è nè)
...
4. 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根
据文章内容概括:
A.( )的维吾尔人
B.( )的维吾尔人
C.( )的维吾尔

D.( )的维吾尔人
二、课堂探究
1. 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br>、
爱美爱花

能歌善舞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请在
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2. 快速浏览,画出能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1)把句子抄写在下面。


(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读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三、拓展延伸
我国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
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请搜集资料,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11*《灯光》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
斗中舍身为 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
关系。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能正确读写“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
3.认真读文,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由天安门广场上的_____想起 了一个有关____的真实故
事。在同_____军队的战斗中,“我”的战友_____为了找到突破 口,在黑暗中用火
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方的路,而自己却_____了。
二、课堂探究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
好啊!”这句话是()在()情况下说的。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郝副营长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 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
啊!”



从郝副营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前辈的()崇高品质。
4.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 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
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 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
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你对憧憬的理解是:


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


三、延伸提升
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的后续部队想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怎么办?
郝副营长想:

突击队队员知道郝副营长要烧书为部队指路,对他说:“郝副营长, 烧书的亮光被敌人发
现,多危险哪!”郝副营长说

【学习评价】
请写出这节课你的收获。例如:读了《灯光》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


12《为人民服务》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



得其所



”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 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
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体会“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
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能正确读写“剥削、兴 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3.重点理解词语。
鸿毛:
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4.《为人民服务》 这篇文章是()于1944年9月在()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本文
是一篇(),属()范畴。文章 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论点(),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
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的为人 民服务:一是();二是();三是()
二、课堂探究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 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彻底说
明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延伸提升
学习了全文,怎样理解第2自然段“死的意义”的论述?


【学习评价】
请写出这节课你的收获。例如:读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




13*《一夜的工作》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
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学习重难点】
理 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理清作者感情发展 的脉络,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我能正确读写“咨询、浏览、一小碟、审阅、蒙眬、扶正、喔喔、简单、劳苦、简朴



”等重点词语。
2.我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3.我能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我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二、课堂探究
1.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2.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找出表现周总理审稿过程中的动词。这些
动词说明 了什么?


3.“喝了一会儿茶……你也回去睡觉吧。”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下午又要“参加活动”说
明了 什么?总理让别人抓紧时间睡觉与自己不停地工作对比,你想到了什么?


4.“我走进 总理的办公室……如此而已。”“极其简单”意思是什么?“如此而已”意思
是什么?“室内陈设及其简 单”可以看出周总理怎样的品质?建筑高大同陈设简单对比说明
了什么?身居高位同简单陈设对比,你想 到了什么?




三、延伸提升
学习了文章,你知道作者想高声对全世界说些什么?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评价】
请写出这节课你的收获。例如: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









15《凡卡》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悟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4.体会插叙、对比的作用。
【学习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我搜集到了有关作者契诃夫的资料。



2.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生锈 摩平 揉皱 蘸了蘸 毒打 撇嘴 抽噎



喳喳地响 吭吭地咳 打搅 搓手 匣子 冻僵


3.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课堂探究
1.认真读第八自然段,完成以下题目。
(1)这段话是围绕着( )这个词语来写的。
(2)凡卡遭受了哪些毒打?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3)除了遭受毒打,凡卡还在遭受着怎样的折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读了这一段,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


2.文中从哪里能看出凡卡在乡下生活的快乐?请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三、延伸提升
读完课文后,我有许多话想对凡卡说。






【学习评价】
自评: 互评:
16*《鲁滨孙漂流记》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学习重点】
阅读课文,体会鲁滨孙在严 酷环境中的心里的斗争,体会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
地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我搜集到了有关《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资料。



2.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3.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火光
一( )拖鞋 一( )墙壁

二、
课堂探究
1.默读梗概,概括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2. 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把相关的语句摘抄
下来。





三、延伸提升
请你结合具体的事情谈谈对鲁滨孙的了解。用“从……看出鲁滨孙是……的人”来写一
写。





【学习评价】
自评: 互评:



17*《汤姆·索亚历险记》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课文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激发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
兴趣。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马克·吐温的资料?请写下来。




2.

读了《梗概》,你能说出《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要人物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



二、课堂探究
1.浏览梗概部分,想想汤姆有哪些冒险的经历?请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2.

在“精彩片断”中有很多表现人们悲痛和欢快的句子,把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语句
摘抄下来。





3. 阅读作品梗概及精彩片断,想一想:汤姆在你脑海里是怎样一个人?





三、延伸提升
联想一下自己曾经抑或是现在的调皮,你们想对汤姆•索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学习评价】
自评: 互评:








18《跨越百年的美丽》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 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荣誉、头衔、里程碑、
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 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
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难点:读懂 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
体现的科学精神。
【自主学习】
一、预习新知
1.课文导读
一看到《跨越百年的美丽》这 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会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
“美丽”竟能跨越百年?或许还有其它的疑问, 那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
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画出相关语句,把读后的感受 写在空白处,和同学们交流。
2.看拼音写词语。



yě liàn róng jiě chén diàn fēn xī()()()()
qīn shí yǐn tuì fá lì róng yù
()()()()
3.我能理顺课文内容。 课文共有()自然段,作者采用()的手法来写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
结尾处并引 用了()的话肯定了()的人格。
4.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 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
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这句话?


2.居里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挑战自我
通过预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尝试学习以下内容。
1.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
2.背诵一、二自然段。

【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

附:参考答案
一、2. 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
3. 六倒叙居里夫人在科学界作学科报告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
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美丽
二、 1.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赞颂了
她 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
2.她是一位年轻貌美的人,她是一位勇于奉献的人,她是一位执 着追求的人,她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



……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学习重点】
1. 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 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看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jī xiè lǐng yù méi gui nì shí zhēn
( ) ( )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2)经过多次考虑还是没想明白,形容难以琢磨,不好寻求答案。( )
(3)形容看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事情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 )
(4)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配对儿。 ( )
二、课堂探究
1.我能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并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
(2)
(3)
2.课文围绕“ ”这一问题来讨论的。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用了 个事例来说明:
第一个事例:
第二个事例:
第三个事例:
我还能补充下列事例:
4.仔细读读三个事例,填写下面的表格,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1)表示经常见到,不足为奇。 ( )



科学家
谢皮罗
波义尔
奥地利医生
生活中发现的现象 产生的疑问(?) 发现的真理(!)









写法上:
内容上:
三、拓展延伸
1.这里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2.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 “虚
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附参考答案:
一、1.洗澡 机械 领域 玫瑰 逆时针
2.司空见惯 百思不解 见微知著 无独有偶
二、1.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 ,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7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8段 )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
立思 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解析: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波义尔发现盐酸溅到紫罗兰上花瓣会变红。
奥地利医生发现人做梦时眼珠会转动。
3.
科学家
谢皮罗
生活中发现的现象
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
时针方向旋转
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
变红
产生的疑问(?)
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纸
发现的真理(!)
漩涡的方向与地球
自转有关。
终于制成了酸碱试
波义尔



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
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
应?这对化学 研究有什
么样的意义?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
奥地利医生 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 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
呢?
推断出凡睡者眼珠
转动时都表示在做

写法上:1.结构相同:每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提出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
2.详略相同:简略写实验的过程,而详细写发现问题的过程、得出的结论。
内容上: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
2.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善于观察或善于提问。
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1.

?”指不断发问,不断追问。 “!”指通过努力获得了真理。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2. 略
19《千年梦圆在今朝》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的取 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
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自主学习】
一、预习新知
1.课文导读
2003年10月15日上午 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
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 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
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 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
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此时此刻,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之骄傲 、自豪。现在让我们跨越历
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苍穹猝然长逝锲而不舍不懈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嫦娥()月()黄子孙积劳成()
夜以()日猝然长()风()正茂
4.我理解的词语有:

5.我能理顺课文内容。
通过熟读课文,我知道 了文中千年的“梦”是指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
今朝圆了:
二、合作探究
1.怎么理解“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 积劳成疾,
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 br>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这句话?


2.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三、挑战自我
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把体会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
四、相关链接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21时 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 br>“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上的短波
无线电发讯 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每分钟循环一次,
首先以40秒的时间连 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5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10秒钟,
又间隔5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 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
“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 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
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 国家。
【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



附参考答案:



一、óng cù qiè xiè
3. 奔炎疾继逝华
5. 中华民族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
中华儿女凭借坚持不解、锲而不舍、团结合作、默默无闻、勇于探索的精神,发愤图强,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圆了我们的千年之梦。
人类越来越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祖国越来越强盛,曾经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所以千年之梦今朝圆。
二、1.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 个
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富有激情,超凡的想象力,不断的尝试。
21* 《我最好的老师》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 人意料、
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 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2.学习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 比一比,再组词。
定( ) 调( ) 侧( ) 疑( )
绽( ) 凋( ) 测( ) 凝( )
2.多音字组词。
qiē( ) tiáo( )
切 调
qiè( ) diào( )
3.通过读文,我知道作者通过一件事来说明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我能简要概括这
件事:
二、课堂探究
1.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作者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科学老师怀森特先生。但作者一开始 就这么认为吗?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

3. 这样一位最初在我心目中不可理喻的老师,居然成了我心中“最好的老师”,他是用
怎样 的教导让我们明白了原委,改变了看法呢?(结合课文5——7自然段回答)
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
( ),你们应该( )啊!
我之所以( ),是希望
( )!
4.朗读第7自然段。怀特森先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拓展延伸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
边 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 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
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1.思考:学生们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为什么不回答,却让他们嗅苹果?


2.学后疑惑:我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交流。
疑问二: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疑问一:









附:参考答案
一、3.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
二、2.怀森特算哪门子老师?言外之意就是怀森特根本称不上是老师。
3.示例:
(1)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怎么会有头盖骨呢,你们应该提
出 质疑啊!
(2)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怎么会有这种动物呢,你 们应该
反驳我啊!
4.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三、1.因为苏格拉底想 让学生们知道回答问题先用自己的感觉寻找答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寻求真理,
并能坚定地确认自己找到 证据的真实性。

第6组综合性学习《成长足迹》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读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的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通过写具体 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比较四篇回忆老师的文章写作上
的异同。
3.回顾个人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通过写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比较四篇回忆老师的文章写作上的异同;从老师们的教学行为中感受到教育者的大爱。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特殊感情,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

二、课堂探究 1.《难忘的启蒙》一文中“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作者难
忘的事情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老师领 进门》中田老师讲授国文的方法是什么?田老师的教学对“我”产生的影响
和作用是什么?


3.《新来的王老师》课文讲了什么事?文中的王老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忘不了的笑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文上的红双圈》中,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三、延伸提升
请回忆你小学中的一位老师,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学习评价】
请你写出这节课的收获。例如:读了这四篇回忆老师的文章,我体会到了……







附: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二、1.本课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 文章重点回忆了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和对
抗日演讲比赛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 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
崇敬、感激和怀念。
2.创设情境,编故事教小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 br>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王老师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教育学生有方,很会鼓励< br>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
4.【解析: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 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 角度别出心裁。】
5.我想到了文中的老师多伟大啊,就是他画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使作者当上了有名的 作家,为作者的未
来铺垫了基础。有时候的成功,就来自一点小小的鼓励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个小小的鼓 励会给人无穷的力量
双红圈是作者心中的一道彩虹,没有当初的双红圈也不会有作者今天的一切。 三、例:我有一位既严格又和蔼的老师,他对我们的学习很负责任。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李盛林老师。< br>老师每次走进教室都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老师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和蔼、善解人意。有一次,我们< br>的语文考试考得很不好,我们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结果,事情让我们出乎意料,老师不但没有发脾气还< br>将试卷上的问题给我们仔细地讲解了好多遍,在老师的详细地讲解下,我们几乎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学习评价】
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而又艰 苦的职业。老师,您
辛苦了,谢谢你们!




第6组综合性学习《依依惜别》学案

【学习目标】
1.回顾个人和 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同学的帮助、老师
的教导和学校的关怀。
2.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会写临别赠言。
【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情感,心怀感恩。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回想小学六年的生活,有哪些难忘的记忆?可以搜集 图片和文字。选一个最难忘的人或
一件最难忘的事,把它写下来。






二、课堂探究
1.要毕业了,面对你的同学、老师,你最想说什么?



2.搜集历代诗人的送别诗,摘录在下面。







3.你最想给谁写毕业赠言?试着写一写。
给老师:


给同学:


三、拓展延伸
请你试着给母校写一份建议书送给校长,相信你的思考和建议一定会引起校长的 重视,
让学校更好的发展。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附:参考答案
一、略



二、1.略
2. 示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略
三、略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我是真的爱你张信哲-秦晋之好的意思


也字开头的成语-我的最爱作文


胡萝卜玉米排骨汤-晋文公攻原


儿童营养菜谱-心情签名大全


dnf剑圣pk加点-小学毕业留言


qq好友恢复在哪-发言


好看的bl动漫-企业节能降耗


lol维克托-往往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