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以下简称CI课件)的研制 ...
shilian-灰色的彩虹
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文件
教字[2010]3号
关于举办我校第三届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
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适应了21世纪高等
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
现代信息
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受到了高等学校及广大教师的普遍重
视。2009年我
校在参加“全国第九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1件二
等奖,2件三等奖,7件优秀奖的好成绩。为继续
鼓励广大教师开发
制作适用的多媒体课件,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提高多媒体课件和精品课程等课程建设水平,
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力争多出优
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
件,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第三届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竞赛活动。
为
保证本次竞赛的有序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参赛的多媒体教学(网
络)课件(基于Authorware、FLASH、VB、
方正奥斯、DREAMWEAVER、PO
WERPOINT等平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
须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参加比赛的课件的第一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
称;课件开发组成员名额限制在8人以内
。
2、参加本次竞赛的课件必须主要应用于本、专科生教学;与兄
7-1
弟院校合作开发的课件项目参赛,第一作者应为我校的教师;课件容
量范围应为一门完
整的课程内容。
3、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设计科学,符合教学规律,
教学效果好。
4、教学内容严谨、层次清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有创新;
5、较好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
和现代信息技术,反映现代教育技
术的发展趋势,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和操作简便性。
6、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7、参赛课件所使用的软件和有关素材不应涉及著作权纠纷,具
有推广价值。
*
说明:已获奖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学校已进行了奖励,
本次将不列为参赛对象。
二、参赛办法
1、各学院限报3件,6月11日前,请将本单位参加学校竞赛的<
br>课件相关资料(本单位参赛情况汇总表,参赛作品纸制课件申请表和
课件光盘)送交教务处现代教
育技术中心。
2、竞赛申报表可直接从教务处网站下载。所有参赛的课件应提
供纸制申报表(
一式两份)和课件光盘1张(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
电子申报表),如课件对使用软件有特殊要求,请
在光盘中附相关的说
明和相应软件;所有的参赛课件将在校园网上集中展示。
3、6月20日前,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参赛课件进行评审。
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是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
设的一项重要活动,
活动范围面向全体教师,望各学院积极动员广大教师参赛,认真组织,
加强
宣传,重在参与,以形成人人都会使用、人人参与研制多媒体教
7-2
学课件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我校教学现代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竞赛奖励
本次竞赛设一、二等奖共20名左右,奖励办法按照《青岛科技
大学教学奖励评审办
法》(修订)的规定执行。
联系人:陈春平 孙迎慧
E-mail:
ccp88@ syh@
附件:
1.
青岛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申报表
2. 学院推荐多媒体教学课件参赛情况汇总表
3. 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评比标准
教务处
2010-3-31
7-3
联系电话:88958620 84022685
附件一:
青岛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
申 报 表
学院名称
申报课件名称
课件第一制作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制
二○一○年三月
7-4
填 写
说 明
一、填写《申报表》必须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二、《申报表》各栏目若不够填写,可自行加页。加页需紧附该栏
目之后。
三、《申报表》有关栏目如需提供相关材料,请按序装订成册。
四、申报课件必须有课件第一制作人的签名。
五、填写时一律使用电脑打字。
六、
为便于及时联系,请务必将第一制作人的办公电话、E-MAIL
邮箱等通讯方式填写齐全。
七、此表请一式两份,与参赛课件一并上报。
7-5
课件名称
所属课程名称
完成时间
课程性质
□选修
□必修
课件的教学对象 □本科生
□专科生 制作工具
课件使用性质
□课堂教学 □学生自学 □练习 □考试
□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
相结合
每学年使用该课件课件形式 □单机版
上课的学生数 □网络版
课件主要研制人员(包括第一制作人,总数不超过5人)
行政职务专
业技术职务
课件的特点与创新点:
姓名 手机电话
研制中的承担任务
E-mail
备注
7-6
课件介绍(包括课件制作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制作平台、制作
方法等)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单机运行、网络版、网络课程地址)
课件实际使用、推广情况及使用单位意见(每个使用单位请附证明材料)
同意将课件演示版进行公开交流展
示。
学院
第一(部)
制作推荐
人 意见
(公 章)
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校教
学工
校领
作
导
委员
审核
会审
意见
查 (公 章)
(公 章)
意见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7-7
附件二:
学院推荐多媒体教学课件参赛情况汇总表
学院
2010年 月 日
课件名称
负责人
学院评价
备注
学院签字(盖章):
7-8
附件三:
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单机版课件)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评分范围
二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入选
系数
教学内容
(30)
教学设计
(25)
技术性
(25)
科学性规范性
科学性(5) 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错误,无错误导向(0-5)
(10)
规范性(5)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0-5)
知识体系
知识内容在所界定的范围内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在制作量要求范围内完整
知识覆盖(5)
(10) (0-5)
逻辑结构(5) 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0-5)
资源形式(5) 有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0-5)
资源应用
(10)
资源引用(5) 采用规范化的引用标注,说明资源来源,无侵权行为,(0-5)
目标设计(4)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0-4)
目标组织
(8)
内容设计(4)
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0-4)
教学交互(4)
较好的人机交互(0-4)
习题实践(4)
多种形式的题型、题量丰富;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0-4)
学习设计
学习评价(4) 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学习效果的评价(0-4)
(17)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设计(5)
(0-5)
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好,尽可能兼容各种运行平
运行环境(5)
运行状况
台(0-5)
(10)
操作情况(5)
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0-5)
采用了和教学内容及设计相适应的软件,或自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
软件使用(5)
避免非必要的插件使用(0-5)
设计效果
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
设计水平(5)
(15)
素材资源符合网络使用的技术规范(0-5)
媒体应用(5)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0-5)
界面效果(5)
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0-5)
界面设计
(10)
美工效果(5) 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0-5)
媒体选择(5) 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0-5)
媒体效果
(10)
媒体设计(5)
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0-5)
应用效果(10)
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较大推广价值(0-10)
创新创意 (10)
设计独到、创意新颖(0-10)
7-9
0-10
0-10
0-10
0-8
0-25
0-17
C2
0-30 C1
0-10
0-25
0-15
C3
艺术性
(20)
0-10
0-20
0-10
0-10
0-10
0-20
C4
加分
(20)
说明:评分标准文字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三级指标的评分范围;加分不计入总分,仅供单项奖评比用。
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网络版课件)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评分范围
二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入选
系数
教学内容
(30)
教学设计
(25)
技术性
(25)
科学性规范性
科学性(5) 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错误,无错误导向(0-5)
(10)
规范性(5)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0-5)
知识体系
知识内容在所界定的范围内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在制作量要求范围内完整
知识覆盖(5)
(10) (0-5)
逻辑结构(5) 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0-5)
资源形式(5) 有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网络资源链接(0-5)
资源应用
(10)
资源引用(5)
采用规范化的引用标注,说明资源来源,无侵权行为,(0-5)
目标设计(4)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0-4)
目标组织
(8)
内容设计(4)
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0-4)
教学交互(4)
较好的人机交互,网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论(0-4)
习题实践(4)
多种形式的题型、题量丰富;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0-4)
学习设计
学习评价(4) 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学习效果的评价(0-4)
(17)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设计(5)
(0-5)
在通用浏览器下运行可靠,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
运行环境(5)
运行状况
好,尽可能兼容各种运行平台(0-5)
(10)
操作情况(5) 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0-5)
采用了和教学内容及设计相适应的软件,或自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
软件使用(5)
避免非必要的插件使用(0-5)
设计效果
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
设计水平(5)
(15)
素材资源符合网络使用的技术规范(0-5)
媒体应用(5)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0-5)
界面效果(5)
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0-5)
界面设计
(10)
美工效果(5) 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0-5)
媒体选择(5) 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0-5)
媒体效果
(10)
媒体设计(5)
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0-5)
应用效果(10)
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较大推广价值(0-10)
创新创意 (10)
设计独到、创意新颖(0-10)
7-10
0-10
0-10
0-10
0-8
0-25
0-17
C2
0-30
C1
0-10
0-25
0-15
C3
艺术性
(20)
0-10
0-20
0-10
0-10
0-10
0-20
C4
加分
(20)
说明:评分标准文字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三级指标的评分范围;加分不计入总分,仅供单项奖评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