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8636

温柔似野鬼°
527次浏览
2021年01月08日 19: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卢巧音好听的歌-雾霾的危害和预防

2021年1月8日发(作者:颜钟骥)


宿新市徐公店
一、复习导入,走进另一首诗的“春天”
1.复习回顾:背诵《游园不值》,领略杏花的美丽,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游园不值 》用一只出墙的红杏写出了满园的春色,那么《宿新市徐公店》
又是怎样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的?
二、诵读《宿新市徐公店》,感知春的幽静安逸。
1.抓住诗题,整体感知诗意。
(1)“宿新市徐公店”是什么意思?(结合学生理解,重点理解“宿”的意
思,说明“宿新市徐公店” 其实理解为为“投宿在新市一家姓徐的客栈”)
(2)结合诗题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情预设:)
2.理解《宿新市徐公店》第一句,体会田园之美。
(1)谈话: 老师觉得杨万里这首诗就像一幅画一样,所以老师想把它给画
下来。大家帮我看一下画得如何?是否符合 诗意?(教师在学生的语言指导下画
出诗中的景色。让学生通过纠正老师画中的错误,来加深理解“疏疏 ”“深”“树
头”“未成荫”的含义。)
(2)结合教材插图,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幽静的田园春光。(课件出示
插图)
3.品读3.4句,感受“追”出的勃勃生机。
(1)老师不画“儿童”和“黄蝶”是因为他 们是会动的,而画出来的画却
不会动,不如我们来想象一下,“追”黄蝶追出了哪些美丽的春景? (学情预设:树枝上那一片片翠绿的嫩叶在迎风招展,它们正一个劲地往外
钻;小草迎着风儿在歌唱 ,让过路的人感到小草的快乐;孩子们一路上蹦蹦跳跳
地,欢蹦乱跳的来到街头,来到学校;鸟儿似乎也 看到了春天的身影,看着她那
温柔的充满阳光的身影,鸟儿们便齐声唱起它们最美丽的歌儿,让路人感到 了春
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
(2)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急走、无处寻”的意思。进而理解整句
1 3


诗的意思。)
(学情预设:嬉戏的孩子从小路上追着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 转眼间,蝴
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丛里。小家伙们找啊,找啊,在一片黄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
蝴蝶 藏在哪里了!)
(3)练习朗读,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4.创设情境,感情诵读,指导背诵。
(1)谈话:同学们,假设杨万里是想从外地回家,路 过新市这个地方,天
晚了不能再赶路了,于是他就来到一个姓徐的人家开的旅馆来借宿。常年在外漂波,他很疲倦,也很想家,可以说他当时的心情很着急,很失落、很迷茫。就在
这时,他一抬头望向 窗外,看到了这稀疏的篱巴,这刚长出新叶的树木,这一望
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这漫天飞舞的蝴蝶, 这天真可爱的儿童。他的心情一下
子变得轻松、愉快。于是他有感而发,略加思索便吟出一首诗来,就是 ——《宿
新市徐公店》。你就是诗人,练习吟诵这首诗。
(2)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自主练习吟诵,然后全班展示。

(2)看着黑板上这幅图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三、回归整体,感受不同景和情。
1.让我们把 《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同
样是在春天,两首诗有什么异同?
2 3


(学情预设:相同:都是描写春天的生机勃勃,
不同之一 :第一首诗是通过一直出墙的红杏写春天的生机勃勃,第二首诗则
是通过追黄蝶的儿童展示春天的生机勃 勃。
不同之二:心情不同。第一首诗写了诗人)
2.教师总结: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
3.再读这两首诗,体会两大诗人的不同心境。
(对比朗读,感受诗人不同的心情带来的不同感受。)
4.学习“借景抒情”,写出你眼中生机勃勃的春景。
5.拓展。今天我们跟着两位诗人去感 受了截然不同的春景图,请同学们把
课前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或文章,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练习设计
1.学习吟诵古诗。
2.继续搜集阅读写春天的诗和文章,想一想他们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春景,
表达了什么情感?




3 3

十个月宝宝食谱-青春励志偶像剧


qq黑色头像-发现与创造


狂浪歌词歌曲原唱-英语日记大全


大唐荣耀2剧情介绍-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服务器技术-教师节文章


家务劳动作文-银婚纪念日


新婚祝语-书到用时方恨少全诗


烤马铃薯-皇帝的新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