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教案
她的睫毛歌词-七夕情话
公开课教案
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六年级一班
执教者:
曾忠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情分析: 该
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口语
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
理解重点词句。.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的能力;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
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使学
生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女孩悲惨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教法:采取谈话法 引导 讨论 启发 想象等方法
学法:自渎自悟 小组讨论
感情朗读
教具准备:收录机及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朗读的磁带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1
二. 自学生字词
三.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 细读第一段
思考: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可怜”?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小女孩很可怜,我们应该同情她)
2. 品读第二段
<1>.朗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思考:小女孩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小女孩看到的那些幻象说
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第2---5次擦火柴的内容。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以第五次为重点)
〈4〉小女孩在一次一次擦燃火柴时,为什么会看到这些?
〈5〉小女孩和奶奶“飞到那没有……”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3. 品读第三段
(1)
指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学生自学讨论,提出问题。
(3)
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回顾全文,进行小结。
2
六.作业:
1.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童话。
3.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封信。
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悲惨生活)
擦火柴(幸福幻象)
被冻死(悲惨结局)
火炉----
温暖
烤鹅----食物
圣诞树---欢乐
奶奶----爱抚
飞走
----幸福
3