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优雅女-重阳的来历
鹬蚌相争
一、教材分析
《鹬蚌相争》是六年级下册第
五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二
则寓言。本单元教材围绕“冲突”这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选
编了三篇主体课文。
《鹬蚌相争》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范本,也是使学生清楚地认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词的由来,深入体会“冲突”
这一单元主题的很好
的载体。
《鹬蚌相争》通过简洁的语言,主要讲述了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最终被渔翁
抓走.
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这
篇文言寓言故事只有三句话,层次清
楚,语言简洁。文中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体
现冲突的过程,以最终的结果来警示人们,寥寥数语展示了一
则寓意深刻的文言
寓言故事。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
学习中,已经具有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知
识,能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字,如“吾”、“曰”、“弗”等,
能理解一些简单
的句式,如陈述句“……者”“……也”,疑问句“何如?”但对新出现的文
言
字词、文言句式需要进一步学习。
2、能力水平: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的自学能
力,能以已有
的知识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但是要比较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需要老
师的指
导;学生有一定的朗读文言文的基础,但是要真正读好这篇看似简短
的文言文、读得有韵味、有情感,还
要在课堂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够通过
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初步感知寓意,但是对寓意的情感体验还
要老师进
一步的引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六年级学生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含
义已有一
定的认识,但是对“鹬蚌相争”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争执还没有深入
地思考,需
要老师在课堂上借助这篇简短的文言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加深对“相
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做事要全盘考
虑,不能只顾面前的争执,让第三者
得利。
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文言文中的生字“鹬”、“曝”“喙”“箝”,朗读文言文要读准字
音。 <
br>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雨、禽、箝,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
特点,进一步培养
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3、通过角色转换,朗读鹬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执语言,体会鹬蚌的心理,感受
冲
突双方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身后的危险,理解寓意:做事要全盘考虑,不
能只顾面前的争执
,让第三者得利。
4、比较两则寓言的不同,从而再次深刻体会寓意。拓展寓言故事,让学生喜欢读寓言,体会祖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1.感悟文言文的特点,把文言文读正确、读流利、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出韵味。 <
br>2.通过角色转换,朗读鹬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执语言,体会鹬蚌的心理,
感受冲突双方只顾眼前利
益,而不管身后的危险,理解寓意:做事要全盘考
虑,不能只顾面前的争执,让第三者得利。
教学难点:认识争执产生的结果,理解寓意:做事要全盘考虑,不能只顾面前的
争执,让第三者得利。
时
间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
行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寓言《矛与盾》了解了文
一、
言寓言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复习第一
学生活动:寓言、简练、深刻
课时,体
板书:寓言、简练、深刻
会寓言特
教师行为:这节课我们继续体会文言寓言的特点。作为一个小
点
故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哪?
学生活动:鹬和蚌
教师板书
鹬和蚌(边写边请同学来讲这个字怎么记忆)
2
教师行为:看图认识,什么是鹬,什么是蚌
学生活动:鹬:一种水鸟,
羽毛茶褐色,
嘴、脚都很长,
常在水边啄食
小鱼和贝类。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
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
壳,可以开闭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写了鹬蚌做什么?再板书
板书 相争
教师行为:作者如何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呢?就让我们继续学
习课文
一、
读准文言文。(字音)
我们已经有很多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了,你们来说说我们应该怎
样学习一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
预设:
字音,读正确,字义,读通顺,读懂故事,知寓意,有韵味,
教师行为:
通过昨天的预习,各小组自读课文,是否能熟练的
把文章读下来?
二、1.正音
走进文言在预习中,你认识了那些字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分享:曝(pù)
文,品味箝(qián)喙(huì)出现原句,读字,读句
简练的语2.教师行为: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其他的字读得怎样哪?指
言。
名读书
学生活动:全班读。
二、读通文言文。(明白大意)
1、师生对读:
教师过渡: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是什么?
1、
对照译文来理解2、理解关键词句
首先对读译文,再去发现还有一些特别的用法
3
学生行为: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喙。鹬曰:“今日<
br>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
蚌马上闭拢,夹
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
明天你的
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
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男女生再对读一遍
教师小结:看古文与今天的译文,再次体会文言文的简练。瞧,
文
言文的意思却用这么长的白话文说明,文言文好简炼。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哪些差异的
那些特点?
学生活动:一个字作一个词、同一个字不同的解释、一个词作
一句话
教师行为:在这篇课文中你又知道了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箝 禽 其 者 之
省略句:“渔者得而并擒之”:
“渔者得(之)而并擒之”;
3、教师新授:同一个字不同的用法
雨:名词作动词
通假字:禽——同“擒”,捕捉,抓住
箝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预习的重点字词:
蚌 方 出 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 (刚刚)(晒太阳)
(夹)
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
(鸟的嘴巴) (下雨)
(就)
蚌!”蚌亦 谓 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 (也)(对……
4
说)
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
(放弃)
并 擒
之。
(同‘擒’,捉)(他们)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同一个字有不同的意思、
不同的用法,甚至文中还
有省略。古文真是用词简练。所以今天我们理解起来就有一定
的难度,
平常看到的文言文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常常标有注释。
4、教师行为:请同学根据刚才为本文做的注释
,结合自己已经
理解的词句,把它们连贯起来通释原文。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解释全文。
三、读好文言文。(韵味:句读、语气)
教师过渡:同学们还说要读出韵味,可以尝试一下。
古人读书
是一件风雅的事,那是一卷在手,朗朗上口。寓言的故事情节
弄清了,咱们得好好读出
文言的韵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在诵读古文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读出句读的停顿 读出语词的延长, 读出语词间
的停顿
小组合作体会在诵读中,还应改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1、读出文言的节奏之美。
(1)读出它的句读停顿之美。(教师提示句读停顿的长短不
同。)
(2)语词间的停顿,出示例句
(3)有了这样的停顿,就有了文言文的节奏,我们试试读
读,体会这节奏之美。
配乐读原文,
三、
读透文言文。(体会寓意)
走进故教师过渡:在这
样的古调古韵中,我们仿佛追随作者来到了那
事,感悟风和日丽的河边,那一幕鹬蚌相争就在眼前。这个
故事大家耳
5
深刻寓意
熟能详,那么大家对它存在什么疑问吗?
共同探究:为什么鹬蚌相争到不顾渔翁的存在哪?
教师行为:小组合作理解,运用表格,通过梳理文本结构,从
文字中探究“相争”是如何升级的
?
起因、经过、结果
1、他们最初的争执在哪里?
体会读:动作上的争:鹬
啄(狠狠地啄,读出来)蚌,
怎么办呢?读出来 “钳”
板书:啄 箝(看图读)感受
鹬的嘴和蚌的大贝壳
学生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
惬意、
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教师小结:鹬的优势就是嘴
巴长,它刚要用自己的长嘴巴去啄
蚌,蚌就一下子夹住了鹬的嘴巴,两者相持不下。
2、教师引导:刚才是动作上的争执,接下来两个人采取了什么
方法进一步争执?
学生回答:鹬曰:
“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
语言上的争:(怎么说的?读出来)
在他们的争执中,你发现了语言上的什么特点?都是四字一
句,运用反复、复沓的句型。
今日不 明日不 即有死
6
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打持久战,相持不下
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学生读书。
请你读出你的感受,但是时间久了,还这样强硬吗?
心理上的争:有气无力 筋疲力尽 不相舍
3、教师小结: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同学回答:(投影)
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之)
而并擒之。
真可谓: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如果没有渔翁,结果会怎样?
4、引导学生总结出寓意:猜测渔翁的表情,猜测鹬蚌后悔
的样子
那渔翁得来可真不费工夫,那叫轻而易举,那叫:
生:(手到擒来、易如反掌、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
5、你看他们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学生回答: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果。
怎样解决呢?退一步海阔天高
1教师过渡:虽然渔翁洋洋得意,虽然鹬蚌追悔莫及,但是这<
br>只是一个故事,谁查到了资料?来讲这个故事:这是春秋战国
时期,苏代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
争》的故事,当时强大的
五、追踪
秦国在背后虎视眈眈,赵国却要与燕国打仗,如果你是赵王,
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就免除了一场战争,难怪后人评价《战
国策》:“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
“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
2、总结两则寓言:
同是冲突,两则寓言有何不同?
1、 自己语言前后冲突
2、 与他人的利益冲突
7
历史,领
悟生活。
教师引导: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启示?
面对不同的冲突,我们要全盘考虑,学会用不同的方法
解决冲
突,不让自己陷入困境,更不能因为双方的争执,让第三者得
利。这样精炼深刻的寓言故
事依旧在生活中指导着我们。请看
下面这样的小例子:你会怎样化解冲突?
例子:
2、阅读相关资料,任选一则,用你从寓言中感悟的道理来
化解冲突。
(1)小明看
动画片的时间到了,然而此刻妈妈正在看电视
剧,爸爸也焦急地等着看足球比赛,小明与父母为看电视而
争
执起来,你怎么打算怎样劝他们?
(2)今天的午餐有期待已久的炸鸡块,小元
和小张都想再
添一块,然而他们一起来到饭箱前,发现只剩下最后一块了,
两人同时用夹子夹住
了鸡块……你打算怎样为他们化解冲突?
3.猜寓言
4.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出自《战国策
》《韩非子》。请同学们利用
学过的知识去读一读,你们会从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板书设计
鹬 蚌 相 争 文言寓言
啄 箝
(动作) 简练
相持不下(语言)
渔翁得利
深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