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1-40回教师版
如何卸载office-辛勤的园丁
《三国演义》第31—40回相关训练
一、填空:
1、刘备在过檀溪后,遇到了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
”,对玄德说:“伏龙、凤雏,两人得
一,可安天下。”此两人分别是 诸葛亮(孔明)。 、
庞统(士元)。
2、《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
吕望,汉得
张良”,说此话者是__徐庶_,被赞誉的人是_____诸葛亮_______。
3、周瑜,字:__公瑾_,官名:___都督__,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
失败,故死时长叹“__既生瑜,何生亮?__?”
4、程昱认为单福比自己强十倍,且此名是托名,此人真名是 徐庶
,在新野遇到了英明
的人即 。
5、写出下面的熟语对应的人物
宝刀未老、百发百中----------( 黄忠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周
瑜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黄盖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
葛亮 )
6、攻占冀州后,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最后的结局是被 许褚 所杀。
7、刘备单骑跃马过檀溪所骑的马叫“ 的卢马 ”。
8、曹操使计迫使徐庶离开刘备而投奔自己帐下。徐庶无奈进了曹营,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
诸葛亮 。
9、“仓亭破本初”这一战,程昱献的是“ 十面埋伏 ”之计。
10、孔明 火烧博望坡 打败夏侯惇,使关张二人信服。
11、官渡大败后,
袁绍 气病交加,吐血而亡。
12、俗语“进曹营一言不发”指的是徐庶,“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关羽。
13.刘备投
靠刘表,受___蔡氏___的陷害;三顾茅庐之后,得到了__诸葛亮_______的辅佐。
刘表死
,刘琮立;曹军至,刘琮降。孔明火攻两败曹军,最后刘备退驻__江夏____。
14. 刘备投奔
荆州刘表,受到厚待。刘表的后妻蔡夫人与内弟蔡瑁猜忌刘备,设计陷害,乘
刘表__患病_____,
请刘备赴宴,准备_____伏兵_____暗杀。刘备得讯,匹马逃出西门,越过
广阔数丈的____
_檀溪__,逃了性命,却不意遇到______水镜先生___,推荐伏龙、凤雏。
二、选择:
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D )。
b项,周瑜没有用“苦肉计
A.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
了荀彧的意见,没有大动兵
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B.《群英会蒋干中
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
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C.诸葛亮在新野打败曹军,使得曹操大怒,发动三军直奔新野,并齐取樊城。刘备依孔明建
议弃樊城,奔襄阳。至襄阳东门,刘琮惧而不出,蔡瑁、张允命军士向城外百姓射箭。忽有
一将魏延砍
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叫刘备等人速入城内。
D.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始终都保持谦卑、恭敬的态度,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卧龙
1
先生,卧龙先生与三人同会荆州,共论天下大事。
E.邺城的
铜雀台完工,曹操与众文武官员在铜雀台宴饮。曹操让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
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
箭垛,以百步为界,欲观武官比试弓箭。在铜雀会中被曹操称作是“吾
家千里驹也”的武将是曹休。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曹兵破冀州,审配
为袁尚守城,因辛毗为曹操谋划,审配斩其老小八十余口。审配侄儿申
荣向与辛毗交好,故而竟为曹军献
门。城破,审配被俘,至死仍要求面北向主而亡。又俘得
为袁绍写檄文之陈琳,只因“箭在弦上,不得不
发”操虽惜其才依然杀之。(没杀陈琳)
B、曹操使用奸诈的手段迫使徐庶离开刘备而来到曹营。徐母
因儿子弃明投暗而自缢。徐庶心
向刘备、诸葛亮,又经此变,虽在曹营,却终身不为之设一谋。
C、曹操采纳许攸的计谋,领兵烧袁绍乌巢粮屯,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随后,
曹操在仓
亭再次大败袁军。袁绍死后,曹操决漳水夺取了冀州。
D、刘备第三次找诸葛亮,诸葛亮正在草堂上昼
寝。刘备拱手立阶下,相候多时。诸葛亮醒来
后两人相见,诸葛亮受三顾之恩,愿出山效犬马之劳。 <
br>E、刘表为长幼权力分配的事情担心。刘备劝他不能废长立幼,如果担心蔡氏权力过大,可慢
慢削
弱。蔡夫人在屏风后偷听了二人谈话,非常生气。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单福即见玄德,称
其所乘的卢马将妨主,但可赠予所仇怨之人,先妨仇人再乘之,可谓“禳
马”。玄德闻之,为之色变,称
单福初来不教其正道,只做利己妨人之事,甚为不好。单福乃
明言,以此着试玄德仁德之故。
B、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又由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诱使徐母
写信召徐庶
来许都。徐庶中计入了曹营。(模仿徐庶的笔迹)
C、玄德初拜草庐而不得遇,回路遇崔州平,以为孔
明,与交谈,然性寡淡不好功名。数日后,
再至草庐,路遇石广元、孟公威,然孔明亦非在此间,至草庐
乃见孔明三弟诸葛均,得知明
已出游。归途再遇黄承彦,确是其岳父。及至新春第三次方得见。玄德求贤
若渴之情,可见
一斑。
D、 袁尚兵退冀州,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令士兵围着冀州城的城墙
挖出了一条两丈深的战
壕,然后掘开漳河,引水淹冀州。审配虽知,但认为河水太浅,不加提防,结果水
灌全城。
更兼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冀州城因此被曹军攻破。
E、刘琮因其母伪刘表
遗嘱使其承嗣,蔡氏恐刘琦来攻,并不发丧告之于刘琦、刘备。待得曹
兵南下,方议降操。使宋忠送降书
于操,操许刘琮永为荆州之主。归途为关羽所截,刘备、
刘琦乃知刘表已死,荆州更已赴操之手。孔明献
火烧博望坡之战计,玄德携民逃脱。(火烧新
野)
2
4、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是( B D、
B 蔡瑁奉刘表后妻蔡夫人之命追
杀刘备,的卢马也非一跃过檀溪,而是先失前蹄,后从水中
涌身而起,跃上西岸。D
逢纪诬陷田丰,袁绍差人杀了田丰 )
A.建安四年,袁绍自恃兵多粮足,率兵十余万南下。曹
操兵少粮缺,以劣势迎击袁绍,两军
相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降
曹操。曹操采纳许攸的
计谋,领兵抢走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降
将中有张
郃和高览等。(30回)
B、《三国演义》刘备因自叹髀肉复生,失言取祸,刘表令
蔡瑁设计陷害、追杀,刘备乘的卢
马至檀溪,一跃而过,脱离险境。(第34回)
C、《三国
演义》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为刘备所用,曹操闻知徐庶之才,遂囚禁徐庶老母,
胁迫徐庶,徐庶为人至
孝,离开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第36回)
D、袁绍官渡之战后,带领八百余骑逃到黎阳北岸,
与大将蒋义渠会合,招谕离散之众,军势
复振。在返回冀州途中夜听军士议论,始后悔当初没有采纳田丰
的谏言。这时,逢纪引军来
接,为田丰说了许多好话。袁绍差人往冀州的狱中褒奖田丰并释放了田丰。
E、袁绍一败于官渡,二败于仓亭,得知袁谭又败会冀州,惊怒交加,吐血数斗而死,甚至来
不
及确定继承人。郭图私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统领四州。
5、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是( A B
A曹操先差军掘浅壕,故审配不在意,入夜后添十倍军士掘壕,天明,广深两丈。
B是曹操令曹丕欲纳之为妾,父子两没有争先争夺甄氏
D因蔡夫人进谗言,方让刘备驻扎新
野。 )
A.袁尚退兵冀州,曹操采用许攸的建议,
命令士兵在冀州城的城墙外挖出一条广深两丈的战
壕,后掘开漳河,水淹冀州。审配虽见,但认为壕沟太
前,未曾在意。借给水淹全城,加之
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冀州城因此被曹操攻克。(32回)
B、话说官渡之战袁绍败绩,后遂死。曹操又攻破冀州。其子曹丕驱马直奔袁绍家,见二女。
甄
氏貌美,曹丕欲纳之为妾,曹操闻之大怒,父子两争先争夺甄氏。(第33回)
C、曹操攻克冀州城,
正欲入城时,刀斧手拥一人至,正是写檄文的陈琳,曹操问他为什么在
檄文中辱及祖先,陈琳答“箭在弦
上,不得不发耳”。(第33回)
D、刘备到荆州投靠刘表后,因疑虑刘备有侵夺荆州之心,令刘备带
领本部兵马驻扎新野。(第
34回)
E、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下阿斗。阿斗出生时,天现
异象,有一只白鹤,飞到屋上高鸣,
分娩时,异香满室。因甘夫人曾经梦见“仰吞八斗”,所以取名阿斗
。(第34回)
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是( bc
6, B 徐庶的推荐
C不让张飞去隆中有误,张飞有去 )
A、却说蔡瑁设宴欲杀刘备,刘备驱马向西门而逃,行间遇
见一牧童自称是司马徽弟子,引刘
备见水镜先生。水镜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以,可安天下”几
天后,一人长歌与市
集,乃姓单名福即徐庶。刘备大喜,待为上宾。(35回)
B、由于庞统的推荐,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36回)
C、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
寻访诸葛亮。关羽、张飞很不高兴,张飞请求带领一队人马去把诸葛
亮抓来,被刘备教训,并且不让张飞
去隆中。到了隆中,诸葛亮“昼寝未醒”,关羽飞等得不
耐烦,便要放火烧了草庐,被刘备阻止。(第3
8回)
D、“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指曹操得知
刘备在新野,故差遣夏侯惇引兵攻打新野。诸葛亮初用兵,博望山下,火攻曹操,扭转局势,
大
胜而归。(第39回)
E、刘表病危,托孤刘琦于刘备。刘表死,蔡夫人假写遗嘱,立刘棕为荆州之主
。后曹操兵至,
蔡夫人、王粲等将荆州献给曹操,刘棕应允。(第40回)
3
三、简答题
1、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
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
州。为助曹操夺取冀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不想,
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
挖出两丈深的战壕。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以致
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终
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136字)
2、请简述刘备之“髀肉复生”
[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刘表邀
刘备荆州相会。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因见髀肉复
生而潸然流涕。刘表怪
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
功业未建。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
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
不足为虑。刘表默然。(130字)
3、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
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
阳设宴欲害刘备。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蔡瑁闻讯,
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
,
跃过檀溪。刘备脱险。(131字)
4、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第34-35回
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
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
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
丰足。” (120
字)
5、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
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
徐母字叫徐庶归曹。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
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
匆匆离去。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
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
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
茅庐之美谈。(125字)
6、简述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所指的事件
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
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
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
,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
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107字)
7、简述三顾茅庐 (第37、38回)
由于徐庶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
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
僮说诸葛亮外出。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
到诸葛亮的弟弟。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
感动,终于答应出山。(129字)
8、简述火烧博望坡
三国前期,势力强大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
侯惇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
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
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118
字)
9、请简述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
民房屋
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未知是计,造饭安歇。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
军往城里射火箭。军
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
4
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133字)
10、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
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
也!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
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38回)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一段选文,请你简要介绍小说中诸葛亮为刘备筹划的策略。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
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1分)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
民附,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1分)荆州地势险要,为用武之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若
占据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
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
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则大业
可成,汉室可兴矣。(3分)欲成霸
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
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
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11、博望坡初用兵是诸葛亮首次指挥作战,试简述其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
相助,在新野招募了三千士兵,教他们演习阵法。张飞、关
羽对诸葛亮不服。不久得到战报,夏侯惇引兵
十万杀奔新野。面临大战之际,诸葛亮假借刘
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
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
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夏侯惇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
入,被大火烧得死伤
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至此,关张对孔明心
服口服。
12、曹操在领兵打下邺城,占领冀州后,许攸自以为有献乌巢劫粮之谋在前,又有献决漳河
破邺城之计在后,自信满满,对曹操及许褚等人出言不逊。以鞭指城门而呼操曰:“阿瞒,
汝不
得我,安得入此门?”许攸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曹操领兵打下邺城,占领冀州后,许攸自以
为有献乌巢劫粮之谋在前,又有献决漳河破邺城
之计在后,许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对曹操经
常口出戏言,甚至称呼曹操小名——
曹阿瞒,甚至扬言:“他们曹家没有我,不可能出入此门。”此话传
到曹操耳中,忍住没有
杀死许攸。但愤怒的许褚一气之下斩杀了许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