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萌到你眼炸
528次浏览
2021年01月10日 19: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伤感说说-差不多一个意思

2021年1月10日发(作者:柳溥庆)



重 庆 三 峡 学 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三国演义 》中的仁义思想

系别专业:2010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刘 勇
学生学号:2

1


浅谈《三国演义 》中的仁义思想
< br>摘要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
出了许多英 雄豪杰,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可以说魏蜀吴三国的三位统治者就是三
位雄主。蜀主刘备一生就抱着:上报 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
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 的普遍爱戴。罗贯
中先生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仁治天下、义统三军的形象,这突出了当时人民对于仁
政的向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
略冠时,智谋出众。他 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大
德的心怀。至于孙吴方面,虽只是陪衬,但是孙 权能够在乱世之中统治父兄基业,
靠的也不完全是谋略,也有其仁义之心,以使属下忠心于他。总的来看 ,曹操、
孙权的仁义远不及刘备的仁义宽怀,但是三位都有其仁义的一面,只是这种仁义
思想在 他们心中的分量不一样。

关键词:
三国演义;人物;仁义 。

正文:

一、 刘备的仁义
(一)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 朝皇族后裔,出身贫穷,少时以
贩屦织席为业。刘备少时就“素有大志”,常与乡中小孩戏于家门前桑树 下,说:
“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以此引起了他叔父的惊异。他二十八岁起
兵, 至六十三岁谢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进取心。黄巾
起义时朝廷在各处招兵买马, 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同行应征,一
个稳定的政治集团自此诞生。
刘备是一位不 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理想的领导人,仅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
山相助时才用言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志 向。他初访诸葛亮而未遇,遂向诸葛亮
的朋友崔州平说:“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 定国之策耳。”

2


(第三十七回)后在隆中面遇诸葛亮,诸葛亮提 出“愿闻将军之志”的要求,刘备
慨然对答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第三十八
回)可见,刘备的理想就是要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中施展才能,以“仁义”治国安
邦。
(二)刘备可谓是重仁义的典型,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大力塑造他的这一形
象特点。这一形象正 好吻合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个背负
“奸臣”、“奸贼”骂名的曹操相对照,就更 显示出了刘备的“仁义”。而刘备之
所以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势,就是凭借着“仁义”之 心赢得的“人
和”。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 学
习、效仿的范本。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
上报国家, 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张二人忠心耿耿
地跟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 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们
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 和刘备平起平坐的
王。
在《三国志演义》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备和关羽在别的地 方(盱眙),张飞在徐州把守,谁知张飞喝醉了酒,打
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丈人,他一怒,就献了城, 吕布打了进去,得了徐州。俘
虏了刘备的妻子。张飞一个人逃出来,找到了刘备和关羽,就报告了大体的 情况。
众人都大惊失色。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关羽在旁
边不依 不饶,问嫂嫂哪儿去了?张飞只好承认,嫂嫂被俘虏了。
刘备听了,默默无言。关羽却大怒:你当初是 怎么保证的,现在你却做出了
这样的错事,把嫂嫂都丢了,你有何面目来见兄长?
张飞一听 ,也觉得对不起大哥,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刘备一把拦腰抱住张
飞,说了下面一番话:
古人 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
安能再续乎?吾三人桃园结义 ,不求同日生,誓愿同日死。今日虽无了城池老小,
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吕布掳吾妻小,必不害之,容 作方略救援。
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

3


出来的,确有此事。而且从刘备日后对二人的情义上也确实做到了极至。当 关羽
败走麦城,被吕蒙身首异处。在刘备未得知此噩耗时,曾做一梦,梦见二弟泣哭
相告,愿兄 起兵,以雪他被杀之恨。《三国演义》在八十一回中对此有较详尽的
描述,等听到兄弟的死讯后,先是处 死了不肯发兵的刘封和孟达,而后举兵,最
后兵败白帝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兄弟的感情是如 此之深。刘封虽不
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儿子的名份。刘备却因兄弟的死迁怒于养子,而且
连他最信任,奉为军师的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一意孤行要为兄弟报仇,勉强举
兵,最后导致了对蜀国 生死存亡的败局。自己也随兄弟而去,真应了他们结义时
的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 br>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陈寿《三
国志》中记载“先主之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
刘备还是安喜县尉的时候,痛打傲慢的上司,挂冠而 去,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做平原相,在天灾害民贼盗蜂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绞除盗匪安抚民众,“同席
而坐,同皿而食”。可见他的勤政爱民,正是如此,连刺杀他的刺客也被感动—
—“不忍刺,语 之而去。”而他统帅的数千人马驰援徐州,解救被曹操屠戮的百
姓,更是一种义举,所以才赢得了陶谦的 信任、糜竺、陈登等官员的拥护和百姓
的爱戴,所以才有:拔益精兵、表荐刺史和临终委任等一系列举动 ,这一过程并
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众望所归。喧嚣的乱世中多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势力,这个势
力 的主公,心中所想的全是尽己之能,从此匡扶风雨飘摇的汉室,安抚久困兵戈
的苍生。
还有一 种,在三国这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中,实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样反映了
我们这位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播。 徐州牧陶谦因病危,想让位于刘备,刘备顾
今兄弟之情,三番几次推托。徐州百姓闻言,拥挤府前哭拜曰 :“刘使君若不领
此郡,我等皆无能安生矣!”简单的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当时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那时的领导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刘使君的仁义。
在《三国演义》第 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
无论玄德成败,都举家跟随。这对大多数的人来 说,该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得
人心。但对当时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因为刘备既无多少兵马, 又无稳
固的地盘。前无立锥之地,后有孟德的追兵,他连自己都朝不保夕,更无能力去

4


保护众多百姓。简雍劝刘备说:“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 从新野
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这无疑是三国中最感人的一幕之一。刘备自始自终坚
持一点“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也正有了这一点,才为
三足鼎立赚到了资本—人和。后人 有诗赞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三)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
一生的大 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
就大业。作为经典史书的《三国志 》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 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
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 br>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此评价可谓中肯。刘
备的政治品格特点 ,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他在临终时仍不忘留下
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
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 受人敬重的政
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是以刘备的“仁义”思想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
但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我必需辩证的看待“仁义”二字才能更加清晰地
认识和学习到刘备这位千 古奇人的的思想精髓。刘备以“仁义”白手起家,“仁
义”无疑是其最高的人生准则,刘备的仁治思想使 刘备在领导工作上受益良多,
正是因为这一人生准则刘备虽屡屡失败,飘零半生,但确在帐下聚集了极多 能人,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于北居的曹操。刘备文有当世奇才、怪才的孔明和
庞统,还 有徐庶司马徽等当世名士,再不济也还有糜竺之辈;武有关、张、赵、
马、黄五虎将,哪个不是一身武艺 ,独挡一面,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后又
有魏延,姜维。这么些个能人,能在他帐下为他卖命,靠的 是什么,这就是刘备
的独到的用人策略。
(四)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也有 英雄之义。据《三国志·先
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袁绍对刘备有一个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 义。”
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袁绍到底是袁绍,他也并非总是看不清问题。同样,
有英雄 之志,就必须团结同志,凝聚力量,也就必须“弘雅有信义”。其实,我

5


们只要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关羽和张飞,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刘备呢?
不但一无所有 ,而且半生坎坷,很长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这两个人却
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忠贞不渝,至 死不悔,关羽甚至还来了个“千里走单骑”。
为什么?就因为刘备“弘雅有信义”。按照《三国志》的说 法,刘备和关羽、张
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马荐诸葛” 中:曹操挟持了徐庶的母亲
逼徐庶离开刘备投靠自己,当徐庶告知刘备此事表示不得不走后,“玄德闻言 大
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
教。’徐庶便 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孙乾密谓玄德曰:
‘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 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
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 元直知母死,必为
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
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
叹。
而后刘 备给徐庶送行: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
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 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
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 曰:“元直复回,莫非
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 :
“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
不求之?”而 徐庶所提及的奇士便是刘备“三顾茅庐”助刘备创立蜀汉基业的军
师诸葛亮。正是因为刘备为仁义之君而 不是“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的奸雄才
能得到徐庶的推荐,并以自己的仁义之心感动诸葛亮这样绝顶聪 明的人才为自己
效力,正是刘备这种宽仁礼让才使其能得尽人心,从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早年的刘备胸怀大志但却屡屡失败,流离失所,最渴望的当然是在当时群雄
割据的时代有自己的一块地 盘,而曹操攻打徐州陶谦的天时和刘备素有的仁义之
名让刘备遇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刘备毅然以“仁义 ”为旗帜前往徐州帮助陶谦,
陶谦自知难保徐州,且觉得刘备有古之大贤之才,故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 在无
法拒绝的情况下暂领了徐州牧,而后吕布被曹操所败来投奔刘备,刘备有感其起

6


兵偷袭曹操间接解救了徐州之围而接纳了吕布,但吕布却不讲信义恩将仇报 反客
为主的夺了刘备的徐州而后将其赶到小沛驻扎抵御曹操,夺走了刘备飘零半生好
不容易拥有 的安身之地。
刘备失徐州,充分证明了仁义道德没有智谋的支撑是多么的苍白。失误之一
是容 纳吕布,这里之所以说刘备的失误,并不是说不该容纳吕布,可惜当时刘备
没有诸葛亮辅佐,自己又想不 明白,收留吕布是对的,但政治经验没有跟上,像
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居然想用仁义教化?结果是显 而易见的,容吕布和容马
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马超也是非池中物的人物,但刘备容马超时政治经验已经
历练成熟,所以有效控制住了马超。而容吕布时的确失误连连。对吕布毫无防备
和手段。致使自 己再一次败在了人心不古上。
再来看看对刘备仁义之举争议最大的夺益州入西川,我们先看看刘备夺取 益
州是否有欠光明正大。刘备是如何进入益州的呢?首先是刘璋先伸出橄榄枝,邀
请刘备帮忙打 汉中,并抵御曹操。那么刘备是否有意趁机拿下益州呢?通过史料
分析,刘备夺取益州之心是有的,但是 否会趁机下手呢,答案却是一个不字。
首先,在刘备与刘璋在涪会面时,张松与庞统建议,趁机杀掉刘 璋,这样便
不费吹灰之力,夺取益州。但被刘备拒绝,说这是大事,不能仓卒,并向庞统称,
“ 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因此,可以看出刘备此次来益州一个目的
是树立恩信,是否借机发动 战争,夺取益州反到是届时视情形而定。而之后的行
动也证实了这一点,“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 树恩德,以收众心。”
当刘备攻取西蜀的时机已成熟时,他却一再推托说:“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庞统建议他与刘璋会面时,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
唾手可得西川,他却 认为:“季玉与备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
并指责庞统:“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 ”他最终虽以军事手段夺取了西蜀,但
迁延日月,折兵损将,尤其是副军师庞统阵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而刘备夺取汉中后,众将欲推他当皇帝,他认为这太不符合为臣之道,坚持
不干,只接受了 孔明关于暂时为汉中王的折中方案。及至曹丕篡位,蜀中大小官
僚又上表让他即皇帝位,他看罢吃惊道: “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经
众官再三劝说,他才表示:“吾非汉昭烈帝刘备像推阻,恐天下人 议论耳。”从这
些情况可以明显看到,仁义观念在许多关键时刻常常成为他实施政治目标的心理

7


障碍。
而刘备之死也恰恰是因为刘备的“兄弟之义”。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吕
子明白衣渡江中 吕蒙背叛了孙刘联盟的盟约,在刘备的二弟三国名将关羽攻打曹
仁的时候白衣渡江,偷袭蜀郡。徐晃乘机 反攻,解救樊城。关羽腹背受敌,进无
可进,退无可退,终于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这一次的失利,使 刘备集团永远
失去了关羽这名大将,也永远失去了荆州。刘备在得知荆州已失且其二弟被东吴
所 杀之后悲痛欲绝,当即不顾反对,毅然决然的决定要挥师伐吴,一直主张联吴
抗曹的军师诸葛亮当即反对 ,蜀汉众臣以死相谏,就连和他以及关羽共患难十余
载的赵云也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大义劝谏刘备不可冒 然伐吴,但刘备答道:“朕
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而后倾全国之兵以为关羽报仇之名 ,
兴师伐吴。
而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决策是完全错误和失败的,当刘备被陆逊大败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时候,刘备只能悔叹,“我竟败于陆逊小儿,岂非天意?”有些事,
本就不是凡人能控制 的了的。经此大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也自觉没脸回去面
对那些苦苦劝诫自己的大臣,终于在郁郁成疾 ,病逝于白帝城。一带枭雄就此消
亡。也算是应了桃园三结义是说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 月同日
死!”。
二、 曹操的仁义
(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 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
略冠时,智谋出众。他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 大
德的心怀。《三国演义》毛批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意思是曹操虽然奸诈,
他至少敢把 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而有的人即使干
了这种事情,未必会象曹操那样坦诚 地说出来。奸诈当中有真诚,甚至有可爱的
一面,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在当时情况下,曹操已成 为惊弓之鸟,为保
命是可以理解的。假如曹操不那么机警敏锐,象张飞一样睡着之后被人割了头颅,恐怕历史要重新改写了。
(二)蔡文姬是东汉辞赋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 “博
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师友。蔡文姬16岁时嫁给出色
的大学子卫 仲道,不久卫病死。后父亲因受董卓牵连被王允关押而死于狱中,文

8

姬被匈奴掠去,纳为左贤王妃,居南匈奴12年,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
奏“胡笳”及一些异 族的语言。曹操向老师蔡邕求教时遇见过蔡文姬,对这位大
文人的后代(蔡邕无子) 的博学与才艺非常 器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派人多方找寻,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感念师友蔡邕之交情, 立即派使者携
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从千里迢迢的南匈奴把她赎回,使之重嫁年轻有为的屯
田 都尉董祀。曹操允其再嫁,这在东汉末年无疑是对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思想
的一次重大冲击。
文姬嫁董祀后,正值鼎盛年华的董祀,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
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 些不足之感,但又不敢违抗曹命,终日在外欢会别的
女子。文姬感伤乱离,作《悲愤诗》,乃中国诗史上 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
事诗。夜夜孤守青灯的文姬咽泪装欢,以默写父亲的藏书为乐。蔡文姬整理缮 写
亡父的作品四百多篇,使《述行赋》这样伟大的作品得以流传。
当文姬向曹操献上自己默写 的藏书时,欣喜若狂的曹操未等文姬进门就光脚
迎出大帐,亲手接过文姬手中的书卷,又是赞叹又是怜惜 。两人一同进帐,曹操
对文武百官说:“卿等今日有幸一见才女蔡文姬。”曹操有心要让这个命途多舛< br>的女子当众一展才华。落落大方的文姬应诺而起,一边手击胡笳,一边唱起了《胡
笳十八拍》。歌 声如同边风羯鼓声声撼人魂魄,催人泪下,在座的文武百官无不
动容欷歔不止,曹操也情不自禁地击掌相 和。文姬唱到伤心处已是泪流满面,她
想起了远在胡地的一双小娇儿,又唱到了如今夜不归的丈夫董祀。 曹操明白了文
姬的愁怨,询问侍从得知,董祀不但日日饮酒,还与歌姬日夜寻欢。
不久,董祀 终因玩忽职守犯罪当死。董祀押到,连忙跪地叩拜三遍“罪臣董
祀拜见魏王”。曹操不顾众文武官员求情 ,即令推出斩首。蔡文姬闻讯,不顾大
雪严寒披头散发光脚跑来,跪地声泪俱下:“求魏王念在贱妾流落 胡地十余载,
孤苦无依的份上,饶了董祀。”。曹操看到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
为 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足见曹操温情之处),无奈地说:“奈何
董祀已赴死地,恐难追回。 ” 文姬凄切道:“只求魏王快马一匹,便可免其死
矣!”曹操搀扶起文姬,最终还是派快马一匹追回了 断魂刀下的董祀。
刀口余生的董祀深感羞愧,感念文姬的大度宽容,于是请求和文姬一同隐居
山林。对于这个请求,曹操竟慨然允诺。多年以后,曹操路过文姬夫妇隐居之地

9


的时候,还亲自去看望他们。感觉这里应该是曹操故意煞费苦心地送给文姬的一
个人情, 让董祀死心踏地陪伴文姬后半生。试想要杀一个人,那还不是手起刀落
片刻功夫,哪有时间等文姬老远跑 来再哭诉半时?
终于有一天,曹操沉疴不起。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铜雀台上走来了一个女人 ,她独自端坐月光下,手击胡
笳,对着一轮皓月唱起了那支《胡笳十八拍》。女人将曲子唱得催肝裂胆, 声声
啼血。这一天是曹操的祭日。
(三)曹操礼贤下士,对关羽敬重有加。但是关羽身负桃园 之义,一心想扶
佐刘备,尽管刘备只有弹丸之地。关羽过五关斩六將,曹操最终放行。华容道关
羽曹操相见,忠义难两全,最后关羽放走曹操。曹操虽为枭雄,但是还是顾及刘
备和关羽的义。所以曹操 也算的上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君主。

三、 孙权的仁义
(一)头脑冷静、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 孙权是拒操的决策人物。周瑜称他
为“神武之才” ,曹操也有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但为什么当曹操“旌
麾南指”时,是“迎”是“拒”,孙权却 “犹豫”而“不断”呢? 这是因为:
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 重形势,作为
东吴首领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
作 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孙权正是这样。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
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 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
但又没有立即吐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 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
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 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
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
听了诸葛亮、鲁 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
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 “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
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 等坚决! 孙权,
其实早有战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 三万人,船、粮、战具俱
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

10


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布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
起伏 、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二)他和刘备同盟,并且 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
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 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
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
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
厚不如备,却 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生在乱世为了谋得生存也不
得不这样。所以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孙 权也有仁义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文史出版社
[2] 陈寿.《三国志》,北京出版社
[3] 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4] 张作耀.《刘备传》,人民出版社
[5]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毛宗岗.《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岳麓书社出版


11

1992年属相-哲学故事


培训游戏-元旦板报


雷峰的故事-初中数学工作总结


儿童化妆技巧-诗情画意


把路由器当交换机用-我13岁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黄山奇石课件


导航条设计-摇滚夏令营歌曲


党的先进性教育-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