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四则运算第4课时有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案
夏了夏天-樱花烂漫
第4课时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
了解括号的产生,掌握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2
.
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3
.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
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
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例如:12
+
23
-
16
7
×
23
÷
6
2
.
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例如:36
×
4
+
28
24
×
3
+
30
÷
5
3
.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什么是四则运算
呢?(引导学生
明确)
小结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
运算。
4
.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例如:[(43
+
36)
-
72]
÷
6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有括号的四则混
合运算)
二、新知探究
1
.
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9页例4的算式。
96
÷
12
+
4
×
2
①
观察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中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②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学生板演:
96
÷
12
+
4
×
2
=
8
+
8
=
16
③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该怎么办?
(2)学习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1
①
如果
在96
÷
12
+
4
×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
(12
+
4)
×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
小括号里
面的)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②
学生板演:
96
÷
(12
+
4)
×
2
=
96
÷
16
×
2
=
6
×
2
=
12
③
引导:在这个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④
练习: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72
-
4)
×
6
÷
4
6000
÷
(75
-
60)
-
10
2
.
学习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1)如果在96
÷
(12
+
4)
×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
算式
96
÷
[(12
+
4)
×
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
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指名板演:
96
÷
[(12
+
4)
×
2]
=
96
÷
[16
×
2]
=
96
÷
32
=
3
(3)小结。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
括号外面的。括号内的运算,要按“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依次从左往右算”的
顺序进行。
(4)练习。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40
×
[128
-
(154
-
31)]
6000
÷
[75
-
(60
-
10)]
3
.
对比中强化认识。
比较96
÷
12
+
4
×
2、96
÷
(12
+
4)
×
2和9
6
÷
[(12
+
4)
×
2]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算式中的数字和包含的运算都相同,但运算的顺序不同,
导致
计算的结果也不相同。
强调:在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明白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4
.
阅读教材第9页的“你知道吗?”
通过阅读材料,学生知道了小括号、
中括号和大括号的首次使用时间与相应的地点、人
名等,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5
.
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归纳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
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
三、巩固练习
1
.
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
+
33
÷
36
-
16
B.(47
+
33)
÷
(36
-
16)
C.(36
-
16)
÷
(47
+
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750
-
25)
×
(20
+
13)
B.(20
+
13)
×
(750
-
25)
C.750
-
25
×
20
+
13
2
.
先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5
×
[(470
-
320)
÷
15]
[35
+
(62
-
15)]
×
32
3
.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指明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
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
序进行计算?
明确:小括号、
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中,要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五、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例4:
96
÷
12
+
4
×
2
96
÷
(12
+
4)
×
2
=
8
+
8
=
96
÷
16
×
2
=
16
=
6
×
2
=
12
96
÷
[(12
+
4)
×
2]
=
96
÷
[16
×
2]
=
96
÷
32
=
3
归纳:一个算式里,既有小
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
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适当回顾,唤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回忆,有意识
地引起学
生对算式运算顺序的注意,为下面探究括号的新知做好准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开动脑筋,让学生做学
习的主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练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有完
整、清晰的认识。让学生阅
读“你知道吗”,了解各种括号的大体历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