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大三-永不永不说再见
目录
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 ....................
..................................................
............... 2
连环画课文:在“猜”中阅读 ..............
..................................................
........................... 2
【教学内容】 .........
..................................................
..................................................
........ 2
【教学流程】 ............................
..................................................
....................................... 2
一、看图猜字 .......................................
..................................................
................... 2
二、看图猜文 .................
..................................................
......................................... 4
三、看图讲文 .......................................
..................................................
................... 9
四、看图猜故事(选做) ............
..................................................
....................... 9
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连环画课文:在“猜”中阅读
【教学内容】
一下第八单元第21课。
【教学流程】
一、看图猜字
1.看图猜字,导入新课。
师:(出示壁虎图片)认识这种小动物吗?(出示词语“壁虎”)
大声喊出他的名字。从图片上你能猜出小壁虎喜欢待在哪里吗?
生:墙壁上。
师:
(出示“墙壁”一词)最早的时候,墙是用泥土垒起来的,所
以“墙”和“壁”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土”
。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师:小壁虎,墙上爬,四条腿,长尾巴。有一天,他的长尾巴断了,
去
借尾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2.自主猜字读文。
师: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全文注音。
师:那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对照图画猜。
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
生:联系上下文猜。
师:那就请同学们边猜边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思考:小
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 (师出示图文对应句子,标红“蚊”“咬”“赶”“房”“转”等
生字,指名读句子,说说如何“猜
”出这些生字的读音、字义,在交流
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师(小结):阅读中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除了借助拼音,我们还
可以运用借助图画、根据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
读生字的字
音与字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相信这次会读得更流利。
<
br>【设计意图:借助图画猜字是连环画课文的特点之一。《小壁虎借
尾巴》是继《小蜗牛》《咕咚》
之后,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
文。《小蜗牛》一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
课文;
《咕咚》一课则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特点及联系上下文猜字、认字。
《小壁虎借尾巴
》要在此基础上能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并通
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本环节旨在链接学
生已有的“猜字”经验,从而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看图猜文
1.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师:那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出示第二至第四幅插图)图文对
照填一填: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找( )借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找(
)借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找( )借尾巴。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阅读是连
环画课文的最大特点。低年级学生
识字量少,阅读能力相对较弱,认识事物以感知形象为主,用图画来“
搭
桥”,不仅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而且对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引导学
生由感
知逐步向抽象过渡也很有帮助。】
2.图文对照,品读对话。
师:那小壁虎是怎样向他们借
尾巴的呢?借到了吗?请同学们自由
朗读课文,画出小壁虎和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同桌之间分角色
读
读。
(1)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第三幅图和第3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壁虎?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带着你感悟到的心情,谁再来读读小壁虎的话?
师:面对小壁虎的恳求,小鱼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师:(播放小鱼拨水视频)是的
,小鱼就是靠尾巴来控制游动的方
向。如果你是小鱼,在回答小壁虎的问话时,你会强调哪个词语?
生:拨水。
师:那就请你再来读读小鱼的回答。
(2)学习第4~5自然段。
师: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多难过呀!但是他不灰心,继续爬呀爬,
看见了——老牛。
(出示图文,指名两组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朗读提示:读老牛的
话时声音可适当低沉些。)
师:牛伯伯为什么要拒绝小壁虎?(师出示“赶蝇子”,随机做动
作理解“甩”。联系上下文,
和小鱼“摇尾巴”这个动作进行比较。)
师:告别了老牛,小壁虎继续爬呀爬,此时他的心情——
生:很失落。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的心情很失落?
生:因为他已经两次没借到尾巴了,而且从课本的插图上也可以看
出他一次比一次难过。
师:你不仅能联系上下文阅读,而且会借助图画阅读,真是个阅读
小能手!
师:是呀,小壁虎多么希望有合适的尾巴借给他呀!这次他碰见了—
—燕子。
(师生合作读对话)
师:我听出了小壁虎失落的心情。燕子阿姨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
小壁虎?
师:燕子的尾巴像船的舵、飞机的尾翼,能起到平衡身体、掌握方
向的作用。
师(小
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都
有不同的作用,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
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
方向,所以他们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设计意图:如果说整体
感知环节是对图画轮廓的整体感知,那么
品读环节就要放大对人物动作、神态的观察,从而帮助学生更深
入地理
解人物和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
察课文插图。课文
中对小壁虎找尾巴过程中的心情并没有描写,但随着
故事的发展,小壁虎说话的心情和语气肯定会随之变
化,除了引导学生
联系上下文,课文中的插图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补白作用。】
(3)学习第6~7自然段,理解“再生”。
师: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出示第五和第六
幅插图,请同学们
图文对照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师:故事的结果是什么?
生: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师:小壁虎高兴吗?那就把小壁虎的高兴读出来。
师:在小壁虎找尾巴的过程中,有一个词出现的次数最多,是哪个
词?
生:“爬呀爬”。
师出示句子,“爬呀爬”标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师:从“爬呀爬”,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壁虎爬的时间久,爬的路程长。
生:小壁虎找尾巴找得很艰辛。
师:可就是在这长长的找尾巴的过程中,小壁虎又慢慢长出了一条
新尾巴。这种生理现象我们叫它—
—再生。这和我们的头发、指甲长出
来是一个道理。还有一些动物也有再生功能,比如蚯蚓,身体断了可
以
再长出来。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步教学,学
生对图文对照阅读的要点已有了
基本了解,此时,放手让学生学习第6~7自然段,既是对学习方法的自
主实践,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看图讲文
师:(出示六幅插图)课文学完了,
大家能对照插图,借助板书,
选择其中一组来讲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设计意图:由看
图猜文,感知课文大意;到看图促读,理解内容,
品读文字;再到图文对照,自主阅读;最后,看图复述
课文。这样,训
练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
方法。同
时,以“图画”“关键词语”为脚手架串讲故事,搭建了语言
实践运用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不
断生长。】
四、看图猜故事(选做)
(出示小壁虎向松鼠、猴子、狐狸借尾巴的图片,提示
:松鼠的尾
巴——翘;猴子的尾巴——竖;狐狸的尾巴——拖。)
师:小壁虎
还可能向谁借尾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仿照课文的段
落格式,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图片,也来编个小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