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
小公主梦想故事-严峻的近义词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
诗词三首
-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牧童》。
2.借助注释,学会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
整体感知诗词大意,并能
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
3.通过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4.理解儿童诗的内容,将融情于景、充满童趣、叙事性特点读出来,试着
改写成小故事。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词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入自己的理解,改写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
1.诵读《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预习回顾:我发现这三首诗词都是描写了 ,我最
喜欢的《
》一诗中的儿童,因为 。
二、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
(一)《牧童》
1.出示古诗《牧童》
2.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吕洞宾所。关于吕洞宾,
谁来
说说你有哪些了解?出示资料袋。
3.再读古诗,借助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4.小组汇报补充。
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
2
的晚风吹来。
第二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释义:
牧童放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的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有脱下
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
渐升起的明月。
5.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闭目想象。学生把想象到
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吕岩借
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
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6.
练写背诵《牧童》。
(二)《舟过安仁》
1.自读古诗,了解诗人。
2.借助注释,试着弄清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合点拨。
4.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班交
流。
5.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的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
是以一
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
6.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三)《清平乐·村居》
1.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
2.介绍辛弃疾生平。
3.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不懂的问题提出。
4.教师
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作
者以白描的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
行动,刻画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
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5.边看图,边读诗,边悟情。小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一样。
3
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
界,描绘了一幅宁静
、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令人向往。这是三首
诗词的相同之处。这三首诗词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呢(内容上,情感上)
6.比赛朗读、背诵三首诗词。
三、走进《儿童诗两首》
(一)《我想》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首小诗,用笔标画出小作者都想做什么?你最喜欢<
br>小作者的哪个愿望,就读好哪个小节,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同桌交流,班内交流。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二)《童年水墨画》
1.提出自学要求:诗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说说理
由。
2.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部分。
四、总结提升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里面有很多值得我
们记忆、珍藏的情景。请你选择其中一首诗或词,加入自己的理解,改写成一
篇小故事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