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说课稿
电视剧都是兄弟-学会放弃的名言
《宿新市徐公店》说课稿
【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四年级
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依据教材的特
点
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吟诵,将学
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
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
积累的目的。根据上述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
了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展开想象,初
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细细体味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说教法】
为了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有效地突出重点,达成预定教
学目标,
我采用“激情引入——自读释义——绘画会意——品味诵读”
这四大主要步骤进行教学。力求体现“以学
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原则。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
的
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新《课标》这指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说明学习方
1 4
法远远比学得的知识重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
地
读书,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参与,充分地合作。主要学习步骤为:自
读、交流、质疑、绘画、
品读。
【说程序】
操作程序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激情
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多取决于兴趣。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幅
《小池》诗意图(出示图)由此而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画,你想到
了哪一首诗?”由画中的荷花和
蜻蜓,学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诗《小池》,
让学生背诵后,我接着说:“这幅画是我们班同学学习古诗《小
池》
后为它配的一幅图,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学完后,
让你们也为它配上一
幅精美的图画。”这样导入很自然地把学习带篱
新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都觉得挺新鲜,跃跃欲试,表现
出了浓厚的
学习兴趣。
(二)读画结合,训练创新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分2个步骤进行教学。
1、自读释义
“释义”包含“知诗人,解
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这些内容。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在课堂的教学
中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学要求:①把诗句读准确,
读通顺。②读了这首诗,你
知道了什么?③标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
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课后注释或插图等,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法
2 4
来了解古诗的作者,诗句的
意思。其次让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交
流、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笔记下来;接着全班同学交流,
汇报
自学情况,相互补充、纠错等,最后学生质疑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
之间的立体交流,使基础能力不同的
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传播信息。帮助学生自学、自悟、理解古诗。
2、体验意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
境,就
是想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
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
人的感情,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是这
样做的,在学生通过自学基
本了解诗意时,我适时提出:“你觉得诗中应该有哪些景物”?同时鼓
励学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拓展了创新
思维的空间,学生的回答除了诗中
描写的景物“篱落、一径、树头、
儿童、黄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说:“我觉得还应该有蓝天、白云”
。
还有的说:“我觉得应该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猫,就更真实了。”等等。
显然学生对诗中的景
物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所说的
简直就是一
幅美丽的画,现在,请你们把这富有情趣的儿时生活画下来吧!”于
是,学生在欢快
的音乐陪伴下,开始了绘画,画完后要求学生为这幅
画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
中。
(三)品味诵读
3 4
俗话说:“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
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更好的
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学生对绘
画评价之后,我接着说:“诗人也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他会怎么想呢?”这时,学生不言而喻地会想到这首诗,之后请学生
站起来,加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朗
诵这首诗。
(四)总结拓展
课末,我整理板书并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
店》
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
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
有诗情画意呀!”最后布置课下作业。①默写
古诗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总
之,本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大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
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
现由“学会”到“会学”
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