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教科版
qq小表情-初二上册英语课本
专项部分 古诗文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老朋友。 具:准备。
鸡黍:指杀鸡煮黄米饭,泛指丰盛的饭菜。 合:环绕。
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墙。 轩:窗户。
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话桑麻:谈论庄稼。
就:近。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把:拿.端。
【诗意】
老朋友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我到他朴实的田舍做客。
繁茂的绿树围绕在村子四周,青翠的山峦斜立在城郭之外。
打开窗户面对着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一边举杯畅饮一边畅谈今年庄稼的收成。
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来饮酒欣赏菊花。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
—740),唐代著名诗人,湖北襄阳人,是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
过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漫游和隐居中度过的。在青年时期,他“漫游五湖.三湘”,饱览了
祖国的山川胜景,从而不断地扩大艺
术视野,丰富了诗作的内容。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应
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抱负,给
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孟诗不事雕饰,伫
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
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
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公认他是从初唐陈子
昂到盛唐李白.王维这个过渡时期中最有成
就的诗人。
【赏析】
“故人具鸡黍,邀
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
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
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
第1页共6页
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
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
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
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
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
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至庄)“绿树村边合”,近景。“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
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青山郭外斜”
,远景。“斜”,写出村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
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
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的村庄,心
情自然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对于这两句,人们
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
窗前的一片大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
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
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
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
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
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
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连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
静的田园风景画,那
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仿佛萦绕耳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花。”(告别)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
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
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
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一个普通
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
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
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
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朋友相待的热情,诗
人做客的
愉快,彼此友情的深挚,都深含在“还来”二字中了。
《过故人庄》淳朴自然,清新
的口语化风格,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雅,
于平淡之中见出功力。整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
,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
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客 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但:只。 缘:因为。 蓬门:蓬草编织的门。
第2页共6页
盘飧:用酒食款待客人,这里泛指菜肴。
兼味:两种以上的食品,指富人家的饮食。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旧醅:隔年的陈酒。
【诗意】
房前屋后都环绕着春水,只见成群的鸥鸟天天来。花径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柴门
今
天为了你的到来才打开。因为离市集远,盘中的菜品种少。由于家贫,酒杯中只有旧年的陈
酒
。如果你愿意和邻居的老翁对饮,隔着篱笆喊他一起过来干杯。
【作者简介】
杜甫(712
—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
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
,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
吏》《潼关吏》)“三别”(《新
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
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赏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
而至。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
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
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
之感。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
世无争.没有心机的
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
的真率
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
一丝单调.寂寞。“舍”,自称其家为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春水”,指流经草堂
的浣花
溪。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
扫过;用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
天才打开。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
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
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其对仗颇具匠心
,花径不曾缘客
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缘客扫”,为
了客
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蓬门”,茅屋的门。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
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
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以上虚写客至,
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第3页共6页
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
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
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
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
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
这里泛指菜。“兼味”,菜
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陈酒。“醅”,未经过
滤的酒。古人好饮
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人肯不肯与邻家的老翁相对而饮?如果肯的话,我就
隔着篱笆,召唤他过来,一起喝
尽这最后的几杯。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锋一转。这
令人想到陶渊明的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需事先约请,随意过从召饮,是在真率淳扑的人际关
系中
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评解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前
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
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
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
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
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
接自然,浑然一体。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
形成对比。这
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
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诗人叙述了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坦率的
性格和宴客的喜悦,也表现出
两人之间诚挚的友情。全诗描写细腻传神,充满人情味,富有生活情趣。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泛指猪。
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
光前来。
第4页共6页
无时:随时。叩门:敲门。
【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都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
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一
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
是中国文
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
史上享
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
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
神。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像“故人具鸡黍,邀我
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
而,诗人从这里起句,写自己游村突
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
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
的铺垫。“腊酒”,指头一年腊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
。腊酒在开
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
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
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
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
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
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
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
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
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
见千帆隐映来”。时代接近于陆
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
,曲径徐行渐有村”
的诗句。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这联上句通过一
个“疑”
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
机结合在
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
第5页共6页
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诗句。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
然风光,
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
险阻,不退缩,不畏惧
,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
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
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
习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
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
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
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
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
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
年的心愿,也表达了
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
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
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
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
然诗的最后“待到重
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
吐露的
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
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
人寻味。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
用辞藻涂
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
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
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
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
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
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
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
前发展了。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