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
年会主题词-变形金刚片尾曲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导入。
1、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过渡语:这是当年九岁的刘倩倩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卖火柴
的女孩吧。
2、 揭示课题,齐读。
过渡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1、
2、
3、
引导学生从人们的评价中去认识安徒生。
关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
简介课文的创作缘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开火车读生字。
三、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朗读课文,想一想:
1、
2、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一)理解第一句
1、放开声音读读第1自然段.
2、齐读第一句话:你读到了什么信息?(天很冷、下着雪、快黑了)
3、这句话有没有写到小女孩?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二)学习第1——4自然段
1、再读1——4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你从哪些
语句看出来的?
2、随机学习。
3、重点解决:“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
个硬币。”
A、这里的“谁”会是哪些人呢?
B、猜想一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曾经来到谁的面前,怎么说呢?
C、换言之:这一整天,小女孩 ,小女孩 。
D、如果现在小女孩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呢?
E、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F、课文还从什么地方写出了人情冷?
(三)小结:
课文1——4自然段写了自然
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还
写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
br>的。请看(课件),看到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吗?
(四)回归文本,师配乐引读。
四、 学习擦燃火柴的内容。
1、
2、
这时候的小女孩最需要什么呢?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
3、
4、
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自由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提出自己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