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课堂实录
情人节怎么过才浪漫-樱桃花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
习》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件小礼物,你们能根据它们的形
状大小猜一猜
是什么吗?(包装好的一盒牛奶和一个魔方)
生1:里面是一个长方体
生2:里面装的是一个长方体盒子,盛的是液体
师:这位同学猜的比较准确,(举魔方)这是什么?
生1:是一个正方体
生2:是一个魔方
师:这位同学的眼力真不错,猜不出来的同学也没关系,生活
中像这样形状的物品实在太多
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是一盒牛奶和一个魔方,这两件礼物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老
师对同学们的祝福,希望同学们身体倍棒,健康成长(手举奶盒),头脑灵活,越来越聪
明
(举魔方);另一层含义,这两件东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小助手,你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
习
什么了吗?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
2.全班交流本单元内容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都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生答,板书:特征、表面积、体
积和体积单位
、容积和容积单位、体积的计算
师:这么多的知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系统条理的展现出来呢?
3.单元知识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和单元目标导学整理本单元内容
,看哪个组整理的快,汇报的好。
学生小组讨论整理,小组长做好记录,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4.全班汇报交流
师:每个小组汇报时,可选择一个知识点来说,让每个小组都有发言的机会。
生1:我们小
组想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8个顶点,6
个面。
生2: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根据长度不同把长方体的棱
分
成3组,每组4条。
生3: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而且都是正方形,12条棱都相等。
师:他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掌握的真熟练,还有补充的吗?
生: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时,其余的四个面都完全相同。
评价:补充的非常好,知识更全面了。
师:学习了一部分知识后,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比较知
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更有利于我
们对知识的掌握。板书:(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br>
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非常准确,我们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板书:
学生继续汇报
生1:这一单元还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首先是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它的表面积。
生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师:你们知识掌握得真牢固,关于表面积的知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学习了长
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要计算一个长方体手提袋需要
多少纸板,实际是求五个面
的面积和,因为它没有上面,在做这一类题目时要考虑到实际的
物体,想好算几个面的面积和。
师:这位同学补充的太好了,练习中我们做了不少这样的题,当时还有不少同学出错呢,经
过
这位同学提醒我们可要注意了。
学生继续汇报。
生1:我们还学习了体积 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
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生2: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生3:还学习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他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
用体积单位
。
生4:计量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教师评价
师:我们要善于比较,体积和容积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从外面测量长、宽、高
,而容积是从里面量,也就是同一
物体体积比容积大
,但如果容器的厚度不计可以看做体积等于容积来计算。
教师评价,学生继续汇报。
生1:这一单元还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方
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
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生2:它们的体积公式可以用字母表示、长方体:V=abh 正方体:V=a×a×a
或V=a的立方
生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体积,用字母表示是V=sh
教师评价
师:这一单元我们还学过那些知识?
生:还
学会了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把物体放进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中,计算上升的
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
体积。
师:这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也很重要。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在学
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想一想这一单元的
知识应用了那些数学方法?
生1:在学习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用了切一切、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
生2
:还用了猜想验证的方法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板书:切一切、摆一摆、数
一数、算一算、猜
想、验证)
师: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对我们以后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听了同学们说了
这么多,我
们的学习小助手有话要说了:同学们你们可不要纸上谈兵啊!我要考考你们
5.单元测试,总结评价
5.1师:(手拿牛奶盒)我是长方体形状,长6厘米
、宽4厘米、高10厘米放在桌面上我的
占地面积是多少?
生答,教师评价。
5.2我的容积大约是240什么?填写什么单位合适?生答
5.3在一个长24厘米、宽16厘米、高10厘米的牛奶箱中可以放多少个我这样的伙伴?生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及时评价
5.4师:(手举魔方)我是正方体
形状,棱长是6厘米,得至少用多少包装纸才能把我打扮
的这么漂亮?这是求它的什么?(表面积)
为了包装我用了多长的彩带呢?这是求什么?
5.5师:刚听完同学们的
回答就听见他们俩吵起来,牛奶会说:看你长得矮矮胖胖,我多苗
条。魔方说:别看我矮,我的体积可比
你大。同学们,他俩到底谁的体积大?你能帮他们吗?
生解答
5.6
(魔方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师:牛奶盒发现了一个问题说:
魔方怎么你
的体积和表面积一样大?同学们,你们说它说得对吗?
生答并说说为什么。
总结评价
师:他们俩出了这么多问题都没有难倒同学们,我们班同学真棒!这节
课马上就要结束了,
同学们想想你有哪些新收获?
生谈收获及不足
生生评价,师生评价,把学习小助手奖给表现好的同学及小组。
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健康成长,越来越聪明!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
知识 方法
特征
比较
表面积 切一切
体积和体积单位 摆一摆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数一数
体积计算 算一算
猜想
验证
教学反思:
5.6.1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为
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认
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
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这节课我从学生平时
接触较多的“牛奶盒、
魔方”入手创设教学情景,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
上拉近数学
与生活的距离
数学因为有了生活的模型而变得丰富多彩。本来这一单元
中涉及到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表面积、容积等知识就容易使学生混淆,再放到一起,更让学生觉的好
难。为了解决这一冲
突,我就利用了牛奶盒、魔方,把本单元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特别是练习这一环节,
没有死
板的进行无聊的训练,而是由牛奶盒和魔方的对话引出一系列的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学生感
兴趣不觉得枯燥,这样既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让学
生体验到数
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道理。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真正领悟到了数学的内涵
。
5.6.2加强直观教学,发展空间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
观念的
一次重大的发展。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知识,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
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
形成网络。
于是让他们自由地独立或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
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
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就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
动手操作,如能求出包装魔方用了多
少彩带,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发现只要求魔方8条棱的
长度就行,这样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了知
识的理解。
5.6.3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课
中大胆地实践,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
学
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激发了学生在活动中
表
现出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因为这样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
动参与的意识,
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
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但
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