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设计及反思(自然之道)

别妄想泡我
810次浏览
2021年01月11日 01: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飞禽走兽技巧-死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寿嘉华)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设计及反思(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
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
遵循 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
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 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
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 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 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
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 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
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 天给它食吃,
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
具书的习惯)
2、认读生词: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
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 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
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
出的 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


教 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 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
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
还 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
就要把幼龟当时 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 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
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 ”、“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
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 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
表演,范写“啄”字。
(2)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
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 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
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 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
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
4、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
不可 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 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
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 们再来看看!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
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 启示: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
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 。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7、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 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
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 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自然之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处事小黑板 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
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引出“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和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教后心得:语文涉及的科学知识,如果在课堂上分 析过细,就等于上成科学课了。因而,我
在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在学生自行探究下,多
少对自然的探索有了兴趣,而且在课余活动中体现出来。

361°-大雪纷飞造句


家喻户晓的近义词-百家讲坛苏轼


野外拓展训练-安全月板报


寂寞在唱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背景音乐


学习动漫-悠扬的近义词


家用电器销售-无处安放


蹒跚是什么意思-被时代


雪花剪纸-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