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6 “小伞兵”和“小刺猬”》赛课导学案_6
遥望星空-中国的资料
“小伞兵”和“小刺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6册第6课《“小伞兵”和“小刺猬”》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蒲公英和苍耳的特点,并能借助关键词
说说故事的大意,能通过变换角色、模拟角
色等形式说说它们是怎样“旅行”的。
3. 了解
科普童话的特点,借助积累的叠词、动词,学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讲讲“椰子是
如何传播种子的”。
教学重难点
了解蒲公英和苍耳的特点,并能借助关键词说说故事的大意,能通过变换角色、模
拟角色
等形式说说它们是怎样“旅行”的。
同学们快要上课了,我们先来聊一聊。上学期我们
合作过,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老师非常
高兴。给你们带来有趣的谜语。能试试猜出来吗?
1.
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打一植物)
谜语答案:【向日
葵】它自身特点?
2.天南地北都能住,春风给我把辫梳,溪畔湖旁搭凉棚,能撒雪花当空舞。(打一
植物)
【柳树】它自身特点?
3.蓬蓬又松松,三月飞空中,远看像雪花,近看一团绒。(打一植物)【柳絮】
自身特点
4.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打一植物)
【蒲
公英】自身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词串导入,概括大意。
1. 聊聊进入课题 <
br>(出示蒲公英和苍耳的图片)同学们,这两位好朋友,你们还认识吗?我们一
起来喊他们的名字吧
------小伞兵、小刺猬。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科学
童话,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
2. 读读两组词串
(1)
出示第一组:
蒲公英 苍耳 风伯伯
小鹿
-------会读这一组词语吗?(指名读)这几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他们都是故事的主要人物)
------每个故事都有人物,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他们几个人物之间,齐读词组。
(2)
出示第二组:
飘散 飞翔 蹭落 旅行
---
----这一组词语能读好吗?(指名读)这四个都是动词,写谁的?这一组动词
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人物有事件,故事才动人。一起读一读这一组词语。
3. 说说故事大意
(1)你能借助这两组词语,简单地说说这则童话的主要内容吗?
(小伞兵和小刺猬是好朋友
,秋天到了,他们长大了。风伯伯带着头上有(蓬松白绒毛)
的蒲公英种子们去旅行,小苍耳们挂在小鹿
身上也去旅行。从小鹿身上掉下来的一个“小
刺猬”落在草地上,遇到了躺在那里的一个“小伞兵”。第
二年春天,它们都长成了真正的
蒲公英和苍耳。)
------相机评价:抓住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大意就会讲得有序、完整。
------过渡小结:这是两个好朋友关于“旅行”的有趣故事。
(2)这则科学童话,在有趣的故事中还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呢?
(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苍耳借助动物传播种子。)
二、聚焦旅行,学用结构
(旅字写法指导)
1.发现“小伞兵”旅行的结构秘密。
(1)过渡:传播种子的科学常识
在童话中变成了两个好朋友有趣的“旅行”,这
就是科学童话的魅力。我们先来看看小伞兵是如何旅行的
吧?
(2)引发思考:哪一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小伞兵的旅行?(生自读第3自然段)
自由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旅行的?(生自读第3自然段)
出示:
一
阵秋风吹来,小伞兵头上的白绒毛被吹得飘呀飘的。白绒球一下子散开了,一个
个小伞兵就像真的伞兵那
样,在空中张着降落伞飞翔。他们快乐喊道:“小刺猬,瞧,风伯
伯带我们旅行去了!再见,再见!”
(3)学生交流,相机点评
要点1:自由交流:谁来说一说小伞兵的旅行经过?
要
点2:同学们,你们有外出旅行过吗?怎么去的呢?(生:乘车、乘飞机......)
那么小伞兵乘坐
的是什么呢?(乘风)(板书:------风)这可是他们的特殊交通
工具。
作者是怎么把
小伞兵“乘风旅行”的过程写出来的呢?关注他的几个动作。再
读,圈出写他们动作的几个词语。(生发
现:飘呀飘 散开 飞翔)
小结:把一个“乘”的动作展开来写,故事就具体了。这是小伞兵
们特别的旅
行方式。(板书:------飘、散、飞)
要点3:有这样特别的交通工具,有
这样特别的旅行方式,此刻,你体会到小
伞兵们心中什么样的情感。指名读。相机指导:高兴的事,声高
气要足。齐读。
(朗读指导)
(4)你能乘风飞行吗?
(小结:童话中的人物可以
飞行;这还与小伞兵的自身特点有关系。)小伞兵究
竟有怎样的本领、特点,才可以乘风旅行的呢?
(5)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小伞兵有怎样的特点才可以乘风飞行?
出示:
秋
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
像一群“小伞兵”。许多
小伞兵挤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圆圆的白绒球!
交流:第1自然段介绍蒲公英种子多、小、轻、轻。
(5)教师示弱朗读引导学生发现描写的奥妙。(发现叠词的秘密)
出示:
秋天,蒲
公英妈妈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每个人头上长着一撮蓬松的白绒毛。许
多小伞兵挤在一起,特别多。
要点1:采用了具体描述。蓬蓬松松的白绒毛 圆圆的白绒毛
对比朗读:改成“蓬松的白绒毛,圆的白绒球”,这样与原文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要点2:使用打比方的方法。“活像一群小伞兵”“像一个圆圆的白绒球”
(相机板书:蓬蓬松松的 圆圆的 -------像-------)
小结:作
者用上叠词具体描述,使用比喻、想象描述,就清楚地写出了小伞兵
小、多、轻的特点,正是这样的自身
特点,才让小伞兵们顺利地“乘风旅行”。
(6)发现写旅行结构特点。(作者写作顺序)
小结:先写自身条件(板贴),再写外部条件,最后写传播方式。这样就将小伞
兵旅行的过程写清楚了。
你能连起来,按照这样的结构,借助板书的词语讲一
讲小伞兵旅行的故事吗?
自由练习
(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
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
群“小伞兵”。一阵秋风吹来,小伞兵头上的白绒毛被吹得飘呀飘的。白绒
球一下子散开了,
一个个小伞兵就像真的伞兵那样,在空中张着降落伞飞翔。他们快乐喊道:“小刺猬,
瞧,
风伯伯带我们旅行去了!再见,再见!”
)
评:你可真会讲故事,你把小伞兵旅行的过程讲得真生动。小伞兵乘风旅行真
让人羡慕。
2. 合作品结构,用学法。
(1)过渡:教师述第4自然段,创设情境,转入下文学习。
小刺猬也想在风伯伯的帮助下和小伞兵一起乘风旅行,他行吗?他没有-------没
有
-----也没有-------可是他也有自身的特点。
四人一小组选择写小刺猬的段落(5、6自
然段)进行品读。出示合作要求:(1)
自主读。说清楚小刺猬旅行所需要的“自身条件、外部条件、传
播方式”。(2)
合作讲。圈出关键词语,说说小刺猬旅行经过。(3)组长用上讲述小刺猬旅行
的方法,用上文中的词语,讲讲小刺猬是如何旅行的。
(2)汇报1:自身条件。
小刺猬,像个枣核,全身长满尖尖的刺。小伞兵亲热地叫他“小刺猬”
第2自然段介绍苍耳的种子小,身上有刺。
要点1:采用了具体描述。小小的身体
尖尖的刺
对比朗读:改成“小的身体 尖的刺”,这样与原文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要点2:使用打比方的方法。“像个枣核”
(相机板书:小小的 尖尖的
------像-------)
(2)汇报2:外部条件。
除了小鹿,还可能有谁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汇报3:传播方式
一
天,一只小鹿从苍耳妈妈身边擦过,一下子,许多小刺猬被挂在小鹿的毛上。就这
样,小刺猬也快快乐乐
地跟着小鹿旅行去了。
小鹿跑着跑着,觉得身上有点痒,就靠在一棵树上蹭起来。小刺猬被蹭小来了。
落在
一片草地上。
要点1:挂在毛上,跟着旅行,蹭落着地。
指名组长讲一讲小刺猬旅行的过程。
3. 变换角色,化用结构
(1)故事就是这
样有趣,你看他们终于又见面了。小伞兵可不知道小刺猬是怎
么旅行到此的,我想小伞兵一定会惊奇地问
他:你是怎么旅行的呢?小刺猬会
怎样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呢?请你扮演一下小刺猬,准备一个自我介绍
。
出示要求:(1)按照“自身条件、外部条件、传播方式”的结构整理介绍的内
容。(2)
改用第一人称-------我。(3)自我介绍要实事求是,更要具体。
(2)生交流,相机评价
4.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刺猬和小伞兵又在一起了。风伯伯吹起又松又软的土,轻轻盖在
他们身上。来年春
天,他们就会从泥土里钻出来。那时候,小伞兵就是一棵真正的蒲公英,小刺猬也会是
一
棵真正的苍耳了。
三、概括故事,体会科学童话特点。
1. 捕捉信息填空 <
/p>
同学们,这个科学童话故事,无非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些科学常识,你能从课
文
中提取关键信息填一填吗?
蒲公英的种子上有白色的绒毛,可以借助风传播种子。苍耳的种子成熟后会
变坚硬,
外面长出刺,可以借助动物传播种子
。
2. 对比发现科学童话的特点
这样的一段文字和课文中的科学童话,你喜欢读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归纳:
------拟人化(小蒲公英和小苍耳都可以说话,这只有在这样的童话中才能出
现。)
-----故事有波折(两个好朋友一开始相遇,后来分离,最后再相聚)
小结:用童话的语
言来告诉我们科学的知识,更加吸引读者,更加容易让读者介
绍,还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
四、拓展资料,仿写科学童话片段
1植物妈妈让孩子旅行的办法各种各样,今天,老师也要请
小朋友来读一则关于
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然后尝试着将其编写成一个小朋友们喜欢的科学童话。.
2.出示拓展资料,自由朗读
椰果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椰果的外皮非常光滑,不易
透水;中果皮又特别蓬松,有利于在水中漂浮;内果皮十分
坚硬,可以防止海水的侵蚀,种子就藏在最里
面。
海风吹来,椰果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漂流,直到海浪把它送上岸上,才在另一块陆地
上落地生根。热带的海岸椰林比较多,就跟它传播种子的特殊方式有关。
3. 仿写自身条件
(1)小椰果想要旅行,他有怎样特别的自身条件呢?
(2)相机小结:多可爱啊!圆、滑、
松、硬.......能不能学习今天课上的科学童话的语
言也改一改,说一说呢?
椰果妈妈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的外衣-------滑滑的,像中衣------
蓬蓬松松的,像海
绵一样,内衣--------硬硬的。
椰果的旅行(自选1)
椰果妈妈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
像
。
一阵海风吹过,
椰果旅行(自选2)
五、布置作业,练习讲故事
1.自然界奥妙无穷,植物妈妈们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方法送自己
孩子外出旅行,进而传播
种子。请同学们课后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按照童话中“自身条件、外部条件、
传播方式”
的结构写出来,也编写一个有趣的科学童话,来告诉读者椰果是如何旅行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去搜集相关的科学知识读一读。
2.孙幼忱先生还写了许多优秀的科学童话,推荐他的《小伞兵和小刺猬》科普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