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手震-以错误为话题的作文
苏教版五上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
导学
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
流中充分感知、体
验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独立
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例题以购物问题呈现,货币写成以“元”为
单位时,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
示的是角,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
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
数的加减法(不退位)的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
用这一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
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
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
度总结出小数
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新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五)、德育渗透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和某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等内容:
第二单元编排了“
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第一单元刚学习完小数,
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
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安排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加减
法的计算法则。第二层次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本课
是学习第一层次的第一课时,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
的算理,(即只
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
学
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二、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环节
课件出示情境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同时说明有很多
数学
问题,值得研究。
(二)新课环节
这一环节首先
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能
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
些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又通过汇报交
流,初步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外书的价格。
《童话故事》:6.62元 《科学家的故事》:2.75元
师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
教师筛选(出示)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买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教
师创设课外书价格的情境,贴切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主提问,根据学
生编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问题
,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学生体
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小数加法:
学生比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①自主尝试。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
br>法来解答。做好后,可以在小组内(或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
图】这是个预设性的的问题,学生能通过以往的学习,来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法,
如:估算,口算,笔算…
…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②汇报交流。
A、估算这两本书总价是多少元?对有估算意识的学生及时表扬还要抓住机会是加强培
养学
生的估算意识。
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9元3角7分
C、用竖式计算6.62+2.75=9.37(元)
多数学生会选择用竖式计算,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通过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抓住时
机追问,(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为什么要这样对位?
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从
而解决课的重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
齐的道理,小数点对齐了,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了,相同数
位上的数可以相加。
口述完毕一起观察整个竖式过程:再完整叙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抓住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最低位加起③满十向前进一
●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元?”,列式后直接
用竖式计算?学
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仿照加法算理进行叙述,并加以比较总结。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
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知识作铺垫,就大胆放手让学
生去尝试,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
间,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
的道理。
(3)引导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引导概括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4)看书36页 读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三)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37+2.93 7.54+6.84
【设计意图】练习的目
的是巩固算法,同时暴露新的认知冲突,计算结果末尾有“0”,
正确处理“0”的问题。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正
确认识和掌握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时候要化简,
即划掉末尾的“0”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解决问
题中使学
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掌握新的本领。
(四)、课堂小结:
分为两部分,先看书36页,整理所学知识;再由学生谈收获、谈
体会。归纳总结是否
达到知识情感的预定目标。
(五)、作业设计:37页2题
(六)、板书设计:略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
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
础上安排学习的,是
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
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
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
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
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
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
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
数加减法在算理
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
点,
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
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
得知识的一条
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5、教学预备
为了更好地
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
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
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
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
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在教
学时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
奥运会设置情
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
双人
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
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
用品的问题情
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
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
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
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
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
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
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
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
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奖牌榜联想数学问题,
带这问题观看比赛,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
然后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
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
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
的特色:(1)问
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四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四、说教学程序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一个整数加法算式:7680+274=
师:同学们,你们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
算出结果后,你怎样证实你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一展示。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点一名学生说说算理。
【设计意图】整数加
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
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师: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任务非常明确。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
请大家看,这是2004年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跳水运动员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
决赛画面,看了以
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也是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为国争光,
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自我和勇于拼搏
的精神。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1、交流信息,课件出示成绩统计表。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成绩表后,你知道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金牌是怎么确定的吗?
学生回答。
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把问题写在预备好的纸条上)
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显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爱国情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