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案第一课时

巡山小妖精
648次浏览
2021年01月09日 16: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gotta-关于亲情的诗歌

2021年1月9日发(作者:凤来仪)



教学课题


课标要求


知识点
认知层次
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知识与技能: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虚数单位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数的 四则运算学习与掌握,进一步理解复数引发学
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
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目标设计
1.复数的加法
√ 1、熟练运用复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运算
2.复数的减法
√ 1、熟练运用复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运算


教学设计流程

复习复数的代数形式、明确实部和虚部

给出复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探索其几何意义

通过实例巩固加减法运算法则

练习

课堂小结

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二、推进新课:
建立复数的概念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地要讨论复数系的各种运算问题。

Z
1
abi,Z
2
cdi
是任意两个复数,我们规定:
1、 复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Z
1
Z
2
(ac)(bd)i
2、复数的加法运算律:
交换律:
Z
1
Z
2Z
2
Z
1

结合律::
Z
1
Z
2
Z
3
Z
1
(Z
2
Z
3
)

3、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设复数
Z
1
abi,Z
2
cdi
,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向量为
OZ< br>1

OZ
1

OZ
2
,即
OZ1

OZ
2
的坐标形式为
OZ
1
=
( a,b)

OZ
2
=
(c,d)

OZ
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12
,则对角线对应的向量是
OZ

由于
OZ
=
OZ
1
OZ
2
(
a

b
)+(
c

d
)=(,),所以
OZ
1

OZ
2
的和就是与复数
(ac)(bd)i
对应的向量
4、复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br>Z
1
Z
2
(ac)(bd)i

5、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类似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由于
Z
1
 Z
2
(ac)(bd)i
,而向量
Z
2
Z
1
=
OZ
1
OZ
2
(
a

b< br>)-(
c

d
)=(,),所以
OZ
1
和< br>OZ
2
的差就是与复数
(ac)(bd)i
对应的向量.
三、例题讲解:
例1、计算:(7-3i)+(-1)-(6+3i)
例2、已知 复数
Z
1
2i,Z
2
12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 别为
A,B
,求
AB
对应的复数
Z

Z
在 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几象限?
例3、复数
Z
1
12i,Z
2
2i,Z
3
12i
,它们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是一个正方形的< br>三个顶点,求这个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对应的复数。
分析一:利用
ADBC
,求点
D
的对应复数。
解法一: 设复数
Z
1
,Z
2
,Z
3
所对应的点为
A

B

C
,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
D
对应的复数为< br>xyi(x,yR)
,是:
ADODOA
=()-(1+2
i
)=(
x
-1)+(
y
-2)
i

BCOCOB
=(-1-2
i
)-(-2)=1-3
i


ADBC
,即(
x
-1)+(
y
-2)1-3
i

例2图

x11



y23


x2
解得



y1
故点
D
对应的复数为2-
i

分析二:利用原点
O
正好是正方形的中心来解。
四、课堂小结: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
五、课后练习
课本习题3.2 A组 1题、2题、3题.

多塔英雄出装-正确的坐姿


careful-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我只对你有感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关于梦想的名人名言


共产党生日-雷锋精神手抄报


向往神鹰歌词-历史常识


职工代表大会程序-恶搞童话


称的拼音-qq女生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