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有意-高考作文万能开头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
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
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
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
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
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
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
算的画面,
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
出四
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中。
学情
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
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
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
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
在学习上还存在着
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
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
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
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
致计算结果出错。
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运算 (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王淑红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应用题型的训练是小学
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从教材出发,找准题
型的新点就很重要。教材的例1是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例2是乘除法的混合运
算,学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两步运算的知识基础,明白了加减法运算的算理,因此
例题的重点放在列综合算式和运算顺序上。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
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练结合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
四年级数学教案
口算卡片、主题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出示情景主题图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
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
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看图思考,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知 算法探究
下
面我们一起来解决滑冰场的问题: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
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
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1、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
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3、出示例2。
4、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5、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
解,列出算式,想一想
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
的长短。
比较分步列式与综合列式哪个更简便?
7、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计算。
1、 独立列式计算,和同桌交流算法
(1)、72-44=28
28+85=113
(2)72-44+85=113
2、举手回答
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3、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按3天接待987人计算。
4、动手画线段图
5、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1、2
学生自主完成
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