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件在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红樱粟-玉兔简笔画
浅析课件在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件已
成为课堂教学的宠儿,它以自己特
有的优势,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
的课堂教
学,而且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深远影响。可以说多媒体对我们的课堂
教学作
用是巨大的,好好利用它,可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
关键词: 课件
课堂教学 作用
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课件,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
于学习的情境,使学
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
学内容的理解;它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小、动静
、虚实、远近、快慢、局部与整体、
外表与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本人从语文
教学和自制语文课件过程中,深切感知到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越
性。
我觉得把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五个作用: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
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
享受,无一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
机并不是天
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
而引
起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
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
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
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
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
生主体参与的活
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
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
求知欲望。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
向学生提供形
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
的
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
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想
学、乐学、爱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和
热情。例如:我在导入一年级《春雨的色彩》时,为
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制作
了春雨沙沙下的春景图还配上《小雨沙沙》这首歌,学生立刻
被这美丽的画面吸
引了,眼睛盯着画面看,竖起耳朵听歌。然后我问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他
们说出春雨是无色透明的,那我就追问了一句有三只小鸟却说春雨是有颜色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这
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饶有兴致地打开书去找答案了。
这课生字很多,但学生对枯燥地读生字一点都不
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摘生字花
的游戏,读对了,这朵生字花就露出了笑脸,对这项有趣的游戏,学生的
思维变
得敏捷,精神也集中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了。又如:
在《小蝌
蚪找妈妈》一课中,要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的区别。
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
况且此知识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枯燥,
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
,就容易多了,几段有
趣的动画,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看得乐呵呵的同时,这三个词的区别<
br>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课件中的教学直观形象,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
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为学生创设出
一种直观教学情境,利用课件中独特的功效。制作动画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形
象地感知教材理解课文;还可以播放字词,帮助正音、正字、辨析词义。如在上
《邓
小平爷爷植树》这课时,学生出生于20世纪,因而对邓小平爷爷不怎么熟
悉,为了使学生了解他,我在
网上搜了很多邓小平的事迹,播放给学生看,这样
学生对他就有了感性的了解。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邓
小平爷爷油然产生了一股
尊敬之情,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态度让他们很佩服。我还制作了邓小平爷爷边
植树边流汗的动画,从而让学生直观得了解到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很辛苦。又如在
《村居》这首诗
中,学生对第二句诗“拂堤杨柳醉春烟”不太理解,我就把这首
诗做成了动画。学生看着画面,再加上我
的讲解,很快就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
可见多媒体能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形象,那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
了,比老师用
语言符号讲要好得多,而且事半功倍。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
解
“从两端同时凿进的方法”、“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体会詹天佑
有杰出的才能。让学生自读
找出詹天佑碰到的困难和他解决的办法,由于文中交
代得比较明白,所以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由于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所
以采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由于八达岭长一千一百多米,所
以
采用“中部凿井法”,由于青龙桥坡度大,所以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于是
我请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板画画出来。但板画毕竟是画,它不会
动,不能给学生形成强
刺激,所以我就又借助多媒体,在学生读懂语言文字的基
础上,观看动画演示,特别是火车过“人”字形
线路(一列北上的火车随着汽鸣
往东北方向行驶,经过“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
头拉,
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幅生动的画面将学生深深地吸引
住了,仿
佛真的见到了火车过“人”字形线路的情景。这时学生不仅弄懂了詹天
佑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且不由地赞
叹詹天佑的杰出、卓越。
三.利用课件强化听说读训练,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
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
要的。
如在语文教学的朗读能力训练中,利用它们,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
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朗读示范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
作,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
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
节奏、格调乃至其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
节奏、语气、语调等
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课件中的声音文件还具有可重复调用的特点,因而运用声音教材来进行听说,朗读训练,效果颇好。以一年级《小熊住山洞》为例:我
把整篇课文做成一个
动画片,把整篇的范读录制成声音文件已导入动画片中,并
可分段,可以反复播放任何一个段落,让学生
们反复跟着朗读,特别是几个重点
小节,反复跟读,能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
还能强化
记忆,有助于识记能力的培养,又能体会朗读大师们对停顿、延长、轻音和重音
等方面
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在课件中还设有静音按钮,学生可以练习
给课文动画配音,再次强化对读
的练习。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超文本的特点,突破“课堂中心”论和“教材中心”论,
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
是要
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
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
动的思维,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
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
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
例如我观摩了《称象》一文,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曹冲称象的
四个步骤,通
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
个
孩子说:老师,我觉得曹冲的办法还不够好,因为石头很重,士兵们搬来搬去
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称起来
也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士兵一个个上船,
直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让士兵上岸报出自己的体
重,相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
重量了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当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佩服,称他“
赛
曹冲。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在
《乌鸦喝水》这
课中,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乌鸦衔石子喝到水的全部过程,这个
动画的过程学生不但了解了乌鸦喝水非常
难,而且很辛苦。一个学生说:老师,
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我觉得衔石子太麻烦了,而且不一定能喝到水
。我认为可以
衔吸管喝水,既方便又能喝到水。他这么一说,其他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打开了,
许多学生都提出自己的办法。最后我再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要归功于
多媒体的功劳了,没有它
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五、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
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
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
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
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
来自味觉。多媒体计
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
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
讲课强得多。他还做了另外一个关
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
读内容的
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实验证明,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
一的听觉强得多。
这种信息量的保持也大大优于单一刺激获取的信息。多媒体网
络正是利用它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
音乐,所创设的情景,来刺激学生的
视觉、听觉,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知识得以感悟和保持,情感得
以熏陶。这
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知识
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比如在
教授《董存瑞
舍身炸暗堡垒》这一课文,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再请学生讲故
事,分析人物形象,由学生来主动参与
完成教学任务,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进行课堂提问和测验时,可以将事先拟好的问题做成课件,在
课前或在授课过
程中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又
可以使教师很快地接收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予以
调整,以保证知识信息的
准确传递,便于正确评估学生的进步,优化教学评比过
程。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能延伸学生们
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
段,但这需要我
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益处多多,优势不少,可使语
文素质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找准多媒体课件最佳作用点的实践与认识》
陆星梅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实现多媒体网络与语文课堂的整合》 张城娅
《发挥多媒体在化解教学难点中的作用》
刘建群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作用》
窦颖芳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浙教版语文第十二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浙教版语文第九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附件1:
作者联系方式表
姓名 性别 年 龄
陈霞 女 33
职称 职务 联系电话
小学数学一级 教师
姓名
性别 年 龄
周卫平 男 43
职称 职务 联系电话
小学计算机高级 教师
区 县
南川
电子邮箱
79592701@
单位(全称)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三小学校
邮政编码
408400
学科
数学
诚信承诺
原创
学科
信息技术
诚信承诺
原创
区 县 单位(全称)
南川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三小学校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173833041@ 40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